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這里說的北京教堂,是指在中國北京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教堂。教堂和基督教會建筑是老北京建筑具有獨特風味的一個組成部分。如果你此刻身在北京,或者正好有想要來北京出游的打算,恰好對宗教建筑、歷史感興趣,那么我給您推薦北京最美的十大教堂,無關信仰,只為尋找歷史的足跡和建筑人文的魅力。下面,讓我帶領大家,開啟一場神秘而又美麗的教堂之旅吧。 第一站推薦,王府井教堂 王府井天主堂(St Joseph's Church),俗稱東堂,又名圣若瑟堂,位于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大街74號,是耶穌會士在北京城區繼宣武門天主堂之后興建的第二所教堂。王府井圣若瑟堂-東堂 羅馬式 1655年(清順治十二年)東城區 103、104、108、111路電車燈市西口下車向南50米;地鐵五號線燈市口下柏樹胡同西行300米。成為王府井大街上一道風景。 王府井教堂 北京王府井教堂是一座羅馬建筑風格的教堂,是中西建筑風格共融的典范。雖然身處鬧市,卻絲毫沒減少它圣潔的氣質。 有時不經意從堂前走過,今天我們即將步入教堂,渾厚的琴聲和唱詩般陽光般的歌聲會從里面傳出來,蕩漾在冬日的空氣中。 第二站,東交民巷圣彌厄爾堂 東交民巷圣彌厄爾堂是哥特式建筑,它始建于1901年(清光緒二十七年) 東城區 東交民巷天主堂又名圣彌厄爾教堂、法國教堂,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東交民巷甲13號,是一座建于1901年的兩層哥特式建筑。東交民巷天主堂以其正門上方精美的天使造像而聞名。 精美的雕塑藝術 第三站,崇文門堂,原名亞斯立堂 崇文門堂建筑風格別具特色。整座教堂占地面積為 8246 平方米,堂內分為正、副兩堂,正堂設有四百多個座位,副堂有三百多個座位,中間有可以上下活動的閘板相隔,既可分開,亦可聯用。禮拜堂呈圓形,整體為木制雙層傘形結構,建筑風格極為獨特別致。 1990 年,經北京市人民政府批準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崇文門教堂 崇文門教堂是北京市目前最大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也是一所涉外的教堂,在國內外享有一定聲譽,曾經接待過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克林頓 , 英國坎特伯雷大主教喬治·凱瑞博士 ; 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牧師也曾經多次來訪。 崇文門教堂內部 第四站 宣武門教堂 宣武門教堂,位于北京教區宣武門南堂 巴洛克式 1601年(明萬歷二十九年)西城區。 南堂宣武門教堂坐落于前門西大街141號,現在是北京教區主教座堂。在北京它是一座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天主堂。 南堂的大門不像其它教堂那樣用西洋門,而是用了中式三開間大門,中式大門加西洋式教堂也是南堂的一個特點。 宣武門教堂 進入大門后是一座圣母山和圣母瑪利亞雕像。過圣母山穿過月亮門就進入了東院。頓時那雄偉的教堂便進入眼前。 宣武門教堂建筑風格是羅馬式半圓拱形,整個教堂坐北朝南。高大的十字架鑲在教堂頂端。整個教堂磨磚對縫,十分精湛! 宣武門教堂建筑一角 教堂建筑的室內空間運用了穹頂設計,兩側配以彩色的玻璃花窗,每個柱子中間,有一扇彩色的玻璃窗,有的繪著花卉,有的繪著人物,宗教故事。整體氣氛莊嚴肅穆。 羅馬風格雕塑 第五站 缸瓦市教堂 缸瓦市教堂由英國倫敦會于1863年創建 ,是現存的北京市最早的基督教會。 教堂院落里非常寧靜,兩棵石榴樹碩果累累,院落里鴿子很多,如果你到了這里,可以和這些小精靈一起美美的合影 。 缸瓦市教堂外觀 第六站 西什庫救世主堂——北堂 西什庫救世主堂是哥特式建筑,建于1693年(清康熙三十二年) 西城區西什庫教堂,也稱北堂,它位于西什庫大街33號。 北堂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它的四個高高的尖塔,三個尖拱券入口及主跨正中圓形的玫瑰花窗,塑造出端莊而綺麗的立面,在青松翠柏環繞之中越發顯得潔白挺拔。 