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了!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成功著陸于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這意味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著陸火星取得圓滿成功。 雖然我國不是第一個探測器登上火星的國家,但要知道的是,美國并不是通過一次任務的,而是耗費了幾十年的心血,而我國只用了一次任務,就成功實現了圍繞火星“繞、落、巡”三個目標。 2020年7月底左右是探索火星的發射窗口,如果這個發射季不進行發射,就需要再等2年的時間。在這次發射季,中國和美國都發射了彈射器。
經歷了7個月的星際旅行,兩個探測器也相繼抵達火星附近。
三個月后,也就是現如今,我國的火星車祝融號成功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著陸,在火星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那么問題來了,明明中國的“天問一號”更早發射,也更早抵達,卻要等3個月的時間才登陸火星,而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卻直接登陸火星了? 天問一號與毅力號在天問一號之前,中國并沒有發射任何探索火星的探測器,而美國僅僅成功登陸火星的探測器就有9個,分別是海盜一號、海盜二號、探路者、機遇號、勇氣號、鳳凰號、好奇號、洞察號,毅力號。 因此,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出發之前,已經對火星的情況很了解,目的也很明確,就是登陸到火星進行實地的科研探索。我國天問一號情況不一樣,這是第一次前往,在火星附近沒有任何其他中國的探測器,只能自己多帶一些裝備。 不僅如此,天問一號這次去,路也不熟,對火星表面的情況也不熟,可是又要把祝融號火星車放到火星表面上,這個難度是非常大。如果要確保祝融號安全著陸火星,就需要對火星的情況有一點的了解。于是,天問一號會先對火星的情況進行探索。 大概有半個月的時間,天問一號沒干別的,就是不斷調整軌道,拍攝高清的照片以及考察火星表面的地形地貌。要知道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出發之前,就已經手握登陸地點的高清照片了,所以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壓根不需要先對火星進行了解。 除此之外,火星的沙塵暴很厲害,如果祝融號一上去遭遇沙塵暴,那大概率會前功盡棄。基于科學家們通過對火星歷年氣象數據的了解,他們發現從歷年的火星氣象數據來看,要登陸到火星烏托邦平原,5月中下旬著陸是一個比較安全的選擇,遇到沙塵暴的概率要相對低一些。 從2月中旬到5月的中下旬大概就是3個月的時間,所以這3個月的等待時間是十分必要的。而幫助祝融號收集資料大概需要半個月的時間,那是不是意味著剩余的2個半月就浪費了?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天問一號實際上非常忙碌。我們要知道對于火星的探索不僅僅只有登陸表面探索這么一件事情。在火星上空不同高度對火星進行空間環境的科學探測也是十分必要的,這有助于人類了解火星的磁場,電離層以及太陽風等情況,這同時還有助于我們下一次執行火星任務。 在等待著陸的這段時間里,天問一號在不同的軌道高度對火星進行了全方位的了解,掌握了許多關于火星的第一手資料。因此,天問一號執行的是三大任務:繞、落、巡,而不是簡單地一個任務。 恐怖七分鐘祝融號火星車著陸火星表面的過程中,由于探測器的保護罩和火星大氣摩擦,隔絕了探測器與外界的聯系,所以探測器在降落的過程中,地球上的科學家什么都做不了,這段時間也被稱為:死亡7分鐘(天問一號花費了9分鐘)。 聯系不上也就算了,關鍵是這個降落的難度還特別大。當探測器進入到火星大氣層后,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8000千米/時,也就是5000米/秒。要想成功降落到火星上,就需要把探測器的速度快速降下來。祝融號火星車會在自身處于超音速的情況下,打開減速降落傘,并且啟動反沖火箭來進行減速,最終達到安全著陸的速度。 ![]() 這里多說一句,祝融號火星車采用的降落傘大有來頭,屬于超音速降落傘,是現在最先進的技術。而祝融號火星的重量不需要用到這樣的降落傘。之所以還這樣操作,是為了下次火星探測任務做進行技術驗證。 祝融號火星車著陸火星后,我國成為了第二個成功把火星車放到火星上的國家,并且是通過一次火星探索任務,就成功將火星車放到火星,這是令人不可思議的成功。 我國雖然航天事業起步時間較晚,但卻大有后來者居上之勢,這一次,中國令世界刮目相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