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類比及其方法論 | 新生

     易良義 2021-05-24


    上一節提到的類比(我們必須持續自主升級自己的“操作系統”),是《新生》中最重要的類比。所以在這里我們也確實有必要認真研究一下類比這個概念本身,也順便整理一下使用類比的方法論。

    一般來說,類比是我們在說明或理解時所使用的思維輔助工具,它的使用過程大抵如下:

    為了向對方解釋清楚未知的 X …… (或者為了理解尚處于未知的 X……) 去找一個與 X 類似的、但是對方肯定已經理解的 A 說清楚它們之間的關系:X ≈ A 把 A (或 A 與 X 相似的地方) 解釋清楚…… 于是 X 不言自明……

    在課堂上,在教科書里,經典的類比有助于學生瞬間理解原本很難理解的知識。

    小學教師用煮熟的雞蛋類比地球的構造,使得小學生一下子理解了他們不可能親自體驗的知識——誰有能力劈開地球看看呢?中學教師用太陽系的構造類比原子的內部構造,使得中學生一下子理解了他們不可能親自體驗的知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不是每個學校都能擁有足以觀察原子內部構造的場離子顯微鏡的。更為神奇的是,中學生對這一知識的理解依賴于一個無法通過個體體驗來獲得的經驗知識——太陽系的構造。1

    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其實“經典類比”的數量極其有限; 因為好的喻體實在難找,既要足夠相似,又要對方已知,不僅如此,還需要創造者刻意留心尋找 —— 同時滿足三個要求的概率當然遠遠低于只需要滿足其中一個條件的概率…… 創造恰當甚至精妙的類比,絕對是一種超強的能力,也是超強能力的一種表現。

    好的類比少到什么程度呢?遇到好的類比,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收藏” —— 真的是物以稀為貴。我就是這樣的,長期以來,我早就養成了收集創造各種精妙類比的習慣。這么多年來,我最喜歡的類比之一是這個:

    教育就像一副眼鏡。

    戴上眼鏡之前和之后,我們看到的其實是同樣的世界;但帶上眼鏡之后,我們就能看得更清楚。

    教育也一樣,受教育之前與之后,我們身處的其實是同樣的世界;可受教育之后,我們就能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選擇得更有效,行動起來更有收獲……

    還有另外一個我特別喜歡的:

    科學確實是由信息構成的,正如房子是用磚頭蓋的一樣。可問題在于,正如僅僅一堆磚頭放在那里的時候我們不能稱其為房子一樣,一堆信息放在一塊兒就叫科學,有點不像話……

    反過來,留心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聰明人都更擅長使用類比 —— 因為創造類比本身就是難度很高的活動,一般人做不來:

    • 首先要有足夠的知識、信息儲備,才能在理解新事物的時候找到真正合適的、最恰當的那個“參照物”;

    • 之所以能找到最恰當的,不僅僅是找到最“像”的那個,還要仔細搞清楚“不像”的地方究竟有哪些,以免在傳遞信息的時候出現偏差……

    于是,創造一個“精妙的類比”是很非常復雜的過程,所花費的精力不知要比聽者理解所需要的精力多不知道多少倍…… 極為恰當的類比,常常只不過是“妙手偶得之”,而想要再找一個“旗鼓相當”的就幾乎不可能了。

    所以,能用精妙的類比的人,比那些能理解精妙類比的人可能要“聰明”許多;而連精妙類比都理解不了的人,就相對“笨”很多2……

    2015 年年初的時候,我把 YC 創業課(CS183B) 反復看了很多遍,很精彩的課程,很強大的分享。有個好玩的現象就是,其中幾乎所有的講者都格外擅長類比

    第三課里,Paul用了很多類比和隱喻,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很多:

    (Customers) They're like sharks, sharks are too stupid to fool, you can't wave a red flag and fool it, it's like meat or no meat. 用戶就像鯊魚,鯊魚太笨了——乃至于你根本忽悠不了它,你就不能對著它揮舞紅布(做斗牛士的動作),對鯊魚來說,只有有肉吃和沒肉吃的區別……

    第五課里,Peter Thiel:

