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Angie是2015年,在一個早起群,當時她偶爾發言,并未顯得多么的出眾。 2016年再次在別人的朋友圈看到她的名字時,發現她頭銜一大堆,已然是一個光芒四射的人。 一個人的怎么會成長的這么快?怎么會突然出現這樣爆發式的成長呢? 我翻閱了她這兩年在網絡上的足跡,主要通過她的公眾號,了解到了她的部分經歷。 2012年,是Angie的人生轉折年。這一年她因為懷孕,辭職在家,她稱這一年為“Gap Year”。這一年她讀了300多本書,包括心理學、時間管理、演講以及溝通等,這些為她日后的持續輸出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2015年她開始嘗試寫作、冥想、跑馬拉松、參加公益社群,開始進行多重身份的探索。年中因為微夢想清單做了一次線上近1000人的分享,這次分享為她積累了一定的粉絲和知名度,同時引起頭條工作人員的注意,受邀在頭條號上開通了專欄。年末她開通了【在行】,成為一名收費行家,同時接受平臺約稿,開始有了斜杠收入。 2016年,是Angie華麗蛻變的一年。 1月20日她開通了第4 個公眾號。 3月21日,在連續更文25篇之后,她拿到了原創。之后她基本開啟了日更模式,到2017年8月1好,一共一年半的時間,她一共更文277篇。 5月開啟了第一期時間管理訓練營,并且成為成為領英職場專欄作家。 6月是她的爆發期。她的時間管理特訓營著手第三期的報名;微博閱讀量破百萬;成為【在行】全國第二、深圳第一的行家;首批開通【值乎】刮刮樂功能用戶,月入3000+;首批開通【分答】,月入2000+;接受CCTV2采訪;跳槽成為互聯網公司運營總監;首次舉辦線下專場,一小時就兩倍超額報名。 而此時她蓄勢待發的還有,即將成為深圳電臺職場欄目嘉賓,即將推出《職場特訓營》。 8月她時間管理特訓營開到了第六期了,參加人數近2000人,微博閱讀量突破300萬,在行約見也突破了3000單,成為排名第一的行家。 這之后,Angie除了時間管理特訓營,Angie還陸陸續續還開啟了職場裂變訓練營,個人品牌崛起技能特訓營等。 2017年3月,Angie正式辭職,成為了一名創業者者,不僅自己創業,而且還在幫助90后創業。 Angie這一年多的時間做了太多的事情,是我們很多人幾年都完不成的,但是正如她自己所說“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如果你看到我活出了與他人兩倍的差距,背后我絕對付出了十倍的努力!” 沒有誰的成功是輕而易舉的,每一份光鮮的背后都是拼盡全力。翻看Angie這兩年的網絡痕跡,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的死磕精神,正如她自己所說“我拼起來,連我自己都怕”! 我們看別人的故事不是為了獲得一點點感動,或者簡單的贊嘆一句“好厲害啊”,而是要挖掘并且學習對方成功的因素。那么從Angie身上我們可以學習什么呢? 不斷學習持續輸入 2012年之所以是Angie的人生轉折年,就是因為那一年她閱讀了300多本書,而這些書就是她日后輸出文章、進行分享的重要基礎。 Angie不僅通過書本學習,她還堅持聽音頻學習。 每天起床必定邊洗漱邊聽音頻,路上的時間也是在聽音頻中度過。午睡時也是一邊聽音頻一邊午睡,晚上陪兒子睡覺的時候還不忘聽音頻學習。 現在的Angie,雖然工作很繁忙,但是她依然堅持每天至少3小時的輸入。
有小伙伴曾說,為什么別人有東西可寫,我沒有東西可寫;為什么別人的內容那么有深度,我的卻很膚淺,我想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輸入還不夠。 就像一個倉庫,儲備如果豐厚,自然可以隨時拿東西出來;但是如果倉庫是空的,恐怕就什么都拿不出來了。輸出也是這樣。有了豐厚的輸入打底,你才可能有輸出,沒有一定的閱讀積累,只靠個人經驗體會,必定會陷于“坐吃山空”的地步。 所以,無論何時,輸入是必須的。 明確目標及時復盤 Angie是一個目標感特別強的人,從上大學開始,她就開始了目標管理。工作之后,她不僅有年目標,月目標,連21天打卡活動都有明確目標,甚至每一次出游,她都有明確具體的目標規劃,絕不會盲目的隨性而為。 最重要的是,為了保證目標得以實現,她每一個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會對自己的目標任務進行復盤,這也使得她每一年的目標總是能夠嚴格執行并且超額完成。 但是我們很多人的目標都只是在制定的那一刻是目標,制定結束之后就束之高閣,再也不看不問了,平時隨心而為,根本想不到自己的目標,更別提復盤總結了。結果就是年末懊悔,年初再制定同樣的目標,然后繼續重復懊悔、制定卻不努力實現這樣的無效循環。 一個人要想有收獲,必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才能集中精力全力。否則就會像一艘沒有目標的航船,風朝哪個方向刮就朝哪個方向航行,結果要么原地踏步,要么倒退不前。 ![]() 發掘個人優勢形成個人風格 Angie是一個善于挖掘優勢,清楚自己優勢的人。她最大的優勢就是知識轉化能力。
目前為止,她充分利用自己快速轉化知識的能力,已經開發出五套完全不同主題的系列課程——這些充分證明了她的斜杠能力。 Angie最有特色的課程就是時間管理課。因為她自己特別會高效利用時間,她最初被別人認識也是“時間管理達人”這個標簽。 Angie之所以在斜杠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并且最終走上個人創業的道路,就在于她能夠充分挖掘自己轉化知識為課程的優勢,利用自己較早投身互聯網的工作經驗(七年升遷9次,工資升近10倍),并且將這兩者與個人的成長經驗相融合。 我們很多人也希望能夠斜杠,卻忽視了對自身優勢和能力的挖掘,只是把眼睛盯在能夠賺錢的項目之上。 還有一部分人希望斜杠是因為本職不得意而想著斜杠,卻沒有注意到絕大部分斜杠青年都是本職干得很好了,然后延伸出來的技能進行斜杠的。 ![]() 閉環的學習模式 Angie不止一次在文章中強調閉環的學習模式:學到知識-進行思考-進行擴展式學習-通過寫作或者分享的方式輸出-根據反饋補齊、修正-再分享-小結。正是因為她持續進行閉環式學習,不斷輸入,強化輸出,總結修正,才有了爆發式成長。 但是很多小伙伴只是注重輸入,而忽視了輸出。其實輸出的過程既是重要的內化過程,也是一個外顯強化個人品牌的重要途徑。有的小伙伴顧慮自己沒有準備好,其實不用過于追求完美,只要你有一定時間的積累了,就要大膽的走出去,敢于輸出敢于分享,然后在分享中不斷改進,不斷提升。 看別人故事不是為了感慨自己的人生,雖然別人的成功是不可復制的,但是至少別人成功的經驗是自己可以借鑒的。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織網。與其羨慕別人,不如自己好好發掘自己的優勢,朝著一個明確的方向,持續輸入,不斷輸出,努力蛻變成更好的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