時代變了,大家評價事情的標準也會跟著變,成王敗寇,義軍也好,流寇也罷,說的本質上其實是一個人,一件事,我們只要弄懂了李自成,弄懂了李自成干的是,不管說他是義軍,還是說他是流寇,你心里都會有一個自己篤信的判斷。 李自成出生在陜西的米脂縣,都說米脂的婆媳,綏德的漢,李自成這個米脂的漢,也算是米脂走出來的出名人物了。 李自成的家庭很一般,讀書不成,也就混了個明朝驛站的驛卒,也算是個明朝公務員的身份,但隨著明朝幾個皇帝不停的霍霍,明朝出現了各種制度性的問題,其中驛站本身也有很多的弊端。 結果崇禎年間,為了解決政府的財政問題,崇禎大筆一揮,裁撤了大量的驛卒,李自成就這個時候,從朝廷公務員的身份,變成了無業游民。 從這個時候起,李自成開始了人生一系列失敗拉開了序幕,因為日子一直過得不好,李自成就曾借過錢,結果在這個債權人直接把李自成告到了米脂縣太爺那里。 縣太爺把李自成帶上刑具,游街示眾,差點把李自成弄死,這里面都是這個借他錢的人遺詔在背后搗鬼,他的身份是舉人。 幸好李自成被朋友給救了出來,年底的時候,就去殺了這個艾詔,但很快發現自己的妻子又和別人通奸,結果又把妻子給殺了。 背負兩條人命的李自成這下可待不下去了,于是就跟自己的侄子一起逃到了甘肅,在這里當了兵,當兵沒多久李自成就因為糧餉的問題,殺死了參將和當地的縣令,發動了兵變,正式開始了自己的造反生涯。 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李自成是個狠人,絕不甘心被壓迫,敢想敢干,這樣的人在亂世,必有一番大的作為,但偏偏明朝末年,還真的就是大亂世。 明朝在萬歷皇帝的幾十年不上朝的折騰,還有魏忠賢妖風作祟的情況下,大明朝最后的家底,基本上就被耗盡了,所以出現了全國范圍內的,吃不飽的流民。 諷刺的時,明朝末年的流民規模是歷史上最大的,但朱元璋當年為社會設計的就是一套嚴密的控制人口流動制度,你的身份從一出生就被確定下來,農戶工戶兵戶等等。 正是因為這種制度不允許流民的出現,所以當制度失靈的時候,朝廷應對的策略就很不足,結果弄得是規模越來越大,起義軍依靠著這些流民,攻城略地,對明朝產生了巨大的威脅。 這亂世簡直就是給李自成這種人準備的,很快隨著李自成作戰英勇,他在軍中的威望也越來越高,稱呼一路從“闖將”變成了“闖王”,成了明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 明朝末年真的是名將輩出,因為這都是打出來的,同后金和起義軍雙重作戰,而且這兩股勢力還動不動打個配合什么的。 好幾次都是起義軍基本上就被消滅了,投降朝廷之后,一看朝廷跟后金打仗,然后就有叛變了,來來回回好幾次。 這也導致了,李自成的隊伍里,一直都沒有長期經營的根據地,尤其是沒有一個文人謀士的班底,李自成用的謀士牛金星啥也不是,就是個算命跑江湖的,忽悠人的本事可以,但對于爭奪天下這種謀略,差的太遠。 明朝就像一大堆溫度極高的干草,遇到火星子就著火,在反復地撲滅與著火之間,下面已經形成了無數的暗火,就等稍有風吹草動,火勢一下子就起來了。 最終李自成在陜西潼關殺死孫傳庭之后,占領了陜西全境,大明朝氣數已盡,李自成很快揮師北上,一路上是勢如破竹,很快攻占了北京城,崇禎皇帝吊死在了煤山。 按照傳統的觀念,李自成推翻了明朝,但是曾經長期博弈的第三個變量出現了,這就是后金,李自成攻下北京后,并沒有進行有效的統治和管理。 反倒是大肆搜刮財寶,一車車往關中運,一點也沒有要好好經營北京的意思,再加上李自成的謀士,根本就沒有經營天下的能力,終于和守衛山海關的吳三桂鬧翻,結果吳三桂一怒之下投降了后金,帶著后金的軍隊就殺入了北京。 李自成只在北京當了42天的皇帝就匆匆地走了,從他在北京的管理來看,他只是把北京當做是日常劫掠的城池之一,完全沒有能力經營好。 在這42天里,李自成本來有機會,大肆收買人心,利用前朝官員,重建一套官僚體制,可惜李自成沒有,他純粹的就是短期利益最大化,而且似乎也一直都有要會關中的想法,一車車財寶往關中運。 但后金不是明朝,一旦作戰對象變了,原來的具有的優勢就全都沒有了,從北京撤退后,李自成就一路敗退,最終落到在九宮山被地主武裝給殺死的地步。 當然也有人說他沒死,但這根本不重要了,他到了這一步,死不死已經無足輕重,爭奪天下的就只剩下了后金和南明了。 李自成是個典型的時代弄潮兒,如果活在明朝中葉,憑條早期殺債主殺妻子的行為,是肯定要被法辦的,但生在末世,可以說是憑著一身本事,做了件驚天動地的大事,最后甚至還逼死了明朝的皇帝,自己也短暫的做過皇帝。 至于你說,李自成到底是義軍還是流寇,其實可以引用一下漢文帝說的一句話,當年群臣美們在議論湯武革命的話題,這可是儒家里的經典話題。 但有人突然發難說,商湯和周王,都是推翻了前朝的統治,他們算不算是亂臣賊子呢? 場面一度很尷尬,你說不是吧,那豈不是鼓勵人們造反,你說是吧,那儒家圣人的位置你又怎么擺放。 于是漢景帝就下命令,以后不允許談論湯武革命相關的話題,到底是亂臣賊子還是造反有理,這本身就是個復雜的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 看你站在什么立場和角度,至于說對李自成的評價,知道他做了什么事之后,你就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樣的人了,至于如何評價,其實沒那么重要,流寇與義軍,本來就是一體兩面的東西,看你會去看那一面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