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很怕”1白,并非大蒜,平時喝一點,沖走口臭,胃越堅強 北京的李女士,32歲,被口臭困擾兩三年了,這一年多來,因為口臭的事情,李女士沒少下功夫,可是效果總是不甚理想,去口臭牙膏、漱口水、嚼口香糖等各種方法應用盡用,但都只能得到暫時緩解。前不久甚至還去口腔醫院洗了個牙,沒想到口臭居然還是沒能消除。 于是決定去醫院做了個檢查,醫生建議他先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測,一查竟然嚴重超標。 幽門螺桿菌感染有五種癥狀 1、胃炎 幽門螺桿菌感染后,會破壞胃黏膜的自我保護機制。幽門螺桿菌可以突破胃酸、蛋白酶、不溶性和可溶性粘液層的保護作用,破壞胃黏膜,引起胃炎。 2、頑固性口臭 幽門螺桿菌通常存在于人胃的幽門,是胃病的罪魁禍首。幽門螺桿菌不僅寄生在胃黏膜上,還寄生在口腔中,尤其是牙菌斑中,引起頑固性口臭。 3、消化不良 會有消化不良的癥狀,如腹脹、排便不規律,甚至胃酸倒流和胃灼熱。 4、胃痛、腹脹、打嗝 幽門螺桿菌分泌的額毒素可引起胃粘膜的活動性炎癥,從而導致胃痛、腹脹和消化不良的多種表現 5、長期流口水 在正常情況下,人們不會流口水,所以他們應該在出現這種癥狀后去醫院檢查。如果不是中風的癥狀,也可能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一旦上述癥狀在體內出現,基本上可以確定是幽門螺桿菌在“搗亂”。 做好5點,預防幽門螺旋桿菌的“入侵” 1. 餐具要定期消毒 2. 減少飲用生水和生吃的食物 3. 保持口腔衛生 4. 避免家庭式聚餐 5. 勤洗手,餐前飯后注意手的清潔 中醫認為: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想要胃好,養胃是關鍵 胃病反復治,不如治“反復”。僅靠吃胃藥是遠遠不夠的,胃病三分治,七分養,重點還是要保證清淡飲食、作息規律,用食療的方法慢慢地把胃養好。 養胃是關鍵,日常喝水時加入一些養胃暖胃的草本小植物 取丁香、沙棘、猴頭菇、甘草、橘皮、梔子、山楂、大棗、佛手等食材,制成茶包,每日2-3袋,腸胃不好、有口臭的朋友都推薦試試,養胃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貴在堅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