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洞見·握書姑娘 不要把最好的留到最后。 莫言曾講過這樣一件事: 有一次,他跟一位同學聊天,當時這位同學的太太剛去世沒多久。 同學在整理太太遺物時,發現了一條精致嶄新的絲巾。 那是他們夫妻二人去紐約旅游時,在一家名牌店買的。 他太太一直舍不得用,想等一個特殊的日子才用。 沒想到直到去世都不曾用過,連絲巾上高昂的價格標簽都還在。 說起這件事,同學很是難過,無比傷感地感慨道: “再也不要把好東西留到特別的日子才用,你活著的每一天,都是特別的日子。” 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好吃的東西總想留到最后,結果留著留著不是過期了,就是味道變差了; 喜歡的衣服總要等到重要的場合才穿,結果等著等著不是過時了,就是尺寸不合適了; 在乎的人總想著等以后再好好善待,最后要么錯過了,要么失去了。 辜負過太多時光,留下過諸多遺憾,才恍然驚覺: 生命瞬息萬變,這一秒和下一秒總是不一樣。 每一個不曾珍惜的當下,都是對生命的浪費和辜負。 就像那條直到去世都不曾戴過的漂亮絲巾,曾經舍不得戴,最后留下的,卻是無盡的遺憾和嘆息。 01
看過一個故事: 有位老太太,因為過于節儉,一箱梨總是專門先挑爛掉一小塊兒的吃。 結果第二天,原本好好的梨又有一只爛掉了一小塊。 老太太便繼續吃這只爛梨。 梨陸陸續續爛掉,老太太也陸陸續續吃了一箱爛梨。 放著好的吃爛的,吃了爛的爛好的,最后一直吃爛的。 多少人,就是在這樣的“舍不得”中,虧待了自己,也讓好東西隨著時間的流逝喪失了原本的價值。 微博里有位網友講過一件事。 媽媽一輩子都生活在鄉下,從來沒有去過遠地方,也沒吃過海鮮。 有一次她接媽媽來城里,參加一位親戚喬遷之喜的酒席。 媽媽在酒席上第一次吃到了螃蟹,贊不絕口,飯畢一直偷偷跟她念叨真好吃。 后來,媽媽來城里幫她帶孩子。 一次她特意買了幾只大螃蟹,媽媽知道貴,一直舍不得吃。 結果最后,放壞了。 看著壞了的螃蟹,媽媽不停地長吁短嘆:“那么多錢呢,可惜了,早知道不留著了……” 人最糟糕的習慣,就是好東西寧可執意留著直到變壞,也不愿立刻享受。 卻忘了任何東西都有它的期限,錯過了合適的時間,只會留下困擾和可惜。 作家丁丁張說:
何不就在這一刻及時享樂,用心生活? 02
三年前,我身邊一個朋友的經歷,讓我萬分揪心。 朋友的媽媽,因為乳腺癌去世了。 她說,媽媽走之前,連續幾天滴水未進,幾乎沒了意識。 可是在閉眼之前,卻突然吃力地張大嘴巴,拼命擠出兩個字:不想…… 說起這些,朋友泣不成聲: “她是想說不想死。可惜最后我們都無能為力了。 以前,她說想拍個婚紗照,這輩子都沒拍過。還說要回一趟娘家。那個她出生的地方,自從生病后就沒再回去過了。 我那個時候總說等有時間了就帶她去,可惜,再也沒有機會了。她如果還在,就好了。” 可這世上的事,哪里有如果。此生未完成的,真的就只能是遺憾了。 有句話說: 世界上有兩種痛,一種是永遠得不到,另一種是失去了再也回不來。 生命來來往往,有些人,曾經沒珍惜,以后就沒機會了,有些事,當初沒做,以后就來不及了。 那些沒有及時表達的愛,沒有趁早詮釋的好,全都成了無法彌補的缺憾。 電影《只有蕓知道》里,隋東風和羅蕓是一對異常恩愛的夫妻。 兩人一起開餐館,賞極光,旅游,彈琴,吹笛,過著人人艷羨的幸福生活。 羅蕓喜歡鯨魚,隋東風便特意把臥室的墻壁,裝飾成鯨魚圖案。 并承諾她以后帶她去看真正的鯨魚。 可惜的是,日子忙忙碌碌,時間一天天過去了,隋東風還沒來得及帶羅蕓去看鯨魚,羅蕓的生命,就已經走到了盡頭。 影片最后,隋東風為了完成羅蕓曾經的心愿,不遠千里租船來到大海。 當難得一見的鯨魚從海底飛躍騰起,隋東風再也繃不住,失聲痛哭: 相愛的那天,以為是永遠; 準備了永遠,沒準備再見; 備好了一生,卻一瞬間…… 擁有的時候,總覺得日子還長。 卻不知歲月不居,世事無常,沒有來日方長,只有時光匆匆。 滿目山河空念遠,何不珍惜眼前人。
不要等到秋霜素裹,才嘆息沒有細品初春的殷紅竇綠; 不要等到身處遲暮,才后悔沒有好好珍惜青春年華。 歲月經不起蹉跎,人生經不起等待。 不要把最好的留到最后,你能真正把握的,永遠只有當下這一刻。 點個在看,往后余生,惜取眼前人,活好每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