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經常聽大人們嘮叨,早餐一定要吃、運動能減肥、多吃青菜少吃肉等各種所謂的健康飲食黃金定律?然而,看了這篇文章之后,你可以有理有據地反駁他們:不一定。 誤解1.不吃早餐有害健康 如果哪天早晨你起晚了或者沒胃口,想省掉早餐,也許“早餐必須吃”這句話立刻就被媽媽甩到你臉上。然而,不吃早餐就一定對身體有害嗎? 許多科學研究機構各執一詞,有的稱不吃早餐有害,會增加心臟疾病、糖尿病等的發病率;有的稱不吃早餐反而有益,因為它形成了一種間歇性斷食的飲食方式,可以減少能量攝入,改善身體新陳代謝。 那我們究竟吃還是不吃?無論如何,不吃早餐并不像傳說的那么可怕,如得胃病、腎結石等。我們可以遵循簡單的原則:餓了就吃,不餓可以不吃(病患需遵醫囑)。其實,比起吃或不吃,吃什么更重要,因此,要吃就吃得健康一點,不要吃過于油膩或含糖量太高的食物。 誤解2.計算卡路里 卡路里是一種能量單位,我們常用卡路里計算食物含有的能量,以及身體吸收或消耗的能量。網絡和書籍上出現了許多食物能量表,各種食物的能量數字都被標示出來,方便需要減肥或控制體型的人計算自己每天的吸收和消耗量。 然而,這是非常不準確的。首先,不同人的基礎代謝率不同,差距可以達到25%,同一份食物給不同的人吃,有的人長肉,有的人就不會;其次,食物能量值都是估算的,231卡路里的米飯就一定比212卡路里的紅薯能量高嗎?另外,烹飪方式會改變食物中細胞復雜的結構,使能量值發生改變,過度加工的食品中會增加幾十種添加劑,它們的能量可能比食物本身還高。 因此,如果媽媽還按照食物卡路里進食,你可以告訴她,這是非常不科學的。 誤解3.素食是最健康的飲食方式 近年來,素食主義盛行,成為一種新時尚,有的素食者只吃植物和雞蛋,有的除了真正的植物,跟動物有關的食物,如奶、蛋都不吃。這種飲食方式對于動物和環境非常有益,然而,對于人體,并沒有充足的證據顯示其有益處。 科學統計表明,素食的孩子通常比正常飲食的孩子矮小,而素食者的壽命并未比正常飲食者長,素食者體內還會缺乏維生素B12(一種無法由人體自身合成,只能通過食肉獲得的營養成分)和鐵(豬、牛、羊肉中富含鐵)。 當下確實有非常多的人攝入了太多肉類,超過了他們的需求,對身體造成負擔,甚至帶來疾病,但完全或幾乎不吃肉則是另外一回事了。總之,素食主義絕不是健康的代名詞。 誤解4.運動能減肥 時常跑跑步、打打球、做做健身操確實會讓你更健康,心情也更好。然而,說到減肥,運動絕不是靈丹妙藥。身體運動所消耗的能量只占人體攝入總能量的10%~30%(專業運動員除外)。吃一個甜筒冰淇淋所攝入的熱量,你需要中速跑步1小時才能消耗掉。運動反而讓你更餓,促使你吃得更多,除非你有很好的自控能力。 而且,研究顯示,經常運動后,你休息時消耗的能量可能會比你參與運動以前的更少。打個比方,你有運動習慣之前,休息時身體一天可消耗1500卡路里,但當你參加運動一年后,休息時的身體一天只消耗1200卡路里了。這可能是人類進化出的能量調節機制,確保原始人類在打獵或逃命時有能量可用,但不利于減肥。 減肥最重要的還是管住嘴,在節食的同時,你可以通過運動保持身體健康,但不要因為運動了就獎勵自己額外的食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