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失去的三樣東西卻是中年人生蛻變的錦囊? 我一直在文章中提到《西游記》其實是一本包裹著神話外衣卻具有人生大智慧的集東方哲學之大成的名著,從文學筆法層面雖不及《紅樓夢》的高度,但是在人生的現實層面以及對于人生成長的指導上,《西游記》的研究價值卻遠勝于《紅樓夢》。《紅樓夢》是繁華褪盡的落寞,《西游記》卻是蒼涼過后的重生。 近代,站在整個人生長河的角度來研究人生哲學,西方最好的是叔本華,東方最好的卻是吳承恩。相較于叔本華將自己的人生哲學思考成邏輯體系的以專業哲學書籍呈現不同的是,吳承恩將自己的人生哲學感悟用東方文化混沌的神話色彩以故事的形式展現了出來。讀懂叔本華,必須要了解他的思維框架體系,看懂吳承恩,則需要從故事里慢慢地去參悟,一如東方文化的玄幻色彩一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今天我們就以簡明扼要的方式來抽取出孫悟空,豬八戒,沙僧這三人失去的東西來洞悉出吳承恩老先生想表達出來東方文化對于人生成長的哲學智慧。 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都是在遭遇人生重大挫折之后,才踏上的西天取經之路,而在這一路上,他們又分別失去了自己最依賴看重的一樣東西才真正完成了人生的蛻變之旅,而這種失去對于我們中年人生又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 孫悟空失去了什么最重要的東西,自由。從花果山的狂放不羈到凌霄殿的汪洋恣肆,從東海底索取定海神針鐵到閻羅殿篡改奪命生死符,上天入地,翻山越海,他看不到邊界在哪里,他的自由意志在本能欲望的驅使下無限膨脹,直到壓在了五行山下。不知道馬爾克斯是不是看過了《西游記》之后才寫下了那句名言,“人生所有的絢爛終究要用寂寞來償還”。五行山下孫悟空失去了幾乎所有的自由,他一定在腦海里設想過若干能救自己的各色大神,但是沒有料到的是一個沒有任何法力的旅行僧人讓他重獲了新生。唐僧和孫悟空相比,最大的優點就是單純而堅定的意志,而這卻是孫悟空所最缺乏的。緊箍咒是有形的,但一路上唐僧堅定的意志對于孫悟空的影響卻是無形的。數次被俘仍然不改取經初衷,愛情萌動卻可以克制欲念,這些能量都在潛移默化地讓孫悟空懂得邊界與敬畏。孫悟空在打怪的路上也終于明白了那些曾經天庭派下來的神仙都不過是履行公事,并不是自己能力有多強,遇到更加年少輕狂的紅孩兒,孫悟空一樣知道有所進退。不是孫悟空打不過,而是他更加懂得了對于自由的敬畏。 豬八戒失去了什么,欲望。懶惰,貪婪,美色是豬八戒最大的三個欲望,也是人性最難以根除的三大欲望,為什么大多數人喜歡豬八戒,因為豬八戒的人設更加接近人性。美色的欲望讓豬八戒從天堂跌落到了人間,而且顏值盡毀,即便如此,豬八戒仍然不改初衷,高老莊的艷遇著實又瘋狂了一回,取經路上的孤寂也讓他屢屢再次破戒,直到了取經末段的盤絲洞,豬八戒也仍舊積習難改。不過好在懶惰和貪婪倒是收斂了不少,作為孫悟空的僚機,打怪的時候也積極參與,有他在,團隊總能歡聲笑語。豬八戒有他的優點,能開玩笑且不翻臉,孫悟空開不起玩笑,沙僧不會開玩笑,整個團隊唯有豬八戒是潤滑劑。從人性的角度來看,那些底層的欲望正如豬八戒一樣,或許跌再多的跟頭也戒除不了,但是仍然要懂得合理地規避和控制。 沙僧失去了什么,尊嚴。有人會有異議,沙僧什么也沒干啊,還談什么尊嚴。要知道沙僧也曾經是是玉帝御前的卷簾大將,雖然行政級別不如豬八戒的天蓬元帥,但可是玉帝的近臣,也算是體面的官職。而且和豬八戒主動犯錯不一樣,沙僧是失手打碎了琉璃盞,可以說是意外,被下放到流沙河只能怪自己的運氣太差,不過這還只是沙僧第一次失去尊嚴。西天取經路上,一個玉帝曾經的御前大將淪落到人間挑擔牽馬,有誰考慮過沙僧失落的情緒。人活著,終究是要找到自己的那一份價值感的,打怪的時候自己從來沒機會參與,有人說他能力不及,但能力都是鍛煉出來的,參與機會都沒有,升級能力更是無從談起。而且到后來,連孫悟空,豬八戒都摸清了打怪的套路,不少關系戶反正到最后都能求助,那能力高低又有什么關系呢?沙僧難道不清楚兩位師兄默契地將自己擠到了團隊的邊緣嗎?默默忍受的沙僧只能將自己的尊嚴藏起來,然后故作焦慮,心照不宣地說一句,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沙僧也知道,西天取經不過就是一場楚門的世界,自己的人設定位本就決定了尊嚴早就不重要了。 青年的人生宛如孫悟空,豬八戒,沙僧早年的青蔥歲月,取經的路途則正如一個人走在中年的人生路途上,如果不失去一些東西,恐怕很難再所有成長。所謂中年人生的負重前行,表面上看是房貸,教育,醫療這三種有形的大山,實際上,你真正負重的是過往幾十年人生積聚的思維和心理的沉疴,所謂的自由,欲望,尊嚴表面上看是我們所追求的東西,但卻又是束縛我們的東西。 自由有邊界,讓我們知道敬畏;欲望有底線,讓我們學會克制;尊嚴有得失,讓我們懂得進退。中年人生更要學會平衡,我們失去了一些東西,或許才能得到一些成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