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葉圣陶說: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習慣。 人在小的時候就要訓練出好習慣。因為這些習慣關乎到今后命運大事業。所以父母應從小培養孩子好習慣。 1、做家務的習慣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 愛做家務的孩子和不愛做家務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業率為15∶1,犯罪率是1∶10。愛做家務的孩子,離婚率低,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 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教授崔永華說: 交給孩子一項家務,實際也是讓他們承擔起一份責任。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能會遇到困難和麻煩,但是孩子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責任意識都可得到很好的鍛煉和培養。 通過做家務,孩子還可了解和體會父母撫育自己的艱辛,產生體貼之情,學會愛父母,學會為他人著想。 2、愛閱讀的習慣 人的閱讀習慣往往都是在童年養成的,可能是一本色彩艷麗的童話書讓你欲罷不能,或者是父母講過的一段故事讓你對書中的世界心生向往。 而閱讀的愛好一旦養成,將會伴隨終生。當爸媽的自然希望孩子能盡早建立起對閱讀的愛好。 勤,是要有閱讀習慣,學會利用零星時間閱讀,要在遇到各種困難時堅持閱讀。快,是有較快閱讀速度,有獲得新信息的能力。 3、分享的習慣 邊學習邊分享,把學到的東西用自己的理解和話語去總結并教給別人,是一種極為高效且能獲益良多的學習方法。 美國緬因州國家訓練實驗室提出的學習金字塔中曾指出,單純通過聽講、閱讀等學習方式學到的內容只能保留5%-10%,而通過“馬上應用/教給別人”能記住90%,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學到的知識。 所以,不要再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私人的事,要鼓勵孩子去和同學交流分享。 習慣左右了成敗,習慣改變人的一生。一句話,成也習慣,敗也習慣。 良好的習慣不僅對學習有幫助,還能提升情商,讓孩子受益一生。 良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養成的,需要家長們的耐心引導、言傳身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