外觀特別漂亮的西什庫教堂 堂內的300根巨柱撐起的金色拱頂和80扇鑲彩玻璃的花窗總能讓人聯想到巴黎圣母院。 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狀,建筑面積約2200平方米,高16.5米,鐘樓塔尖高約31米。堂前左右兩側各有一中式四角攢尖黃色琉璃瓦頂的亭子,亭內是乾隆親筆題寫的石碑。 教堂一角 一西一中、一高一矮,巧妙搭配,令人叫絕。主入口兩側的圣者雕像是北京各教堂中絕無僅有的。1985年,教堂修繕一新,更加光彩奪目,成為北京最絢麗的教。 西什庫教堂所擁有的法國產Cavaillecoll牌管風琴是北京最大和最好的一座管風琴。 教堂內部 第七站 西直門圣母圣衣堂——西堂 西直門圣母圣衣堂是意大利式建筑,它始建1723年(清雍正元年) 位于北京西城區。 ![]() 西直門教堂正門 西直門天主堂又名圣母圣衣堂,俗稱西堂,名列北京四大天主堂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城區西直門內大街130號,是北京四大天主堂中歷史最短規模最小的一個,也是四大天主教堂中唯一一個不是由耶穌會士建立的教堂。它是一座獨立鐘塔的哥特式建筑。 ![]() 西直門教堂的彩繪玻璃很有美感 第八站 珠市口教堂 珠市口教堂是美以美會(衛理公會)在北京創設的一座基督教堂,也是北京目前仍在使用中的幾座基督教堂之一。 ![]() 珠市口堂 珠市口堂位于東城區前門大街129號,即廣安大街和前門大街兩條繁華路段的交匯處。這座教堂始建于1904年,是1900年以后衛理公會在北京南城新建的8座教堂中的座。1923年建成。該堂具有簡易哥特式風格外貌。 ![]() 珠市口教堂外觀 教堂建筑是哥特式建筑的突出代表,它的特點是以細長的柱子代替厚墻。外形高聳輕盈,內部是鑲嵌畫和彩色玻璃畫,大窗子,輝煌而神秘。線條輕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輕盈通透的飛扶壁,修長的高柱或簇柱,造成一種向上升華、令人神往的神秘幻覺。 第九站 基督教會海淀堂 北京基督教會海淀堂又稱海淀基督教會,前稱海淀中華基督教會,原是北京公理會所屬的一個福音布道所。位于北京海淀區彩和坊路9號,地鐵線路:4號線“中關村西”A口出,向西走500米,在彩和坊路左轉即到;10號線“蘇州街”B口出,向北走700米,在海淀大街右轉,第一個紅綠燈左轉即到。 ![]() 當代建筑風格的海淀基督堂 基督教會海淀堂是一座非常現代化的教堂。教堂建筑面積達4000平方米,由193根潔白的立柱圍合而成,寓意諾亞方舟,又象征著教會的合一,給人的感覺非常莊重和典雅。 海淀堂建筑風格打破傳統,和我們印象中教堂的樣子大不一樣,非常有設計感,高貴而又優雅地屹立著。其外觀看上去就好像一本打開的圣經,大大的白色十字架佇立在門口,很遠就能看到,在夜色中熒光泛紅,令人神往。 門口是高高的臺階通向主堂,里面的座椅按照階梯形排列。大樓左側是鐘樓,三個搖擺式歐洲大鐘在48米高的空中搖擺,鐘聲悠遠。 教堂經常會舉辦一些常規的活動,如大學生、青年聚會等等,每年圣誕節期間還會有盛大的慶祝活動。 第十站 基督教會寬街堂 北京基督教會寬街堂位于東城區地安門東大街吉祥胡同10號,是美國衛理公會在北京開辦的8個教堂中的一座。基督教寬街堂建于20世紀30年代,修建平安大道時遷到現在的位置重建,處于地安門東大街的東板橋街,緊鄰重新疏浚的通惠河玉河岸邊。教堂外觀并不起眼,除窗戶外沒有明顯的西式風格。兩層樓的基督教堂,外墻通體白色,頂上高聳著十字架,顯得十分圣潔,十字架高聳。 ![]() 筒體白色圣潔的寬街教堂 回顧一下今天的旅程,我們看到了一個又一個精美的建筑,每一個建筑都很漂亮,像一座城堡,彩色的琉璃玻璃,尖尖的屋頂,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 這些建筑,都充滿了歷史的印記,在人類發展的時間長河中,總有那么一些建筑,用自己的生命在展示著,記錄著曾經發生和正在發生的一切。 時間不會停止,我們的心靈,卻可以短暫地休憩。通過游覽,感悟,我們可以,在繁忙或迷茫的日子里,把心放下來,安靜下來,重重新審視自己,體味這人世間的美好,無憂,無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