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你”。 一直以來,人們有太多的刻板印象,認為中國人不擅長表達“我愛你”。 如果讓時光一點點倒流,你會發現,現代人雖然天天嚷嚷著要過520,但求愛的表達方式還得向古人多學習學習。 近則父母輩,遠至老祖宗,“說愛你”不過是家常便飯,浪漫的、深情的、有趣的、甚至是有文化的,花式求愛,讓人欲罷不能。 特別是有文化的“我愛你”,如沐春風,讓人一見鐘情,事后記憶猶新。 今天是520,這噸噸噸噸噸量級的狗糧,我們一起干了吧~ 壹 談戀愛這件事兒 古人才是“浪漫”專業戶 先從語言開始說起,遙望漫長的“華夏女兒浪漫史”,古代人才不屑唯唯諾諾,要說這“撒狗糧'的能力,還真得“論資排輩”。 如果說“懶起畫蛾眉”是因為心上人不在身邊,那西漢時期的這位夫人待遇可就不一樣了,幼時因為受傷,眉角留下了缺點,結果自家官人每天早起幫夫人描眉后,才去上朝。 被喂了狗糧的大臣向皇帝告了狀,這漢宣帝本來在朝廷當眾嘲笑一下這位官人張敞,結果張敞大大方方地回復到'閨房之樂,有甚于畫眉者'。 用現代的話解釋就是:“與你無關”,意思是指這閨房之中,還有比畫眉尺度更大的事情,您不過問我國家大事,畫眉與你有何關系?” 皇帝也被喂了一大碗狗糧,這古代人可比現代人直接多了。 張敞還算是被動秀恩愛,但細數大聲表達“我愛你”的古代人,可能一生的時間都數不完。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這是我想你的信號。 たんぽぽ介護センター 這是一家創立只有26年的企業,社長筒井健一郎, 是一位介護的門外漢,秉持著一句 我想看到 您的微笑(I want to see your smile) 提 供更全更合適的服務 讓長者剩余的人生可以幸福快樂的度過。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這是我給你的承諾。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這是我對你的留戀。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這是我和你的默契。 沒有什么“我愛你”是一句詩詞不能表達的,如果有,那就一生。 除了“我愛你”的典籍與故事,在古代,還有很多有文化的伴手禮,傳遞著溫情與愛意。 即將到來的端午佳節,大家都喜歡贈送精美的香囊,現如今,香囊不過是一份防蟲驅蚊或者增添芬芳的小禮物,但在古代,香囊卻是古人的定情信物,形象不同,紋樣各異,表達愛意的程度更不盡相同。 (圖片為《國家寶藏》之楊玉環香囊,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現藏于陜西歷史博物館) 《國家寶藏》重現了香囊的愛情故事,當年唐玄宗將此香囊賜給了楊貴妃作為定情信物,楊貴妃愛不釋手,爆發安史之亂后,馬嵬驛兵變,自刎而去的楊貴妃身上仍然攜帶著愛的香囊,被世人贊頌“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 ![]() 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還有這么一首《錦香囊》。 “一寸相思無著處。甚夜長難度。燈花前、幾轉寒更,桐葉上、數聲秋雨。真個此心終難負。況少年情緒。已交共、春繭纏綿,終不學、鈿箏移柱。” 讀起來還感受不到對不對?翻譯一下就知道有多么狂熱了。 “一點一滴的相思都沒有可以放置的地方,整夜和我長相伴。跳躍的燈火前(我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寒夜,(一起聽著)秋雨落在梧桐葉上發出寂寥的聲音。 這顆相思的真心最是難以辜負,正是年少輕狂多情的時候。已經和你交好,(兩情相悅)像春天的繭絲那樣纏綿,我永遠不會像那易變的人,拋棄對你的愛心。' 這真是赤裸裸的狗糧呀~ ![]() 我們常說經典造就傳奇,除了香囊,這些古代的求愛禮品可比現代的玫瑰鉆石更有寓意。 “不舍情懷,心用牢結”的同心結。 ![]() (明代白玉同心結玉佩) 《詩源》里記載文胄與鄰婦姜氏相愛,并送姜氏一枚百煉水晶針為信物,姜氏啟履箱,取連理線,貫雙針,織同心結回贈文胄;素縷表示純潔,而針諧音同貞; 將那絲絲縷縷的錦帶編成連環回文式的同心結來贈與對方, 綿綿思戀與萬千情愫也都蘊含其中。 象征花好月圓與純潔愛情的團扇。 ![]() (清代沉香木花魚紋團扇) 古人在以詩詞表達自己心聲時,也不忘用團扇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西漢時期的團扇,因為它潔如明月,蘊涵著團圓、歡聚之意,很容易就被細膩、溫婉、浪漫的女性發現并選擇,將它視為純潔愛情的象征。 吉祥浪漫的古代時尚單品沉香。 ![]() (清朝乾隆沉香獅子) 乾隆沉香獅子喻意吉祥浪漫,背后還有一段乾隆皇帝的浪漫故事——據說這件國寶和有著傳奇身世的香妃有關。香妃來到中原后一直茶飯不思,悶悶不樂,直到看到集市上的舞獅表演,才嫣然一笑。香妃的一顰一笑被暗中觀察的乾隆看在心里,據說從此以后乾隆對獅子便情有獨鐘了,后宮中的許多擺件飾品都有獅子的影子。 還有不舍“一分為二”,難忍愛別離的寶釵等。 ![]() (宋代金竹葉橋梁式釵) 金竹葉橋梁式釵,不僅展示了宋式釵獨有的立體和靈動, 更在細節上巧奪天工,整件釵形如同孔雀開屏, 作為女主人“悅己者容”的日常佩戴之物,象征著府邸里的禮儀與恩愛。 這些經典的禮物托物言志,將愛意表達的深刻亦直接;真正應了那句話—— 花心思的愛,才會被“奉為佳話”。 貳 愛沒有遠近之分 只需要盡情表達 離我們比較近的,就是父母輩的愛情。 90后及以前孩子的父母,家里也會有一個柜子,里面放著一捆泛黃的信件,那是早些年父母從相遇到戀愛彼此表達愛意的唯一方式,雖然字字不提“我愛你”,但有些耐人尋味的句子卻像走馬車一般放映著他們的記憶。 ![]() 有異地戀的苦楚和希冀,“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 還有鬧矛盾時看似決絕的依戀,“最好不相見,免我常相戀,最好不相知,免我常相思。” 老一輩人在談戀愛這件事情上,可不比吃飯含糊,引經據典來表達內心的愛意,這慢條斯理的愛意,如同木心《從前慢》中的句子一般“從前書信很慢,車馬很遠,一生只愛一個人。” ![]() 中國現當代著名文學家梁實秋,即便在71歲的高齡里,還對夫人韓菁清表述著有儀式感的俏皮愛意: “你的房子我喜歡,你那亂七八糟的梳妝臺,衣柜.....都使我感到稱心如意。有一樁事你也許沒注意,你給我的那把牙刷成了我的恩物,每次使用都得到極大的滿足。 我要永遠使用它,除非, 你再給我一把。” 用當代年輕人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可可愛愛”。 ![]() (圖為:梁實秋和韓菁清) ![]() 時至今日,520“我愛你”,已經不單單指的是讓人意亂情迷的愛情。 這個時代的520,被賦予了很多新的定義。 愛父母,愛朋友,愛工作,愛自己,都可以是一種“勇往直前”的“我愛你”的方式。 比如有一位叫館長王菲的旅行博主,環游世界,每到一處,便穿起婚紗大聲對世界吶喊“我愛你”,聽說她的夢想就是嫁給世界。 ![]() ![]() 又比如一位設計師,將起源于清朝乾隆時期的米雕技藝,運用到當代的文創產品開發上,將米雕作為配飾,搭配不同風格的手賬,像極了通紅的小臉兒和“偷偷說愛你”的眼睛。 ![]() ![]() 有些愛是沒有聲音的,比如加班到深夜的老公,怕驚醒熟睡的妻子,寧愿選擇在家門口蜷縮一夜; ![]() 有些愛是未曾發覺的,男孩故意騙自己的女友在忙,卻騎著自行車一路狂奔,想要去給女友送傘和姜湯,卻發現女友已經離開,驚喜變成了埋怨。 ![]() 這是用行動在證明“我愛你”———— “在你不知不覺的日子里,我為你承擔了瓢潑大雨” 還有默默為我們付出時間和精力的父母,如果人類可以看到別人的記憶,你會發現曾經不被理解的父母,有過無數瞞著你,替你“掃清路障”的場景。 520這個節日,如今處處透露著商業的氣息,但正因為有了一個“被動儀式感”的節日,生活才擁有了無數“主動見證愛”“大聲表達愛”的契機。 ![]() 前兩年有個廣告里的臺詞說得挺好,改寫一下: ![]() “這個世界上,什么都可以共享,唯有520,只能定制。” 米瓦文化 力爭做獨一無二的文化品牌締造者和代言人。我們致力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