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能創造出新花樣來取悅自己的身體。 你有沒有發現,街邊慢慢開滿了采耳店,成為了新生的社交項目,和搓澡、捏腳并稱為三大快活神仙道。 采耳,也就是掏耳朵,我們平常挖耳工具除了一根挖耳勺,就是一根挖耳勺,頂多配個棉簽,可所謂的“采耳師們”會利用五花八門的工具(如鵝毛棒、馬尾等)通過清除外耳道內的耳屎,并對耳道內外進行刺激,使人獲得享受與放松,有些養生館甚至稱采耳有改善耳鳴、頭暈,增強記憶力等功效。 然而,采耳真有那么神奇嗎? 采耳店充值了兩千塊 采到最后耳朵長白毛 采耳的時候的確感覺會有一種莫名的快感,特別是挖出耳屎的時候,滿足感爆棚。小工具帶來的聽覺快感和對外耳道內豐富的神經末梢的刺激也的確會讓人耳內高潮迭起。 但關于采耳改善耳鳴、頭暈,增強記憶力等功效,小編翻閱文獻都沒有找到靠譜的證據,不僅如此還有著極大的健康風險…… 兩個月前,29歲的小宇(化名)在單位附近新開的采耳店體驗過一次之后,就像上了癮一般,保持著每2周去放松一次的頻率。 據他形容,耳道清潔之后,技師會用雞毛或鵝絨制成的工具在耳道內捻動,這種局部按摩術帶來的酥麻感會傳遞到每一根神經,讓人欲罷不能。 此外,采耳體驗館素雅的裝潢、似有似無的古典弦樂和淡淡的香氣都使他緊繃的神經松弛下來,用40分鐘的采耳體驗,讓自己從工作的忙碌和家庭的煩惱中短暫抽離。 可幾次之后小宇感到耳朵奇癢,還有些聽力下降,于是急忙前往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 醫生檢查發現,小宇的雙側耳道耳朵里竟然“發霉了”,表面布滿密密麻麻的白色絨毛物體,被診斷為“外耳道真菌病”。外耳道真菌病治療起來雖然不是特別復雜,但治療周期長,不徹底治療非常容易復發,令人煩惱。 參考圖,來源:海寧傳媒 人類正常的外耳道皮膚及腺體的分泌物耵聹(俗稱耳屎),對外耳道具有保護作用,耳道皮膚非常脆弱嬌嫩,有些采耳人員因為技術欠佳將會導致外耳道表皮損傷,造成感染。再加上有些采耳店的采耳器具消毒不嚴格,或者消毒后沒有及時烘干,都會給霉菌的滋生創造條件,極易發生損傷引起外耳道真菌感染。 經常反復挖耳,使得耳道皮膚經常受到刺激感染乳頭狀瘤病毒而形成外耳道乳頭狀瘤。雖然可以手術切除,但切除后極易復發,多次復發極有可能轉變為惡性腫瘤,感染早期一般表現為耳道出血、疼痛、耳道堵塞,都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處理。 如果采耳過深,還會容易把鼓膜挖破,引起聽力下降,甚至增加中耳炎的風險。 醫院掛號掏耳朵 技術吊打任何一家采耳店 “耳屎”雖然叫“耳屎”,但富含脂肪酸,能使外耳道處于酸性環境,具有輕度的殺菌作用,在醫學上稱為耵聹。 耳屎是會自行排出體外的,所以不用經常去掏耳朵,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耳屎會緩慢從耳道內向耳道口移動,累積到一定程度時,通過咀嚼時下頜關節的運動,它會不斷地脫落排出體外,因此不用擔心會堵塞耳道。 但如果耳朵出現以下三種情況,建議就要通一通耳道了: 耳道耵聹栓塞 正常情況下耵聹不需要到醫院取,但是有的人耳朵里面的耳屎特別黏稠,我們一般稱作糖耳或者是油耳,這一類人群需要定期的用棉簽自行的清理,因為時間一長特別容易這些黏稠的耳屎粘在一起,最后形成比較硬的耳屎,很難扣出來。 如果自己在家用棉簽之類的工具掏耳朵,雖然能帶出少量耵聹,但更多的耵聹,被棉簽推向了耳朵深處,日積月累,容易形成了耵聹栓塞。 還有的人耳屎分泌特別多,經常會形成許多團塊樣的東西堵塞,很難完全清除。這樣的情況患者就需要每周或者是半個月定期到醫院清理,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專門的藥水軟化耵聹。 耳道流膿 耳道流膿多數是中耳炎引起的,急性中耳炎或者慢性中耳炎的發作期。此外也可能是一些特殊感染,或者腫瘤、外耳道炎等,建議到醫院就診。 聽力突然下降 這類情況有可能是耵聹堵塞,也可能是中耳炎或是突發性耳聾,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如果有些人平時沒有耳部疾病,但是突然出現聽力不佳、下降的狀況,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 特別注意,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就診,由專業醫務人員進行操作,不要找采耳師隨意采耳。 相比較采耳師,醫生的專業水平和工具都要更靠譜?!安啥鷰煛笔褂玫墓ぞ咭话闶敲ⅰ⒍缀皖^燈,并不是醫院里的專業工具。比如醫生在清理耳道時頭頂帶的是反光鏡,會將光源聚集到一點,能清楚看到耳道內部;而有的“采耳師”所戴頭燈,看似專業,照出的光實際上是散射光,無法看清耳道內部。 耵聹栓塞也是一種得治的病,只要別跑去三甲醫院給醫生找麻煩,分級診療考慮一下,門前醫院解決還是充分可以的。 日常生活中并不需要采耳,也不提倡大家自行采耳。實在想掏的話,要注意每次采耳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15分鐘即可。每次采耳應當注意器具的清潔。采完后也需要對耳朵進行適當的清潔,用棉簽沾水輕揉。如果耳部有炎癥性滲出物等,則不宜采耳。 采耳黑科技 可視化挖耳勺滿足你的好奇心 中國古代理發行業秘笈《凈發須知》中有詩云:耳作蟬鳴似有琴,身無氣脈不通風。妙手精玄輕一鑷,教人快樂自玲瓏。 喜愛采耳的人總說清潔耳道只是采耳的功能之一,享受放松的感覺才是核心要義。 話雖如此,采耳并不能成為一個高頻消費,在享受品質生活的同時也要注意存在的健康隱患哦~ 參考文獻: [1].經常挖耳朵易致癌[J].農村實用技術與信息,1998(07):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