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叔講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 第一個造出航天飛機的人,不是因為先看見了航天飛機,才造出來;而是因為先相信航天飛機的存在,才真的造出了航天飛機。 相信光,你才會成為光。 01 “我走了很遠的路, 吃了很多的苦, 才將這份博士學位論文, 送到你的面前。” 最近,一篇論文致謝詞感動全網。 寒門博士黃國平的故事, 讓無數人為之熱淚盈眶…… 1987年,黃國平出生在一個小山坳里, 12歲那年,母親離家出走, 17歲那年,父親意外離世,奶奶病故。 人情冷暖,生離死別, 固然讓人痛苦與無奈, 而貧窮也險些讓人失去希望。 家徒四壁, 在煤油燈下寫作業或者讀書, 都是晚上最開心的事。 高中之前,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 是夜里抓黃鱔、周末釣魚。 半夜落水,被狗咬,被蛇追,都是家常便飯。 曾睡泥床,與鼠共處, 如果趕上下雨, 還要用竹筍殼塞瓦縫、防漏雨。 貧窮讓這個少年幾乎陷入絕境。 普通人稀松平常的生活, 對他來說,用盡了全部力氣都無法企及。 因拖欠學費,時常被老師約談, 夏天光腳走在滾燙的路上, 冬天打著寒顫穿過過道…… 任何一個生活的難題, 都有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他一直有一個堅定的信念: “把書念下去, 然后走出去, 不枉活一世。” 哪怕身處深淵,也要仰望星空。 “22載求學路, 一路風雨泥濘, 許多不容易, 如夢一場。” 老屋滿墻的獎狀, 憑優異成績拿到的獎學金, 支撐著他一路逆流而上。 高中班主任評價他: 刻苦到拼命。 2017年,黃國平博士畢業, 順利入職騰訊人工智能實驗室, 擔任高級研究員。 這個寒門學子, 用22年的不甘和堅持, 證明了一件事: 就算拿著一手最爛的牌, 也能獻上最精彩的演出。 生活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這一路,追著光,靠近光, 最后, 他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 02 還有張俊成。 27年前,他是北大的一名保安。 27年后,他是一所學校的校長。 他出生在一個小村莊。 記憶里小時候沒有穿過新衣服, 鞋子也總是露著腳指頭。 因為家貧, 幾個哥哥姐姐先后退學, 他是家里唯一讀完初中的孩子。 初中畢業后,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 他留在家里務農。 18歲那年, 北京一家保安公司招人, 張俊成報了名,坐上去北京的大巴。 入職前,需要進行近一個月的訓練, 由訓練成績決定分配去向。 他拿下軍事技能、業務知識等多項考核第一名, 在500多人里排名第一, 最終被分入北京大學。 在北大,因業務突出, 他很快被提拔為班長。 真正讓他拿起書本, 是因為一次“暴擊”: 一次,幾個沒有證件的外國年輕人想進北大校園, 張俊成比劃著手勢進行勸阻, 幾番溝通不下, 對方對他做了一個侮辱的動作。 當時,他非常受刺激。 第二天,就買了兩本英語書, 開始自學英語。 為了爭取更多的學習時間, 他主動申請上夜班, 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 除了站崗, 其他時間幾乎都在看書刷題, 常常連吃飯都顧不上。 半年后, 他考上了北大法律系專科。 在隨后的3年時間里, 他所學習的13門課程全部以高分通過, 成功拿到北大自考專科畢業證。 在他的帶動下, 有十余名北大保安相繼加入讀書考學的隊伍。 23歲那年, 帶著一紙北大畢業證, 和三大袋沉甸甸的書, 他回到家鄉, 順利入職一家中職學校的管理崗位。 沒過多久,他通過試講, 正式成為一名任課教師。 41歲那年, 他創辦了長治市科技中等職業學校, 擔任校長。 從一二百名學生起步, 如今,他創辦的學校, 已經成為當地規模數一數二的中職學校。 培養了數千名人才和大學生。 他說, “北大給我播下了一顆種子, 我要把這顆種子帶給更多的人。” 從保安到校長, 這一路需要遭遇多少冷眼,歷經多少磨難? 我們或許無法想象。 但有一點, 相信光,你才會成為光! 無論身在何處, 都要記得, 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03 我為什么要講這兩個故事呢? 因為他們, 是這個時代的逆行者。 這些年總有一種聲音在告訴我們: 寒門再難出貴子。 認命吧。 寒門的孩子從一出生就輸了, 窮其一生所能到達的天花板, 甚至趕不上別人出生時的起跑線。 想要成功,比登天還難。 很多人就是這樣,早早放棄了努力。 英國有一部紀錄片叫《人生七年》, 記錄了12個來自不同階層的7歲小孩, 每7年重訪一次。 記錄片的最后,人們發現: 富人的孩子還是富人,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 但是其中有一個叫尼克的窮孩子, 他通過自己的奮斗, 最終成為了一名大學教授。 “可見,命運的手掌里面,是有漏網之魚的。” 超級演說家總冠軍劉媛媛的這句話至今激蕩人心。 高中時,劉媛媛還是一個“差等生”, 是那種全年級兩百多人, 她考一百八十多名的差等生。 有一天,她突然異想天開想要考北大, 然后像個“神經病”一樣去努力。 高考的時候,她沒能考上北大。 有人說她失敗了,她不服氣, 四年后,她考上了北大研究生。 “所以當我們遭遇到失敗的時候, 我們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歸結到出身上去, 更不能去抱怨, 自己的父母為什么不如別人的父母。 因為家境不好, 它并沒有斬斷一個人成功的所有可能。” 如今的劉媛媛, 不僅是一名勵志演說家, 還成立了公司,出任CEO, 實現了財務自由。 對于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 努力讀書, 真的是靠近成功最快的捷徑了。 04 這張照片曾經在網上刷屏。 所有人都注意到他們光鮮的身份, 耀眼的成就, 卻少有人看到他們都來自國內的知名學府。 知識改變命運, 從來就不是一句空話。 這群掌控著互聯網帝國的社會精英, 是對知識力量最直觀的詮釋。 就算我們沒能考進名牌大學, 一紙普通的大學文憑, 也會讓我們的思維開闊一些, 讓我們的生活好過一些。 哈佛商學院做過一項調查, 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越是精英階層, 越喜歡采用補充型的娛樂方式, 例如閱讀、學習、交流; 越是生活在底層的人, 越喜歡采用消耗型的娛樂方式, 例如打游戲、打牌、追肥皂劇。 結果就是, 精英越發精英, 底層越發停滯不前。 所以,你發現了嗎? 不是因為成功通道偏愛精英, 而是有人主動選擇了拱手相讓。 其實命運很勢利, 它只會欺負那些半途而廢的人, 它不敢辜負那些敢想敢拼的人。 努力和不努力的人, 過一天,看不出有任何區別, 但是過上五年、十年,你再看, 人生已經截然不同。 05 所以,為什么要讓孩子好好讀書? 因為相比生活的苦, 讀書,真的是這一生遇到的最簡單的事了。 當孩子不想讀書的時候, 不妨讓他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去體會沒有書讀的日子, 生活可以有多苦多難。 每一種職業都值得尊重, 但是孩子, 還是希望你, 努力讀書,心懷夢想, 將來可以有選擇的權利。 請你答應自己, 一定一定要努力, 逆流而上, 不枉此生! 本文轉載于凱叔講故事(ID:kaishujianggushi),凝聚4000萬個家庭,帶給父母美好希望,讓更多孩子擁有幸福的童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