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已通過家屬及本人同意公開 學生背景 Z同學,15歲初三男孩,入學扶禾心理教育4個月。 經家長入學時陳述以及入學后為期15天時間的測試與觀察,該同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學生自述 從小不喜歡父母,認為他們除了生活以外沒有給他帶來什么好東西。 認為父母講的東西有不少是歪理,不相信他,也不在意他的愛好和想法。被人欺負也不管他。明明很在意他的成績卻說不在意。 對父母消極負面認識較多 學生性格 能理性思考。對事物有反思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创挛锼枷氡容^偏執。自負。 休學原因 模擬考沒考好,對學生打擊很大,之后的期中考也沒有去考試。當時在備考期間又發生了電腦配件的事情,組裝電腦,爸爸沒幫他裝好,有吵架。之后學生就沒有去上學了,一直待在家里。 待在家里期間,與父母發生了三次沖突:
他在家里輟學了5-6個月的時間。每天只是看書,玩手機,玩電腦。不愿意和父母溝通,怕一溝通這種不學習的日子就結束了。 時間的縱向(成長經歷) 小時候身體不太好,經常生病,初中好一些。小學時特別喜歡吃飯時和父母講事情,上初中也會講,只是講的少一些。小學沒有手機,只有一個筆記本,上了初中才有電腦。小學和幼兒園時,父母脾氣更急。在家是爸爸輔導作業較多,吵架多數是學習和生活上。 另外,父母有在他小學三四年級時,鬧過離婚。從小學5-6年級時能感覺到父母在變化?,F在吵架二個人可以講理,也會道歉。 親子關系 和父母的關系在初二之前,一直相處的還可以,也有吵架,但還能溝通,幾乎無話不談。初二之后關系變差,不太想和父母溝通,不想理他們。 人際關系 小學和初中階段都有那么一二個人關系從比較好到發生沖突鬧掰,學生認為是想的不一樣,有試過主動和好,沒但成功。認為同學都看番,他都看不進去,沒有共同話題,聊不來。但有和住在他家附近的一二個同學玩的還行,和其中一個同學鬧了矛盾,未和好。自認人緣還行。學習/品行/道德方面受人質疑會很在意。 初二時人際關系較差,當時和很多朋友關系出問題,與一個關系最好的朋友絕交,和幾個班上人氣王也不玩了,找不到歸屬感和親密感。和同學談不到一起。 歸因方式 內歸因。模擬考試沒考好,認為自己不行了,怕期中考試也考不好,認為是自己的問題。 對自我的認知 能反思自己休學的原因,以及和父母發生沖突的原因和想法。對自己的學習有規劃。 情緒狀態 比較理性,能控制好情緒。適應力還可以。 咨詢分析 中學生厭學成因 1、中學生自身的狀況 中學生的年齡大多集中在十二歲到十八歲之間,首先從人的一生來說,這個時候的學生大多處于青春期,所以他們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且性格方面也非常沖動,多數存在叛逆的行為。 雖然這種行為對于整個人生來說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是這種現象會嚴重的影響到學習,因此需要非常的注意。而且中學生在這個時期對于很多事情非常的敏感,比如:非常想證明自己的看法是對的,比如非常在意別人的觀點,一旦出現違背自己想法的事情很容易出現沖突。 而且受到網絡的沖擊,很多負面的信息,充斥著他們的,因此就會對他們造成影響。而在學習上,因為之前都是從小學上升過來的,因此很多的同學存在著成績的差異,當這種情況出現在初中學習中來時,就有可能產生厭學的情緒,而產生的原因不外乎那么幾點: 第一,成績的原因。 因為這些同學在小學的時候成績并不理想,因此就會將這種成績帶到中學來,而且初中相對于小學來說,知識層面上有了更大的提升,在加上這些學生不適應這種轉變,因此原本很差的成績,變的更加的不理想,就會產生放棄的想法。 第二,學習效果不明顯。 這種類型的學生有之前學習好的學生,還有之前學習不好的學生。而在學習的過程中,這類學生往往會因為自己怎樣努力學習,學習成績都不理想,收獲與付出不成正比,在加上中學生本身就不穩重的心理,因此就會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進而產生厭學的情緒。 