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河北邯鄲的一個農村娃,想起那年高考,如同昨夜,沒查到錄取結果,我知道我這是從本一落榜了,雖然超過本一線十多分。熬到凌晨兩點,把本二線的院校搜集了一下,為報考本二批準備,然后躺下,不能再熬了,因為第二天早上要上班,站十二個小時,此刻,我已經在北京工作半個月了。雖然不知道以后的路會怎樣,但我會努力一步步走下去。 雖然生活不易。但一定要堅持讀書,永遠不要放棄,我自己就是甘肅的,深有體會,對于這樣的境況,好好讀書走出大山才是最好的出路。苦是苦了點,但堅持讀完書一切都會好起來,爸爸媽媽才會安享晚年。弟弟妹妹們,不要被生活壓垮輕易放棄,一定要堅持好好讀書。 農村孩子一般15歲左右沒讀書了,學習經歷也是 從鄉(xiāng)村上小學到鎮(zhèn),鎮(zhèn)再到縣初中,縣到市高中,市到省會大學。 一步步走來 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到辛酸和差距, 當初兒時夢想 現在回首 兩字 遺憾,人和人之間真的有差距,不抱怨,父母已經把自己最好的給予了你,不奮斗努力。 讀書最大的感受是三觀和眼界的提升,活得更豁達。我能力有限,讀書了工作也沒覺得在金錢上很富有,但是想到可以離開那片爭田爭土的地方總是很開心。 成績只能代表你學習好,不能代表一切。到了社會上靠自己的能力去養(yǎng)活自己,養(yǎng)孩子和家人。每個人都不能放棄自己,每時每刻都要有一顆自信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努力去拼搏! 網友朱三說:我爸媽都是農民,姐姐哥哥二十年前大學畢業(yè),我也畢業(yè)十幾年了,之前村子里勸我爸媽不要讓我們讀書的人,現在也都不這樣講了,對于農村出來的孩子,也許讀書是一條最容易走的路吧! 也許今日寒門里,很難覓得高考冠軍的身影。但明日冠軍里,一定有寒門之家的后代。這,正是代代寒門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意義!寒門不一定非的追求最頂端的狀元,考上學走出去就已經是貴子。高考就是邁出寒門的第一步。 這個社會就是這樣,有的十七八歲的孩子有書不念要做網紅,有的孩子沒的念書卻在拼命為自己爭取機會,考上了努力吧孩子們,抓住這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吧。 能讀就讀吧,有這樣的父母支持你讀書,一定加油,不要讓父母失望,我也是農村的,小時候想讀書讀不了沒辦法,做什么都難,在讀書的小朋友們,加油吧,認真讀書才是出路,身有體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