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特稟體質的體質的形體特征有的無特殊表現,或有畸形,或有先天生理缺陷。或表現遺傳性先天性的家族性特征。心理特征因稟賦情況不同而各異。過敏體質者表現為多種過敏反應,如藥物性過敏,食物性過敏等,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表現為適亞能力差,如過敏體質者對過敏季節適應能力差,易引發宿疾。
應用領域
特稟體質包括遺傳性疾病有先天性、家族性特征,如畸形,或有先天生理缺陷。或因遺傳、環境因素、食物及藥物因素等引起的過敏狀態。這里只介紹對過敏體質者調養和保健。由于過敏體質的免疫反應靈敏度超出了應有的程度和范圍,通常會將一些對人體不會產生傷害的外來物質,視作入侵者并對其進行中和或消化,這樣就會傷害到機體的某些正常功能,從而引發局部甚至全身性的過敏性反應。中醫的調養原則為益氣固表,活血祛風,涼血解毒。
(一)情志調攝
過敏體質的心理特征因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但多數因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較差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反應,如敏感、多疑、焦慮和抑郁等,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
1、情志調攝要“因人制宜”
過敏體質是常由于先天遺傳因素或后天因素造成的特殊體質,臨床表現也各有差異,因此,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心理保健措施。
2、避免情緒過激
若出現不良情緒,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進行調攝,促使心態平和,情緒穩定,經脈暢通,氣血調暢,有助于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二)起居調養
過敏體質者應根據個體情況進行起居調護。過敏體質者由于容易出現水土不服情況,因此,在新的環境中要格外注意日常生活保健。
1、順應四時,起居有常
隨氣候環境的寒熱變化而增減衣服,可以增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春季風氣當令,最易使過敏癥狀加重,所以過敏質人在春季尤其注意居住環境和生活環境的調攝。
2、審因施護
要做好日常預防和保養工作,減少發作機會。如在春秋季節對花粉、柳絮、枯草等過敏者,要加強臨時自我保護措施,戴口罩、戴面罩等或短期內減少戶外活動,避免接觸各種致敏的動、植物,適當服用預防性藥物,減少發病機會。在季節更替之時,要及時增減衣服,增強機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3、避開過敏源
一旦了解了過敏源,就要避免接觸致敏物質、如花粉、刺激氣味、某些致敏食物及藥物等,減少過敏癥狀發生的機會。
三)飲食調養
一般而言,過敏體質者的飲食調養的原則要體現在“因時施膳”、“因地施膳”、因人施膳”和“因病施膳”的具體過程中,以求達到人體自身的陰陽平衡和機體與生態環境的動態平衡。過敏體質人的飲食調養原則是益氣固表、調理氣血,調和營衛,調整改善機體免疫功能。
1、飲食清淡、審因施膳
過敏體質者應根據個體的實際情況制定不同的保健食譜。膳食結構合理,多食用營養密度高,熱量密度低的食物,具有益氣活血祛風功效的食物。如雜糧、蔬菜、水果等。宜多食抗過敏的食物,如蜂蜜、大棗、胡蘿卜、金針菇、洋蔥、木瓜及亞麻子油等。
2、應該避免或盡量少吃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如蕎麥、蠶豆、白扁豆、茄子、辣椒、韭菜、大蒜、香椿、蕨菜、羊肉、牛肉、蛋清、鵝肉、鯉魚、蝦、蟹、酒、濃茶及咖啡等。
3、應該避免或盡量少吃光敏性食物
食物中有一類叫做“光敏性食物”,比如香菜、芹菜、油菜、芥菜、無花果及檸檬等,以免加重對日光刺激的敏感程度。
(四)運動健身
過敏體質要遵循“辨體施練”的原則,擇有適合自己的運動鍛煉項目,堅持不懈地鍛煉,促進氣血流暢,百脈疏通,臟腑功能協調,使機體達到“陰平陽秘”的狀態,偏頗體質可向平和體質轉化
1、辨體施練、增強體質
可根據體質狀態選擇有針對性的運動鍛煉項目,如慢跑、游泳、球類運動及健美操等。
2、做好運動鍛煉
保護對于環境因素過敏者,尤其要注意在春秋季節,避免長時間在野外鍛煉,防止過敏性疾病的發作。對冷空氣過敏者,不宜在寒冷的環境中鍛煉;對紫外線敏感者,做好防護,不宜在強陽光下暴曬等。
3、多做增強內力的功法
鍛煉在傳統體育鍛煉中,太極拳、五禽戲等都是平和質人強身健體的最佳選擇。在“六字訣”功法中,可多練“噓”字功,以調養先天,培補腎精腎氣。
(五)藥餌保健
過敏性體質的人,要在辨證施治的基礎上調養脾、肺、腎的功能,調理改善體質,逐步調整過敏狀態
1、呼吸系統過敏常用中藥
黃芪、白術、防風、蘇梗、魚腥草、辛夷、蒼耳子僵蠶、蟬衣、紫草等。
2、藥餌方劑
過敏體質人應常備防風通圣丸、消風散等具有脫敏作用的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3、過敏癥狀的中醫治療舉例
由氣虛風襲,營衛不和所引起的蕁麻疹,治以益氣固表,調和營衛,去風止癢。
處方:黃芪15g,防風12g,桂枝15g,白芍15g,當歸12g,荊芥12g,川芎12g,丹皮12g,地膚子12g,白鮮皮12g。以此方為基本方加減治療。
由風寒外襲,肺氣不宣所導致的過敏性鼻炎,治以益氣宣肺,辛溫散寒。
處方:黃芪15g,白術15g,防風10g,麻黃6g,桂枝6g,辛夷花10g,黃芩10g,細辛3g,生姜12g,甘草3g,如有氣虛、寒濕、虛寒等過敏性鼻炎可以此方為基本方加減治療。
參考文獻
1、《中醫養生學》劉占文主編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2年
2、《中醫未病學 供中醫藥類專業用》王琦主編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