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莊子·大宗師 清靜功夫,做得好,能出陽神;做不好,只可出陰神。能出陰神,即能投胎奪舍,不必另外做專門投胎奪舍的工夫。古人雖有專從閉息、鑒形、存想等法下手者,其法亦未必就勝過清凈工夫。 昔日黃邃之君所做的工夫,皆與以上所說不同,他是先從無夢做起。果能做到無夢地步,可謂一半成功。然后再從無夢煉到有夢,并且夢由自己作主。白晝起一念,決定今夜作什么夢,果然如愿以償。今夜所做之夢,就是白晝想作之夢。常常如此不錯誤者,則投胎奪舍一層,自然易于達(dá)到目的。黃君做此等工夫已十余年,前五年已自言后五年要死,到期遂無疾而終。 —-陳攖寧答楊少臣 莊子講的其寢不夢,大概就是陳攖寧前輩所說的無夢,從清靜功夫也能至無夢之境,做夢而分明知道是在做夢,似乎是兩個“我”,一個“我”在睡覺做夢,一個“我”清清楚楚知道“我”在做夢,想止夢即可止,人類的奧秘還有多少未能解開! 做到莊子所說的“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心無所知”,非常重要,在日常訓(xùn)練自己的控制力,走在大街上,眼睛掃到某一人一物,不要判斷這是什么什么,那是什么什么,比如吃菜吃飯,不要品味,要知道,在“先天”境界中,腦子一思考,即落于后天,先天立隱去,先天立即變?yōu)楹筇欤浀米HA英道長<著作:黃帝內(nèi)經(jīng)十二經(jīng)脈揭秘與應(yīng)用>入定四小時,一絲雜念掠過,立即出來了。做不到這樣的控制力,很難進(jìn)入先天,即使進(jìn)入也難保持。 黃元吉:惟下手之初,勉強(qiáng)支持,使手不妄動,足不輕行,目不外視,耳不它聽,口不聞言,心無妄想,自朝至暮,滌慮洗心,制外養(yǎng)中,退藏于密,不使一絲之牽,不令半毫之累——積之久久,誠至明生,自然目光內(nèi)凝,舌神內(nèi)蘊(yùn),心靈內(nèi)存,四肢舒徐,頭頭合道。(轉(zhuǎ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