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來,東烏克蘭局勢持續緊張,在烏克蘭政府軍不斷調兵的同時,東烏克蘭民兵武裝也嚴陣以待,同時俄羅斯軍隊也不斷調集重兵開往俄烏接壤地區,并警告烏政府軍不要輕啟戰端。 在烏克蘭這邊,現在除了軍隊的集結,并號稱有可能進攻之外。在外交上也動作頻頻,呼吁美歐方面給予其更多支援,并不斷發出加入北約集團的聲音。 同時,烏克蘭與土耳其之間的互動也日趨緊密。土耳其表態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并重申不承認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但埃爾多安表示希望和平解決東烏危機。 烏克蘭與土耳其之間的交流并非僅僅是互相安慰,烏代表團抵土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加強兩國防務合作,其中除護衛艦合同的落實之外,主要便是TB-2無人機及彈藥的供應和航空領域未來項目開發的可能。 說起土耳其的TB-2無人機,其實稍微關注時事的朋友們都有所耳聞。尤其是在去年亞阿戰爭時,阿塞拜疆憑借包括TB-2在內的大批無人機取得了戰場主動權,由于戰場畫面直接公布,還使得不少朋友產生了無人機包打一切的誤解。 其實我們在當時便分析過了,無人機只是現代化武器中的一種,它并不能包打一切。尤其對土耳其的TB-2無人機來說,該機的技術水準一般。欺負較弱的對手還可以,但面對強大的對手便力有不逮。 TB-2無人機是土耳其組合化武器的代表作之一,核心的Rotax 912式100馬力活塞發動機來自于奧地利,CMX-15D光電/紅外轉塔則來自于加拿大。 一整套TB-2無人機的作戰系統包括6 架無人機、2部地面控制站、3部地面數據終端、2部遠程視頻數據終端以及配套地面站使用的車輛。以現有情況來看,一架TB-2無人機的價格大約是500萬美元左右。 因為沒有衛星數據鏈,TB-2無人機的地面控制站卻只能在半徑150公里范圍內才能對其進行有效操控。也就是說,在正常情況下,TB-2無人機的作戰范圍只能在150公里范圍內。 就無人機的單機性能來說,其一般飛至4000米高度,在距離目標8公里處發射彈藥。由于掛載能力有限,TB-2的最大外掛能力是2枚MAM-L炸彈和2枚MAM-C炸彈,前者重21.5公斤,后者重7公斤,因威力有限,故而不能保證一擊必毀。 TB-2無人機的基本性能就是那樣,說有多么先進,那肯定是談不上。其實現在我們看TB-2無人機的實戰,大家就不難體會了。 該系列無人機最早的實戰是針對庫爾德武裝,后者的防空能力幾乎是空白,自然能夠“大殺四方”。 隨后,該無人機被土耳其用于支援利比亞西部武裝,在北非的荒漠之上,地面目標顯然是活靶子一般的存在。不過當利比亞東部武裝引入阿聯酋等國轉交的中國造翼龍無人機之后,TB-2的優勢就被逆轉了,以至于土耳其不得不加強西部武裝的防空力量建設,反過來以地制空。 2020年春,土耳其發動“春日盾牌”軍事行動,TB-2無人機在對敘正規軍的打擊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我們也知道,敘軍本身也沒有多少防空力量,俄軍又在土敘沖突的開始沒有直接介入。到后來俄羅斯加大介入力度后,土軍無人機便難以發揮作用。以至于聲勢頗大的“春日盾牌”行動在3月初,便草草收場了。 土耳其無人機再度聲名大振是在2020年9月到11月的亞阿戰爭中,亞美尼亞倒是有些防空裝備,可都是老式武器了。而且我們也知道,老式防空裝備針對的主要目標并非是中小型無人機,加之亞軍的防空體系也不完備,故而被壓著打也實屬正常。 也就是說以土耳其造TB-2無人機的技術水平,對付防空能力弱的對手是沒多大問題的。但對于防空力量強的對手來說,在對方的軟殺傷和硬殺傷手段下,自己的存亡反倒會成問題。 比如烏克蘭目前面臨的戰場態勢,其面對的對手若僅僅是東烏武裝,那么以后者的防空能力及前線的部署情況來說,很難有效應對大量無人機的突襲。 請注意這個大量的定義,因為東烏武裝的裝備水準和實戰能力要遠強于利比亞、敘利亞和亞美尼亞軍隊,依照目前烏克蘭政府軍裝備的少數TB-2無人機,很難給予東烏武裝很大消耗。 但若是大量投入無人機,東烏武裝也確實吃不消,畢竟防空裝備是精貴貨,它也不可能有多少。可問題是,烏克蘭政府軍的無人機確實也不多,這便是最近烏克蘭和土耳其不斷強化合作,以圖在無人機項目上加深合作的重要背景。 根據現有資料,烏克蘭政府軍在2018年斥資6900萬美元從土耳其訂購了12架TB-2察打一體無人機(注:也有報道稱是6架,但參考TB-2無人機的售價與訂單總額,12架的可能性更大)。 2020年10月,還有報道稱烏克蘭計劃與土耳其合作,以組裝生產的方式引進48架TB-2無人機。 相信這一次烏克蘭代表團訪問土耳其,就有后續引進無人機的項目,如此烏克蘭未來可能得到的無人機數量就比較可觀了。 當然具體談也不是很輕松,因為TB-2無人機使用了大量國外部件,如加拿大對光電轉塔禁運后,土耳其的無人機生產便遇到瓶頸。所以嚴謹點說,便是未來有可能能得到,畢竟誰也不清楚這個問題土耳其現在解決得怎么樣了。 但無論是多是少,都還不是關鍵。因為烏克蘭實際在東烏戰場上面對的并不僅僅是民兵武裝,關鍵是背后的俄羅斯力量。 早在2014年到2015年時,俄軍其實便深度介入到了戰事當中,對此烏克蘭政府軍其實感受得比誰都真切。 當時的俄羅斯還是半遮半掩,如今在烏克蘭東部局勢日趨緊張的背景下,俄軍的調兵已經直白得不能再直白了。而且俄羅斯官方和軍方的表態,其實都有戰事爆發將會直接干預的意味。 在這種背景下,單純只考慮東烏武裝的軍備狀態,而將其背后的俄軍忽略是很不智的。 那么問題來了,TB-2無人機能對俄軍造成多大威脅? 首先我們都知道,俄羅斯在現代察打一體無人機的發展上是處于相對落后狀態的,其現在搞出來的獵戶座察打一體無人機性能也并不太好,只能說是解決了有無問題而已。 但是俄羅斯在相關武器上存在短板,卻并不意味著其不具備壓制此類武器的能力。 依照俄軍的偵察、定位及打擊能力,它很可能不會單純地使用防空兵器去擊落飛臨陣地上空的無人機,它可能會直接利用遠程打擊兵器摧毀TB-2無人機的基地和控制站。 照這個打法,無人機能發揮的作用是有限的;再加上俄軍防空力量在戰區的介入,很難想象10多架,甚至幾十架TB-2級別的無人機能有多大作用。 烏克蘭應該明白的是面對俄羅斯的重兵集團,美歐不會為其而與俄軍直接碰撞,北約也并不會因為烏軍碰得頭破血流就能對其敞開大門。因此東烏危機本質上不是軍事危機,而是政治危機,如何解決靠的是智慧,而非莽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