第三,望子成龍。 這些學生多數是學習好的,因此家長和老師對他們寄予厚望,再是在實際的學習中,這些學生也可以做到自我約束,但是有時候成績不理想,因此就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自信心,進而產生厭學的情況。 2、家庭環境的影響 家長才是學生的第一個老師,而且很多學生的性格都是受到家長的影響。 現在因為社會經濟壓力大,很多家長不得不進行繁瑣的工作,在加上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因此望子成龍的心思充斥著家長的心理,這些家長就是典型的自己不會跑,就希望孩子飛的思想,在學生放假和放學的時候,都會給孩子準備很多的輔導課,將學生僅存的一點自由時間全部占去,這會讓學生的壓力非常的大,不僅會產生厭學的情緒,甚至會產生自閉的心理,嚴重影響到學生性格的發展,甚至有自殺的傾向。 還有一些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加上很多家長工作忙,因此這些學生的成績也不理想,再加上一些不良網絡信息的影響,就會吸引到這些學生,甚至會出現逃學輟學的情況。 還有一些家庭因素是比較少見的,比如父母離異的、或者父母長期不在身邊的、或者是父母死亡的。這些學生一般心理比較孤單,但是外表比較自閉,不喜歡和人交流,甚至心理方面都會出現一些扭曲,這些同學常常會從其他的渠道上去釋放自己,在加上很多的學生和爺爺奶奶住,但是因為管教方式的問題,也會造成他們叛逆的心理。而這些原因同樣會造成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 Z同學原因分析 對待學習成績比較偏執認知歪曲、人際關系沖突(同學/親子)為主要的原因,阻礙其正常生活學習。 此判斷依據:
調整方向 首先通過心理咨詢輔導,幫助學生梳理其成長經歷中慣用的思維模型,了解學生日常應對方式及產生結果。 使其認識到自己的心理狀況,內在邏輯和對周圍的認知。幫助學生找出導致現在結果的源頭以及他的應對方式,更新學生認知水平。 其次通過團體心理輔導以及平時和文化課老師的教學互動,使學生重燃對學習的興趣,保持學習的節奏。 再次通過一對一文化課補習,增強其學習的自信,為能夠正?;貙W校生活和學習做準備,最終落腳點還是學習和認知能力的提升。 最后,行為訓練貫穿始終,讓身體體能增強,有一個精氣神。日常生活習慣的訓練和走路說話等細節調整,擁有一個精神飽滿的風貌傳達內在力量。 調整歷程--心理輔導 通過心理疏導,解決對學習的認知歪曲和人際關系問題。 心理課對其自我認識不足進行分析和引導,能夠清晰認知自我形象,能夠把內心痛苦清晰化,讓內心有力量感。 其余則引導學生能正確地認清自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價值觀等。 調整目標 1、核心問題: 對待學習成績比較偏執認知歪曲、人際關系沖突(同學/親子)為其主要問題。 2、咨詢目標:
3、咨詢策略: 行為訓練的方式先解決體能等適應能力問題。(CBT)認知行為療法,精神分析療法,敘事治療,合理情緒認知,放松訓練,正念練習。 咨詢過程 首先,與學生做初始訪談,確定整體咨詢目標為調整對學習的認知歪曲信念以及人際關系互動模式矯正。 其次,幫助學生梳理他的人際互動模式以及過于偏執的歪曲信念。帶學生回顧過去以及現在發現的問題,看他本人是否承認存在這些問題。 同時,探究學生關系互動模式的深層原因,找出源頭。 最后,通過心理情緒疏導結合日常行為訓練控制,指導學生提高自我覺察、提升行動力的技巧,并讓他運用在實際學習中,糾正學生認知,提高學生自控力,改變學生行為。 矯治方法:
調整歷程--文化課輔導 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掌握學習方法。 對一些基礎不牢的學科進行基礎式學習,對掌握比較好的科目,進行超常學習。 另外,一對一教學還有另一個任務就是檢驗學生人際互動模式調整,從比較自我到樂觀積極的和老師互動轉變。 老師和學生之間的心貼心的互動最能夠潛移默化影響學生的細節,有愛心的老師更能夠春風化雨。 前期狀態
