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民生周刊 有人問:總是活給別人看的人,后來都怎么樣了? 一個精辟的回答:“你會覺得自己不像自己,是別人眼光的附屬品,當有一天失去這些目光你會不知道怎么去生存。心中渴望自由,但是卻被別人束縛。” 我們都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和贊同。而面對這樣的認可和贊同,有的人悄悄地努力,然后驚艷眾人;但有的人卻被他人的眼光綁架,活成了別人的人設。 楊絳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曾如此盼望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 的確,我們皆有欲望,也皆有虛榮心,但生活終歸由自己掌握,“活給別人看”并不是人生的加分項。 坂口安吾在《青色地毯》中說:“人生不如意之事,一半來自求不得,一半來自得而又欲。沒有人過著如愿以償的順遂人生,所以大家都覺得別人比自己幸福。” 人生路上,我們都在追趕幸福,然而很多人卻弄不清什么是真正的幸福,錯把超過別人當成了幸福。 其實,一個人要想得到幸福很簡單,它是一種感覺,不是比較。 莊子言:“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于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人生在世,無論過什么樣的生活,總離不開他人的議論。當我們遭受嘲諷,被人否定,內心注定戚戚然。但即使這樣,仍然有很多人愿意飛蛾撲火,因為他們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而事實上,誰也不至于活得一無是處,同樣誰也不能活得了無遺憾。如果總是顧忌別人的眼光和舌頭,那么我們的生活中將盡是遺憾。 人生海海,千人千面,眾口難調,我們不可能讓人人喜歡。要清楚,意見是別人的,要會選擇;生活是自己的,要懂隨意。 生活中不一定非得爬上高山,才能看到旖旎風光,也不一定必須乘風破浪,才能抵達彼岸,只要你不在意更多,不計較很少,那么處處是風景,時時都安寧。 一位作家曾說:“無論人生上到哪一層臺階,階下有人在仰望你,階上亦有人在俯視你,你抬頭自卑,低頭自滿,唯有平視,才能看見本真的自己。” 誠然如是。我們的種種努力,有時只為周圍的人能滿意自己,為了博得一點點稱許與微笑,卻戰戰兢兢地將自己套入所有的模式,最終只剩下一條不能回頭的路。 記得馮驥才在書中寫過這樣一句話:“低調,是為了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高調,是為了生活在別人的世界里。” 低調的人,只需要靜對自我的世界,所以活得簡單,人一簡單,就會快樂。能夠看清自己的人,將獨享一份平和與從容,淡泊豁達,快意人生。 “圣者無名,大者無形 ”,而真正有學識、有涵養的人,并不會得意忘形、到處炫耀,活在他人眼中。 錢鐘書先生晚年已經功成名就,按理說大可安心享受名利帶來的一切,但他依然在家孜孜不倦地鉆研學術,謝絕一切應酬。 他的作品《圍城》在國外出版后,有位外國的女記者打電話給他,十分希望能見他一面。如果是貪圖名利的人,一定不會放過這個宣傳機會,但錢鐘書先生卻回答:“女士,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見一下這只下蛋的雞呢?” 莊子曾說:“魚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于道術。”生而為人,可以結伴走過千山萬水,但是更需要獨自仰望星空。許多時候,唯有靜下心來默默耕耘,才能更好地將手頭的事做好,踏踏實實,無問西東。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活法,都有獨一無二的珍貴之處,不存在高低之分,也沒有好壞之別。 因此認清自己,守住初心,就是人生最大的贏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