    ... all happy families are alike and all unhappy families are unhappy in their own special way, is not true in business, where I think all happy companies are different because they're doing something very unique. All unhappy companies are alike because they failed to escape the essential sameness in competition. (這是個反向類比——即,你別以為它們一樣,其實它們剛好相反……) ……據說,幸福婚姻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婚姻各有各自的不幸;在商業世界里不是這樣的,我倒是認為所有的幸福公司都是不一樣的,因為他們都在做不同的事情。而所有不行的公司倒是一樣的,因為他們都沒能脫離競爭的相同窘境。

    第七課里,Kevin Hale把新用戶比作約會對象,把老用戶比作婚姻伴侶;第九課里,Marc Andreessen把有限的投資能力比作一張打不了幾個洞的卡片…… 第十四課里,Keith Rabois使用了超級多的類比和隱喻:

    So basically what you are doing when building a company is building an engine. 打造一家公司,就像打造一個引擎……

    Keith Rabois還用“編輯”(Editing)這個暗喻去形容所謂的管理:

    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I learned at Square is the concept of editing. And this is the best metaphor I have ever seen in 14 years of running stuff, of how to think about your job. 所以我在 Square 學到的最重要事情之一就是“編輯”的概念 —— 這是過去我在管理員工的 14 年經歷中所遇到的關于如何看待(管理者)工作的最好隱喻(類比)。

    把類比當作用來輔助理解的手段的時候,要關注“像”的地方 —— 這是重點;而不是“不像”的地方 —— 那不是重點3

    這就好像當老師正在課堂上講地球構造的時候,有學生喊,“老師!地球和雞蛋一點都不像!要是地殼像雞蛋殼那么容易碎,我們就全完蛋了……” —— 這干脆是在淘氣,甚至是搗亂。小朋友這樣干還很可愛,成年人還分不清主次就有點不妥了。

    還有個需要特別注意、甚至應該刻意牢記的是:

    • 類比的邏輯重點是“像”而不是“是”;

    • “≈” 并非 “=” 或者 “≡”;

    大多數聽者缺乏這方面的刻意訓練,骨子里他們忽視“約等于”與“等于”之間的區別,他們的邏輯因含混而自覺非常自然 —— 他們的想法可以這樣表述:

    是啊,我知道約等于不等于等于,但約等于確實約等于等于么……

    真是個自然到難以反駁的邏輯!

    不小心混淆了“像”與“是”的人,在用類比理解新事物的時候,接著下一步要犯的錯誤就是“以偏概全” —— 因為新事物已經等同于(是)舊事物了,那就沒什么需要“理解”的了嘛!更沒有了繼續研究得必要……

    既然類比是個輔助理解、輔助說明的工具,那么使用它只是探索中的一個過程,不是結果。理解了那“像”的部分之后,還要繼續探究那些“不像”的部分,新事物之所以新,就是因為那些“不像”舊事物的部分啊!

    這是個特別細微巧妙的陷阱 —— 很多人始終并未察覺。在面對新事物的時候,我總是告誡自己,暫時先克制尋找類比的沖動,因為不恰當的類比還不如沒有類比,甚至,不恰當的類比干脆相當于有毒,會麻醉我們的大腦,阻止我們有效地思考。

    我總覺得,在對新事物有了足夠的了解之后再去找類比不遲;而對新事物有足夠的了解,也是有能力找到精妙類比的前提,萬一找到了,可以自己用來輔助面向他人的說明,或者作為幫助他人的輔助理解工具…… 找不到很好的類比,也很正常。

    好的、精妙的類比超級炫酷,可還是要小心為妙,因為類比真的影響思維。

    比如,好像人們都喜歡用“登山”去比喻成功的路徑,也許“攀登”這個詞本身就給人“進取”的印象罷。

    可是長期以來,我覺得我所遇到的所有成功與突破,都更像是破冰。我總覺得自己站在一個冰原之上,特別想要把腳下的冰砸開……

    可無論是我使勁跺腳也好,滿地打滾也罷,我總是沒辦法一下子成功,一下子突破。若非換個視角,或者誰給我個透視鏡,我真不知道那冰實在是太厚了……

    往往是就好像我在冰原上四處游蕩,四處猛砸,猛鑿,有時深,有時淺,有時候甚至可以從冰縫或者冰洞里看到冰下的水,可那冰就是那么堅實,我死活都沒辦法破冰而入……

    還記得美劇越獄里主角是怎樣運用胡克定律鑿開那堵厚厚的、“堅不可摧”的墻的嗎?