中期狀態
后期狀態
調整歷程--行為習慣訓練 通過行為訓練,強化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行為訓練采取行為主義療法,包括陽性強化和負性懲罰等方法,強化和塑造良性行為,如對時間管理,自己生活的安排等。 還包括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友愛同學,學會同學間的相互尊重與幫助,在學習和生活上和同學相互照顧,相互幫助。樹立獨立意識,自我管理生活,遵守學校作息時間,按時起床、出操、上課,養成良好遵紀習慣。熱愛勞動,積極參加公益活動。 另外,加入心理行為訓練,通過挑戰一些訓練課目,使學員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后,激發出潛能,從而超越過去無法超越的事情,提高學生的意志力。
調整歷程--興趣愛好培養 扶禾心理教育課程
陶冶情操,增強自信心 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態,充分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自信心和價值觀,使個性在融洽的氛圍中獲得健康、和諧的發展; 培養嚴謹的思維 從培養孩子的思維上面講,興趣愛好可以讓孩子在學習新的知識過程中,形成嚴謹的思維,在遇到困難時我們會認真探索、鉆研、尋找答案直至解決問題。 增強意志力 健康的興趣愛好,可以使孩子在生活中克服各種各樣的困難,培養孩子頑強的毅力,沿著自己的目標堅強地走下去。 離校反饋 離校反饋 1、網癮方面 現實層面來講,在校期間沒有手機等電子設備可供使用,因此,這一維度上已基本戒斷; 心理層面來講,有了自己的業余愛好,對于網絡的需求程度有所降低,也能夠認識到沉迷網絡的危害,自認為、會合理把控用網時間; 2、學習動力方面 L同學基本能夠清楚的認識自己,對未來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較為清楚的規劃,明白學業對自己的意義及其重要性,對學習的態度有所轉變,能夠自覺安排學習; 3、親子關系方面 認識到自己在家庭中需要承擔的責任與義務,明確在與父母交往過程中自身行為表現的心理根源,以及該行為模式對于親子關系的影響,自己會克制自己的情緒、行為,也愿意承擔一些家庭責任。 4、人際關系方面 跟同學相處良好,在學校建立了自己的人際關系,也會表達自己的需求,在人際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 家長反饋 孩子已經回到原來班級上課了,并且承諾會好好學習、遵紀校規。看得出來孩子很珍惜這次回學校上課的機會,不會再像原來那樣肆意妄為了,最近考試化學考了第一,學習水平也都跟上了。 回家這段時間,感覺孩子心境開闊了很多,愿意和父母溝通,作息也規律,早上起床上課也不用我們家長操心了,鬧鐘一響就自己起床吃飯去上課了。 周日孩子做完作業,也會適當讓他放松放松。感謝老師們這段時間對孩子的教導,讓孩子有了這么大的改變! 后續家庭教育建議 1、網絡方面 客觀對待網絡,拓展Z同學興趣范圍,鞏固現有效果,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防止為了跟同伴有共同的愛好,再次反復陷入網絡; 2、學業方面 Z同學能夠清楚認識自己當前學業水平,對未來也有一定的認識,還需家長多一些指導與支持,尤其對L同學自身想法,多一些理解與肯定,個體在被肯定與被尊重的心理環境下,才有更多的心理能量來發揮自己的優勢與潛能; 3、親子關系方面 父母雙方都必須做出調整,父親的贊美與肯定對于男孩子男子氣概,以及責任意識的養成有深遠影響。 日常觀察中能夠發現,Z同學內在還是有一定擔當,只是沒有能量或者機會將之表現出來,由此,母親需要適當的放手,給與孩子作為男性角色去承擔一些責任的機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