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代?宣和6年(1124年) 圓悟克勤筆
紙本墨書 規格:43.9 × 52.4 cm
日本國寶 松平直亮氏捐贈
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 TB-1171 隆日編譯
圓悟克勤(1063-1135)為中國宋代的高僧,受到北宋徽宗和南宋高宗的尊崇,以著有《碧巖錄》而聞名。
本件為圓悟克勤送給弟子虎丘紹隆的「印可狀」之前半部,也是現存最古的禪僧書跡(印可狀指禪宗認可修行者的參悟并允其嗣法的證明)。內容述及禪由印度傳入中國并至宋代分為各派的經過,且說明了禪的精神。書風雖不依定式,但具有經過嚴格修行而達到的淡泊意趣,自古以來被茶道家視為禪僧書跡之首,深受重視。
據傳書跡裝于桐木圓筒中而漂流到薩摩(今鹿兒島縣)坊之津海岸,因而被稱為「流圓悟」。
先為大德寺大仙院及堺市的富商兼茶道家谷宗卓收藏,后來古田織部應伊達政宗的要求而截為兩段。
前半部不久便轉為祥云寺收藏,之后由知名的茶道家松江藩主松平不昧,以贈與祥云寺金兩千五百兩和每年三十大袋的米糧為代償而獲得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