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老師講語文》每周二、四連載 上一講我們學習了性質判斷的間接推理——三段論,今天繼續學習這個問題。 性質判斷的間接推理——三段論(續) (一)三段論的規則和違反三段論規則的邏輯錯誤 1.規則① 一個三段論只能有三個不同的概念(大項、中項、小項)。 一切上層建筑都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法制是上層建筑,所以,法制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有三個概念:大項“為經濟基礎服務”、中項“上層建筑”、小項“法制”。 違反規則①的邏輯錯誤:四概念錯誤 中國人是有志氣的,他是中國人,所以,他是有志氣的。——兩個“中國人”不是同一個概念:前一個是集合概念,后一個是非集合概念。構成集合體“中國人”的個別對象“他”,不必然具有集合體“中國人”的性質,所以不能推出“他是有志氣的”。 2.規則② 中項至少在一個前提中周延。 一切上層建筑都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法制是上層建筑,所以,法制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中項“上層建筑”在大前提中是周延的。 違反規則②的邏輯錯誤:中項不周延。 凡金屬都是導電的,水是導電的,所以,水是金屬。——兩個前提都是肯定判斷,中項“導電”在兩個前提中都不周延。 3.規則③ 在前提中不周延的概念,在結論中不得周延。 一切上層建筑都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法制是上層建筑,所以,法制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大項“為經濟基礎服務”在前提和結論中都不周延。 違反規則③的邏輯錯誤:大項或小項不當周延。 所有的運動員都努力拿金牌,有的運動員沒有拿到金牌,所以凡努力拿金牌的都沒有拿到金牌。——大項“努力拿金牌”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結論中周延了。犯了大項不當周延的錯誤。/ 蓍類作物都是高產作物,蓍類作物都是雜糧,所以,雜糧都是高產作物。——小項“雜糧”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結論中周延了。犯了小項不當周延的錯誤。 4.規則④ 兩個前提有一個是否定的,結論是否定的。 魚是用鰓呼吸的,鯨不用鰓呼吸,所以,鯨不是魚。——大前提是肯定判斷,小前提是否定判斷;結論是否定判斷。 5.規則⑤ 兩個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結論。 犯罪未遂不是犯罪中止,被告的行為不是犯罪未遂,所以,被告的行為是犯罪中止。——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是否定判斷,不能推出結論。 違反規則⑤的邏輯錯誤:兩個前提都是否定的。 6.規則⑥ 兩個前提有一個是特稱的,結論是特稱的。 所有大學生都是青年;有的運動員是大學生;所以,有的運動員是青年。——大前提是全稱判斷,小前提是特稱判斷;結論“有的運動員是青年”是特稱判斷。 7.規則⑦ 兩個特稱的前提不能推出結論。 有些水生動物不是魚,那些動物是水生動物,所以,那些動物不是魚。——大前提、小前提都是特稱判斷,不能推出結論。 違反規則⑦的邏輯錯誤:兩個前提都是特稱的。 教材《邏輯的力量》有關內容解讀 第二節“運用有效的推理形式”中說—— 推理是從一個或若干個前提推出結論的過程。推理要得出正確結論,既要求前提為真,也要求運用有效的推理形式。請看下面兩則推理: ①前提:所有的虛詞都是詞,所有的介詞都是虛詞。結論:所有的介詞都是詞。 ②前提:比喻是一種修辭手法,借代是一種修辭手法。結論:借代是比喻 這兩則推理的前提都為真,但①的結論正確,②的結論錯誤,這是因為①的推理形式有效,②的推理形式無效。 ——這兩則推理都是“三段論”。為什么①推理形式有效,②推理形式無效呢?因為①的推理形式,符合以上三段論的所有規則。而②的推理形式,違背規則②“中項至少在一個前提中周延”:中項“一種修辭手法”,在兩個前提中都是肯定判斷的謂項,都不周延,所以犯了“中項不周延”的邏輯錯誤。 (二)三段論的復合式 三段論的復合式,是由幾個三段論聯結而成的。前一個三段論的結論,用作后一個三段論的大前提或者小前提。 演繹推理的前提蘊涵結論,三段論是演繹推理,所以,三段論的前提蘊涵結論;這是一個三段論,因此,它的前提蘊涵結論。——由兩個三段論聯結而成。前一個三段論的結論“三段論的前提蘊涵結論”,作后一個三段論的大前提。 科學知識是有用的,邏輯學是科學知識,所以,邏輯學是有用的;有用的就應該學習,因此,邏輯學應該學習。——由兩個三段論聯結而成。前一個三段論的結論“邏輯學是有用的”,作后一個三段論的小前提。 課 后 練 習 一、下列三段論是否正確?如不正確,它違反了哪條規則? 1.海豚不是魚,海獅不是海豚,所以,海獅不是魚。 2.汞是極毒的,這條魚含有汞,所以,這條魚是極毒的。 3.中子是一種基本粒子,而中子不帶電,所以,有些基本粒子不帶電。 4.我班同學都遵守紀律,我班同學都勤奮學習,所以,勤奮學習的都遵守紀律。 5.有些老師是特級教師,有些老師是育人模范,所以,有些育人模范是特級教師。 6.優秀的文藝作品都受讀者歡迎,長篇小說不都受讀者歡迎,所以,有些長篇小說不是優秀的文藝作品。 二、從三段論角度分析,下面奇談怪論包含哪些邏輯錯誤? “你說中國不好。你是外國人么?為什么不到外國去?可惜外國人看你不起! “你說甲生瘡。甲是中國人,你就是說中國人生瘡了。既然中國人生瘡,你是中國人,就是你也生瘡了。你既然也生瘡,你就和甲一樣。而你只說甲生瘡,則竟無自知之明,你的話還有什么價值? “倘你沒有生瘡,是說誑也。賣國賊是說誑的,所以你是賣國賊。我罵賣國賊,所以我是愛國者。愛國者的話是最有價值的,所以我的話是不錯的,我的話既然不錯,你就是賣國賊無疑了!” 附:課后練習答案 答案 一、1.不正確,兩個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結論。2.不正確,“汞”和“含有汞”是不同概念,違反“一個三段論只能有三個不同概念”的規則,犯了“四概念”錯誤。3.正確,符合三段論一切規則。4.不正確,小項“勤奮學習”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結論中周延,犯了“小項不當周延”的錯誤。5.不正確,中項“老師”在兩個前提中都不周延,犯了“中項不周延”的錯誤;且兩個特稱前提不能得出結論。6.正確,符合三段論一切規則。 二、第1段包含三段論:外國人說中國不好(大前提省略),你說中國不好,所以你是外國人。犯了“中項不周延”的錯誤。第2段包含三段論:甲生瘡,甲是中國人,所以中國人生瘡了。犯了“小項不當周延”的錯誤。第3段話包含三段論:賣國賊是說誑的,你是說誑的(小前提省略),所以你是賣國賊。犯了“中項不周延”的錯誤。 下期預告:姚老師講語文·學點邏輯 ? | 關系判斷的推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