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能力傾向測驗(A 類)題量統計 1 常識判斷 1.1 考情詳析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進行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聯考 A 類常識判斷的題量為 20 道,主要涉及政治、法律、科技、人文等方面。 2 言語理解 2.1 考情詳析 2.2 備考攻略 1.把握考試考情,針對性備考。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對語言文字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考生需要充分了解考試情況和考試題型,清楚考試重點內容,做好備考復習計劃,系統性、目的性地學習理論知識,平時多積累成語、實詞。 2.鞏固理論基礎,熟用技巧解題。 對知識點不斷加深記憶,夯實理論基礎。不同題型學會運用不同的技巧做題,如邏輯填空可以運用“先對應,后呼應,最后近義詞辨析”的解題技巧,片段閱讀可以運用“問、找、理、選”的解題思路等。熟練使用技巧解題,幫助考生提高做題速度與題目準確率,在考場上拿到更多分數。 3.增加練習題量,學會錯題解析。 言語除了學習知識點和解題技巧,還要輔以定量的練習題,不斷鞏固理論知識,保持備考狀態。考生可自己模擬考試時間,練習考試真題,在考場上留好充足的做題時間。同時重視練習過程中出現的錯題,學會做好錯題解析,分析自己出錯的地方,重新加強學習,不斷總結爭取下次做到最好。 3 數量關系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系和解決數量關系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數量關系的分析、運算和推斷等能力。2015 年上半年—2019 年上半年,數量關系模塊一直考察 10 道題目。自 2019 年下半年考試開始,數量關系題量減少為 5 道(言語理解增加 5道),但考察知識點并未減少,且考察方式靈活,所以該模塊難度較大。 3.1 考情詳析 數量關系考察的知識點以和差倍比、經濟、行程、工程、排列組合、概率等為主。具體知識點分布見下表: 表格中的其他問題包括:容斥原理、周期問題、抽屜原理、等差等比、溶度問題、植樹問題、鐘面問題、數字相關問題、年齡問題等。 3.2 備考攻略 1、從重要考點入手,各個擊破。數量關系知識點繁雜,考題難度大,所以建議考生復習時可以先從常考知識點入手,掌握基本公式以及常見的解題思路后,逐漸加大學習難度。 2、多做練習,在實踐中形成、固化解題方法和思路。 4 判斷推理 4.1 考情詳析 主要測查應試人員的邏輯推理判斷能力,聯考 A 類判斷推理題量為 35 道,涉及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題型。 4.2 備考攻略 圖形推理題對于考生而言難度較大,耗時較長。圖形題目看似紛繁復雜,卻有很強的規律性。如果掌握這種規律就能輕松應對圖形推理。因此,考生需要熟記圖形推理知識點并且能靈活運用。 類比推理要求考生對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進行判斷和推理。總體而言,類比推理較簡單,因此考生容易疏忽大意,造成不必要的丟分。做好類比推理,需要熟記常考的詞語關系,并且保持謹慎細心的態度,才能快速得分。 定義判斷題是事業單位聯考中最為固定和成熟的題型之一。對于考生定義判斷難度適中,但題干文字較多,細節要求較高,因而耗時較長。考生在這一題型的備考中要著重考慮速度因素,通過掌握技巧,提升做題速度,奠定優勢。 邏輯判斷對于考生而言,題型種類繁多,考查方式靈活多變,是判斷推理中難度最大的題型。因此,考生在備考邏輯判斷時需要熟練掌握每種小題型及解題技巧。這樣面對邏輯判斷題才能各個擊破。其中,論證題是邏輯判斷中的必考題型和重點題型,需要考生重點學習。 總之,在備考判斷推理的過程中,考生們一定不能有畏難情緒,也不能心浮氣躁,而應該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地準備。 5 資料分析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文字、數字、圖表等統計性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所給出的圖、表、文字或綜合性資料均有 5 個問題需要你回答。你應根據資料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和判斷處理。自 2015 年開始,資料分析考察的題目數量非常穩定,均為 3 篇資料 15 個題目。 5.1 考情詳析 資料分析的考點主要有增長率、增長量、比重、平均數、倍數相關等,具體考點分布如下: 5.2 備考攻略 1、掌握核心公式以及常用數據處理方法。資料分析中涉及較多的計算公式,熟練掌握這些公式以及應用方法對于解決資料分析題目來說至關重要。另外配合一些快速的數據處理方法,可使資料分析題目快速完成。 2、結合真題,在實踐中掌握快解技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