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作為“義絕”的代表,隨著《三國演義》的廣泛流傳,已經逐漸被神話。坊間還有許多供奉關羽的廟堂,因為關羽的“忠義”的性格。當時關羽被迫無奈投降于曹操之時,曹操給予的高官厚祿、金錢、美女都沒有打動關羽要追隨劉備的信念一絲一毫,這也是關羽被尊崇的原因之一。但其實歷史上了關羽還有一次投降孫權,但是卻被孫權拒絕了,這是為何呢? 
襄樊之戰這里就不得不從關羽鎮守荊州開始來說。公元219年,劉備攻占漢中自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現在的蜀漢實力可以說發展到頂峰了。關羽認為現在是實行《隆中對》提出的“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因為5月劉備取得漢中之戰的勝利;6月孟達和劉封拿下東三郡。于是關羽就發動了襄樊之戰,也許天公作美襄樊地區是天降大雨,關羽是水淹七軍斬龐德、降于禁,威震華夏。襄樊之地的城池也泡在水中,眼看勝利在望。但守城的大將曹仁以堅守而出名,且曹操派的援軍徐晃大軍正在路上。戰爭就一直僵持著,要想快速攻下襄樊,關羽必須得從南郡之地派兵增援。那么,關羽會增兵嗎?會的,為什么呢?
蜜月陰謀孫、劉兩家自從赤壁之戰就一直交好。讓關羽駐守荊州之時,諸葛亮就囑托關羽要聯合東吳共抗曹操。所以表面上兩家是和平相處?!度龂?呂蒙傳》這樣寫道“外倍修厚恩,與羽結好”。但呂蒙一直主張的是“吞劉自大”,就是吞掉劉備強大自己。關羽也是看不起孫吳的,當年孫權派使者向關羽的女兒提親,關羽回了一句“虎女焉能嫁犬子”,一點兒沒給孫權留面子。面和心不和的兩家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那么,真正下定決心除掉關羽是什么時間呢?就是劉備取得漢中之后,隨著劉備的勢力一直的擴張,長江流域的上游基本都控制在蜀漢的手中,這對處于下游的東吳來說威脅不小,那么就必須削弱劉備的勢力,而關羽就在眼前。
曹、孫結盟俗話說“沒有永久的朋友,只有永久的利益”這句話用在三國之中最為合適不過。孫權起了滅關羽之心,那么就開始結盟敵人的敵人——曹魏?!度龂?吳主傳》這樣寫道“乞以討羽自效”。希望和曹操共同討伐關羽。曹操自然是欣喜地答應了,因為前方的曹仁還在苦苦地堅持。
東吳準備方案 呂蒙從東吳的邊防之地回建業養病。《三國志.呂蒙傳》這樣寫道“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接替呂蒙工作的是誰呢?是在當時來說寂寂無名的陸遜,陸遜在關羽的眼中就是個“書呆子”,而陸遜則無恥一味吹捧關羽。《三國志.呂蒙傳》這樣寫道:“前承觀釁而動,以律行師,小舉大克,一何巍巍!敵國敗績,利在通盟,聞慶拊節,想遂席卷,共獎王綱?!?/section> 本來就沒把陸遜放在眼里的關羽,這下就毫無忌憚地把南郡的士兵調往前線。
敗走麥城曹、孫的聯盟的消息很快也被關羽所知道,因為曹操命人把孫權寫給自己的信,射到了襄樊的前線。因為這樣可以鼓舞己方士兵的士氣。在關羽猶豫不決之時,呂蒙就開始了“白衣渡江”,因害怕關羽回來之后受到懲罰的麋芳、傅士仁直接是開城投降,知道南郡失守的關羽是敗走麥城。在麥城的之時,關羽派使者前往荊州打探家人的信息。得到的消息是呂蒙對待自己的家人都不錯。《三國志.呂蒙傳》這樣寫道“蒙入據城,盡得羽及將士家屬,皆,約令軍中不得干歷人家,有所求取”。  呂蒙這樣的做法使關羽僅存的士兵喪失了斗志。無可奈何的關羽只能詐降。《三國志·吳范傳》這樣寫道“后羽在麥城,使使請降?!?/section> 孫權接受關羽的投降,但雙方都不信任。關羽投降之后就命人在城墻做一些假人,然后就率部開始潛逃,但出城之后就四散奔逃,跟隨關羽的只有十余人。孫權不信任關羽,就派潘璋堵住關羽的后路,結果關羽在臨沮被殺。 綜上所述,關羽的失敗是注定的,因為他早已經被曹操、孫權所設計的圈套重重包圍。關羽的投降也不可能為真,因為關羽對自己的名聲非常的看重,關羽臨死之前的詐降只是想求得一個生路而已,可惜只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那么,你認為若關羽真的投降孫權,孫權會怎么對待關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