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字體中國從漢字的出現,在漫長的文字發展變化中,把點畫形態及其組合方式具有共同特點并形成特定體勢的一類文字,稱為一種字體。如甲骨文、籀(zhou)文等是以“六書”為原則而形成的字體,屬于古文。自隸書以后,中國漢字成為單純的文字符號,就屬于今文,如漢隸、唐楷、行草、今草等。因此字體是書寫使用漢字形式的各種類別,是從文字學角度而言的。至于近現代,我們日常工作學習中的楷字、連筆字及各種手寫體,統稱為字體,還有現代印刷中使用的楷體、黑體、宋體、仿宋體、綜藝體 等,字體的概念就更清晰了。 什么是書體從漢字的產生,早期的書體,就是指字體,如從甲骨文、大篆、小篆、章草、楷書、行書、漢隸等。隨著字體的發展變化,書體的意義又轉注到書法藝術風格上,逐步從字體中分化出來,并形成各自獨特面目和流派。因此,書體主要是從書法藝術角度而言,從古以來形成的漢字書寫的各種體系或門派。 中國書法主要有哪幾種書體中國書法書體門類眾多,風格流派林立。從三千多年前殷代的甲骨文開始,有周的金文、先秦的籀文、秦的小篆、漢的隸書,到魏晉以后日益成熟的楷、行、草等不同風格的書體。所以,中國書法的書體大致可以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這五種。
各種書體,不同歷史階段都有其代表書家和經典書作,這里暫不贅述。但還要區分另一種概念,就是書界常常以這些杰出的代表書家為某種書體命名,比如“王體(二王)”即王羲之、王獻之的書法;“米體”,即米芾(fu)的書法。楷書中的“歐體”、“顏體”、“柳體”、“趙體”即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fu)的書法。我們不要把這些“書體”稱謂與那五大門類的“書體”混淆了。 篆書作品舉例 隸書作品舉例 楷書作品舉例 行書作品舉例 草書作品舉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