    終于破冰的那一瞬間,我的感覺就是,過往我砸過的、鑿過冰縫、冰洞,終于以某種方式(幾乎肯定是我之前完全不知道的方式)形成了一個三角,力學原理瞬間爆發,那冰一下子大面積破開…… 于是,我終于“入水”了。

    當年我費盡周折應聘進入新東方,對我個人來說,是個突破。小時候學了點編程原理得過大獎卻沒能夠被保送進清華但終究有點計算機常識;讀了完全不喜歡的會計專業卻因此收獲了最重要的知識:概率和統計;因為本專業并不精湛所以畢業之后只能去做銷售卻因此鍛煉了演講能力 —— 就是這三點使得我在突破之后成為最受歡迎的老師。突破是突破了,這樣的結果,其實并不是“設計”,卻也不完全是“偶然”。

    再后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創作,對我個人來說也是一次突破。教寫作不是我的計劃與設計,只是教閱讀的我聽從領導安排去教大家不愿意教的課程 —— 沒人愿意教寫作課,都覺得費力不討好。為了教好,自己就要學好,寫好。前后寫了大量的英文文章,反過來中文竟然寫得比以前更清澈了,我自己也沒想到。而最終提煉出“時間不可管理”,其實是在寫作過程中閃現的“靈感” —— 這一點從我最初給那系列文章取的名字就看得出來:《管理我的時間》…… 在反復折騰中抵達了一個之前完全看不見、想不到的地方。

    創建 Knewone,收割大量的比特幣,創建比特基金,參與若干個創業項目,甚至像是玩票一樣的 Telegram 第三方客戶端 Dove…… 這些都是今天我正在做一個教育類社群的成因,但還是相同的類比:是破冰,而不是登山。哪怕在 2015 年的 10 月份,我還沒有徹底明了我最終做出來的東西究竟是什么樣的。整個破冰過程是 2015 年的 11 月才開始的,然后我就看到了另外一個之前完全無法想象的世界……

    把登山當作類比,與把破冰當作類比,有一點不一樣的地方。把登山當作類比的時候,我們會不由自主地以為“突破”是看得到目標的事情 —— 因為山頂就在那里。把破冰當作類比的時候,我就很自然地不太在意那個可以看得見、想得到的目標,很理直氣壯地明白:我要去的是一個現在完全看不到的地方,但肯定是不一樣的世界。

    類比是影響思維的,既然它能影響思維,進而就能影響行動,而行動構成我們的生命。所以,類比在使用的時候不得不小心。尋找更為恰當,更為準確的類比,其實不是像很多人想當然的那樣,“不就是個說法嘛?!” —— 因為說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說法、想法可能引發的是最重要的東西:行動4

    除此之外,類比也常常是產生“融會貫通”的手段。 這里涉及到一個特別重要的學習技巧: 

    學會任何一個概念、方法論之后,都要問自己:這個道理還能用在什么地方?

    這本質上來看,是一種反向類比應用。這種思考多了,會很自然地產生“穿透表象看到本質”的能力。之前提到的“重力加速度”與“賺錢速度”之間的類比,就是這種思考模式的結果。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AV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亚洲综合激情另类小说区|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婷婷| 国产一区二区四区不卡| 日本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老熟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9| 两个人看的视频WWW在线高清| 国产精品自在线拍国产电影| 亚洲二区中文字幕在线| 色婷婷亚洲精品综合影院| 国产精品中文字幕日韩|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 办公室强奷漂亮少妇视频|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 国产在线观看播放av| 隔壁人妻被水电工征服| 日韩精品人妻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 日韩精品国产中文字幕| 不卡AV中文字幕手机看| 人人妻人人狠人人爽天天综合网| 韩国三级在线 中文字幕 无码| 亚洲制服丝袜系列AV无码| 卡一卡2卡3卡精品网站| 日韩中文字幕av有码| 久热爱精品视频线路一| 成人午夜大片免费看爽爽爽| 亚洲AV日韩AV激情亚洲| 国产乱了伦视频大全亚琴影院| 亚洲最大日韩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欧美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片区|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综合av|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国产宅男宅女精品A片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有码|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成 人 在 线 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