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屠龍記》中,峨嵋派前掌門滅絕師太是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評價不一,總體上傾向于反面。其原因基本上在于她有點“一根筋”,行事與名號挺配,真的有點“絕”。 我的體會有兩點,寫出來請朋友們批評。 01公私混淆在萬安寺傳位給周芷若時,滅絕師太說了她的兩大遺愿: 第一是逐走韃子,光復漢家山河; 第二是峨嵋派武功領袖群倫,蓋過少林、武當,成為中原武林中的第一門派。 從第一條來看,可以說,峨嵋派盡管大多是女子,掌門人也是由女子擔任,在民族大義、家國情懷上,卻實在可說是不讓于任何門派。 如果說第一條是超越門派的,則第二條則完全是門戶利益追求了。 所以滅絕師太的峨嵋派的發展目標是“一公一私”,看起來倒也沒什么的,但事實上卻產生了一個問題:與明教的關系。 從第一條來看,峨嵋派與明教是正相合拍的。因為根據書中有關明教的介紹,明教的教義是懲惡揚善,度化世人,因此如果皇帝昏庸,官員腐敗,民不聊生,明教中人必定會起義造反。當時已是元末,元朝統治日薄西山,明教就是抗元最有聲勢的力量。 這么說來,峨嵋派理當與明教合力同心,“驅逐韃虜,還我河山”才對,而事實上,峨嵋卻是與明教勢不兩立,會同武林少林、武當、華山、昆侖、崆峒等五大門派圍攻明教總壇所在光明頂,并且在該次戰役中,滅絕師太表現得最絕最狠,雖則給了張無忌當上明教教主的機會,但他的小命卻也差點丟掉。 為什么對明教這么狠?原因就在于峨嵋與明教有三個化不開的仇怨。 一是滅絕師太俗家的哥哥方評,死在明教四大法王之一“金毛獅王”謝遜的手中。謝遜當時殺人并非因為與方家有過結,而是為了逼師父成昆露面,但這個理由當然不可能讓滅絕師太覺得謝遜殺人可以諒解。貴為峨嵋派掌門,這就是明教與峨嵋結下的深仇大恨。 二是滅絕師太的師兄孤鴻子與明教“光明左使”楊逍比武落敗,鎮派之寶倚天劍還被楊逍奪去并被嗤笑為“破銅爛鐵”,結果受不了打擊,未必回山就一病不起。倚天劍被當地官府獻給了朝廷,滅絕師太武功大成之后才從朝廷手中奪回來。滅絕師太與孤鴻子之間是不是有情緣,書中沒有明說,至少關系融洽。這事對峨嵋派來說,又是一件奇恥大辱,明教就有了兩重罪惡。 三是又是這個光明左使楊逍,竟然引誘了滅絕師太苦心培養的接班人紀曉芙(楊逍說自己是“用強”,但具體情形恐較復雜,容以后再談),舊疤上添新傷,明教簡直叫她恨到了骨頭里。 一公一私混合之下,她的主要活動倒變成了“反明教”。 凡是明教的,她都反;沒有道理可講,沒有情感可講,沒有形勢可講。 所以她可以因為紀曉芙不愿去做對楊逍不利的事而掌斃愛徒,甚至連帶著還想把當時只是個幼童的楊不悔殺掉。 所以就算她明知張無忌本人天性善良、熱愛和平,只要他回護明教教眾或身屬明教,她就完全視之為絕對的敵人,在光明頂和萬安寺,她自己殺不了張無忌,也都落實到周芷若身上。 結果呢,是公和私都沒著落。 02感情用事上面的“兩大遺愿”,其實滅絕師太是有機會作為事業而去奮斗的,而不必留待周芷若去走歪路。 可惜她早早地放棄了,并且可以說,不是勢所必然而放棄,而是感情用事而失去。 這主要就體現在萬安寺一節。 張無忌會同楊逍、范遙設計解救囚禁于萬安寺的六大六派高手,范遙出于取信于“玄冥二老”及一種惡作劇心態,說滅絕師太是他的情人,周芷若是他的私生女。結果滅絕師太聽說是魔教前來解救,加之那“無恥謠言”,連“十香軟筋散”的解藥都不肯服,范遙騙她是毒藥她倒爽爽快快服下去了;后來又抗拒接受張無忌相助,寧愿摔落傷重而死。 這當然也反映出滅絕師太決絕個性,毫不貪生怕死,確有一派掌門的風范;但同時,如果考慮到她身上背負的自郭襄祖師創派以來的精神,則滅絕師太未免目光短淺,只顧一時爽快,卻忘了掌門人的職責。 與明教有怨沒關系,現在畢竟是共抗朝廷,當然可以先謀從萬安寺脫身,與明教的賬他日再算,包括范遙的那個影響她清白名譽的謠言,包括張無忌這個“小淫賊”可能對周芷若造成的傷害。 但她偏偏把與元朝的對抗變成了與明教的對抗。 實在是因小失大啊! 綜上觀之,愚以為滅絕師太武功是高的,正義感是強的,但作為掌門的大局觀實在是不足的。 不知道朋友們怎么看?歡迎討論! (網圖侵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