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蘇晚報》2021年05月10日 B04版
本報記者 濮建明 攝影報道 琺瑯工藝簡單來說就是將粉碎研磨的琺瑯釉料,涂施于經過加工制作后的金屬制品表面,經干燥、燒成等步驟后所得到的復合性工藝品。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愛上了琺瑯工藝品,并自己動手設計制作起來。蔣琳就是其中之一,在屬于自己的首飾研習社內,追求著琺瑯工藝的精細美。 蔣琳的首飾研習社在園區水坊路鄰里中心內,不大的空間里琳瑯滿目地擺放著大大小小的制作工具、碼放整齊的釉料、銀絲、模具以及迷你版的爐子和打磨機,精美的作品在幾個小櫥窗里含蓄地展示著。 琺瑯工藝的制作分類很多,一般根據制作方法和胎地種類將其分類。依據具體加工工藝的不同,又可分為掐絲琺瑯、鏨胎琺瑯、畫琺瑯器和透明琺瑯等幾個品種。早在英國留學的時候,蔣琳就對琺瑯技藝感興趣。她說,一件小的裝飾品也至少需要近三個小時的制作,并視圖案的復雜程度有增無減。從制胎、掐絲、燒焊、點釉、燒釉,到打磨和鍍光,一共7道主要工序。燒制過程中釉料會有所凹陷,因此需要重復點釉,燒釉多次,才能實現圓潤飽滿的效果。若還想光澤透亮,就需要再經過層層打磨,所耗費的時間和功夫并不比前期制作要少。掐絲也是非常的重要,這需要手、眼、心協調統一,只有做到膽大心細,才能完美呈現。 在蔣琳的首飾研習社內,各種琺瑯飾品精美華麗,盡顯高貴。她希望借助小小的首飾研習社,讓更多的人了解琺瑯工藝,感受首飾藝術魅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