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里到底有多少牛 從《山海經》中找出所有的“牛”類“存在”,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根據《山海經全本:譯·注·精解》(孫見坤譯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內容, 發現“山海牛”一共有27個,其中還有一個神奇的“植物牛”。這些山海牛,大多身體像牛,也有尾巴像牛,或者耳朵像牛…… 這些“山海牛”中,讓我們感受到助力我們騰飛,守護我們,和可以親近的有15個“好牛”,還有12個是會吃人,會帶來天災人禍……需要遠離的牛。這個比例,似乎和我們在牛年將面對的積極和消極信息的比例很匹配。 助力騰飛的牛 鯥(音陸)牛 在山海經里它是一個可以當作魚的“牛”,長相和聲音都像牛。 在《西次二經》中有七座山里,各有長著牛的身體的飛獸神。這兩類能飛的山海牛,我們不妨稱它們為”翼牛”,可以創意一些寓意騰飛,跨越障礙的文化年貨。 守護人類的牛 夔(音葵)牛 被認為是山海經中除了“翼牛”之外最神秘的神獸,很多山海經電視劇中他都是關鍵怪獸。這是因為夔牛只有一足,但是卻像日月一樣發出光芒,它的叫聲如雷,可以不戰而勝。 夔牛,看到這個夔字,或許很多小伙伴都不認識。夔【kui】音同奎。封神演義里,通天教主的坐騎是奎牛。但是在小說里并沒有確切的描述通天教主座下奎牛的模樣。只是描述了一句,奎牛穩坐截教主!此處的奎牛基本可以確定是夔牛無疑!異獸夔牛,出自《山海經·大荒經》。夔牛又名雷獸,夔狀如牛。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 夔牛的形態,大致為下圖的模樣! 上圖這個夔牛還不太準確,為何呢?大荒經里描述,夔,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但上圖的夔有了一對牛角。 除了這對牛角不太準確,其他也很準確,而且夔牛只有一足。 現在想想,這夔是如何走路的呢?是騰云駕霧還是蹦蹦跳跳呢?《六帖》中描述:“夔,一足,踔而行。” 踔,便是蹦跳!踔而行,便是蹦蹦蹦跳跳的行走! 這副圖中的夔還比較準確,無角!但是看起來卻有點兒太柔軟了,畢竟夔牛可是山海經里的異獸。 通天教主的坐騎不應該是簡簡單單的奎牛,而應該是上古兇獸夔,因為形似牛而得名夔牛! 夔牛,每次出現都會伴有風雨,渾身散發著如日月一般燦爛的光輝,而他聲似雷鳴而得名雷獸。 黃帝與蚩尤大戰,為了討伐蚩尤,九天玄女為黃帝制成夔牛鼓,而此鼓正是借助了夔牛如雷鳴一般的吼聲,一震五百里,連震三千八百里,嚇的蚩尤大部隊四處逃竄,以為夔從天降! 王亥仆牛 《山海經·大荒東經》:“有困民國,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兩手操鳥,方食其頭。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殺王亥,取仆牛。河念有易,有易潛出,為國于獸,方食之,名曰搖民。帝舜生戲,戲生搖民。” 敏(音)牛 山海經中只有敏牛的眼睛被形容為“大目”,又大又亮。 圖片來源:《山海經》陳絲雨繪,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 兕(音四)牛 只有一只角,山海經里說它住在華夏始祖舜的零陵附近。后來像《西游記》這樣的小說中,就把它當作了太上老君坐騎青牛的原型。 狡 有牛角的神獸,山海經里說:“見則其國大穰”。對于農業國來說,這是最大的祥獸了。 水馬 長著牛尾。【馬孛】(bó)馬,也是牛尾,還有一只角。這兩個牛尾怪獸都在有玉或有金的地方生活。鳙鳙之魚(P96),像犁牛的魚。 這7類山海牛,與豐收和物產有關,可以設計一些寓意守護及祥瑞的文化年貨。 可以親近的牛 建木雖然是山海經里唯一的“植物牛”。它有天梯的功能,天帝天神通過它往來于天界和人間。 沒有不良記錄,可以親近的山海牛還有三只足的獂(音原)牛,以及那父(P68),旄牛(P68),精精(P108),犀牛(P241)。 這6種可以親近的山海牛中,我們熟悉的就是犀牛了。不過,《山海經》的犀牛和我們今天所說的犀牛并不一樣。按照郭璞的注解,犀牛樣子像水牛,長著豬的頭、象的腳,頭上有三只角:一只在頭頂,一只在額頭,還有一只在鼻子上。傳說犀牛可以將河流的水分開。當年秦國占領了巴蜀地區以后,派李冰擔任蜀郡郡守。李冰在任上最大的貢獻,就是修筑了著名的都江堰。而在修筑都江堰的過程中,李冰還為另一件事所苦惱,那就是成都城附近,還有一條河經常泛濫。由于靠近城邑,無法修筑像都江堰那樣的水利工程來治理,為此李冰煩惱不已。后來有一天,李冰突然想到,傳說犀牛可以分水,如果有它來鎮守河邊,豈不是可以將河水分流,讓其遠離成都城。然而,這種傳說中的神獸要到哪里去找呢?這并沒有難倒李冰,他命人用石頭雕刻了五個巨大的犀牛像,兩個沉到河里,兩個放到郡守的府衙里,還有一個安放在城內一座大橋之下。沒想到這石刻的犀牛同樣管用,從此以后這條河再也沒有為害成都百姓了(參見《華陽國志》、《蜀王本紀》)。 這些無害可親近的山海牛,它們的故事很有趣,可以設計成各種了解經典文化,增長見識牛年禮品,豐富牛年精神文化生活,療愈感到壓力的每個現代人。 需要遠離的牛 諸犍長著牛耳,在陳絲雨的畫筆下,只有一只眼睛的這只牛耳神獸非常驚艷!它行走的時候,銜著尾巴,既不能大叫嚇人,更無法張口咬人,貌似并沒有威脅。但是,山海經里說它會在坐著不走動、尾巴盤著的時候大叫。盡管它看上去婀娜優雅,非常優美,但動不動就大叫,令人反感。 不妨設計一個這樣的怪獸手辦,用來提醒那些喜歡喊叫的人安靜。 圖片來源:《山海經》陳絲雨繪,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 窫窳(音亞雨),彘(P17),“彳敖”“彳因”(音傲椰)(P52),窮奇(P59),諸懷(P70),犀渠(P129),這5種山海牛,雖然看上去像牛,但是,會吃人。陳絲雨畫的窫窳可以說是所有山海圖冊里,最好看的窫窳了,但是,仍然面相不善,顯示了食人獸的狠辣。 圖片來源:《山海經》陳絲雨繪,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年 勃皇(P47),像牛的天神,但會帶來戰爭。領胡(P81),吃它的肉會讓人瘋狂。軨軨(P101),會帶來水災。蜚(P113),過往之處寸草不生,滴水不留,會帶來大的瘟疫。峳峳(峳,音由)(P104),會給國家帶來狡詐的壞人。 這都是需要遠離的“山海牛”,有12種之多,如果牛年想創新這類牛的文化禮品,需要好好動一番腦筋。 這些不太友好的山海牛我們也不用緊張,因為沒有一個是現在真實存在的。 圖片來源:《翼牛領飛新山海》,清華大學出版社,2021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