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刊所載,玉耶石耶,評以試之,故名“每周試玉”?!对娊洝酚性疲骸叭缜腥绱?,如琢如磨?!庇駶櫣馊A,申發將利于欣賞;玉瑕微疵,點到或益于成器。詩友切磋,交流碰撞,集思廣益,是所望也。評者公心,詩家平心,讀者賞心,編者用心,持此四心,共襄雅事,豈不快哉!本期小樓《每周試玉》欄目,邀請嘉賓在【小樓周刊(239):2021年第二十一期】中,自選數首點評并刊出。(有自愿參加小樓【每周試玉】欄目者,請先關注公眾號,由下期嘉賓從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選數首點評并在小樓所有平臺刊出。小樓各類點評作品會選用在《中華詩教》紙刊上固定的【小樓薦詩】欄目組刊出。如有異議的詩友請留言跟小編聯系。)  楊景龍點評:太湖黿頭渚乃天下名勝,自來題詠者多矣。但以此名勝為題,而詠寫渚上櫻花者,似亦未多見。二月仲春,江南太湖,降雪的幾率并不高,但這黿頭渚上放眼一望的皚皚白色,非雪色而何,豈不讓游人生疑?但是黿頭渚上的游人,深入這一片皚皚雪白之中,并不感覺衣單身冷,原來是黿頭渚上櫻花正盛,開出一片香雪海,讓游人恍惚之間產生降雪的錯覺。此詩前兩句描寫,設置懸念,第三句以游人衣單不覺寒冷作轉,第四句釋疑給出答案。這首七絕頗有引人入勝的閱讀效果,于此足見詩心之妙。楊新躍點評:花如雪雖是熟套之比喻,但徐徐道來依然動人。 張慶凱點評:聲色俱佳。語言風格、意象取用具自由體新詩特點,詩中“現代派”者也。 張慶凱點評:詩如其名,煙雨渡頭場景下,借問作結,有無盡意緒蘊涵其中。詩中深婉者也。張慶凱點評:句句見荷,而實寫池,萬不可以“池荷”讀之?!案傂恪倍恰案偲G”,是“秀”兼華、實而有之,而“艷”徒有虛華也。 造語考究,句式措落,見功力之作?!胺雎丁?、“侵曉”固詩家語,而“眛”、“宣”、“哀”、“曠”諸字為著力處。頷聯首節結構求變,避免了“并頭”。“半林燕”當是目見,非為侈大;“哀”為韻腳,當取“衰”義,有賀知章《回鄉偶書》為先例。 張慶凱點評:由“雪如花”到“花勝雪”,強烈對比中升華詩旨。 張慶凱點評:“暮影”雙關天色、身形,甚好;“私語入年輪”亦上佳修辭法?!八茟浨榫墶笨缮倘?,緣于無形,似不可強憶,或可以“難了情緣數十春”之大眾語易之。 楊景龍點評:五絕乃詩中之剪影和速寫,因其體段短小,字句有限,無法鋪排,所以最宜于抒寫一時的聞見,片刻的體驗,剎那的感悟。即如此詩所寫,作者正在窗內展紙拈筆,制作新詩,抬頭瞥見一只家雀落于窗外,兀自埋頭梳理羽毛。詩人害怕驚擾家雀,于是輕輕擱筆,放棄了對詩句的仔細推敲打磨。前二句的窗外日常小景,與后二句的人物心理活動,轉接自然,足見詩人多情,有著一顆善于體物的仁愛之心。讀這首當代五言小詩,讓人不由得想起一首五代花間小詞:"岸遠沙平。日斜歸路晚霞明。孔雀自憐金翠尾。臨水。認得行人驚不起。"其實詩人不妨繼續吟哦推敲,因是家雀,自然與家居的詩人親和,所以即使詩人的敲金戛玉之聲響,一時驚到了這只梳羽家雀,想它也會"認得詩人驚不起",繼續梳理它的可愛的羽毛,而詩人也可以繼續自己寫詩的美好而富有意義的工作了。 楊景龍點評:此首日課,乃禪修之日常功夫。禪宗分南北,有神秀之漸修與惠能之頓悟的區別,而世間眾生,欲慢慢有所覺悟而最終修成正果者,大概多是從神秀漸修的笨功夫做起,至如惠能之夙緣慧根,絕頂聰明者,真是少之又少,尋常信眾切莫作此癡心妄想。修禪,首先就是要斷了妄念,然后一日復一夕,一夕復一朝,黃卷青燈,朝乾夕惕,孜孜以求,方能除嶂去蔽,明心見性,如閑云野鶴自由去來,如萬里江天寫于一詩。這首七律雖講佛理,而無經卷頭巾氣,是為難得。一首禪詩,首先必須是一首富于理趣的活潑潑的真詩,而不僅是話頭偈子的分行押韻,整體上看,這首七律是做到了。局部上說,詩的頷聯文字調配頗見巧思,頸聯頗有意境,凡此也都值得稱道。楊新躍點評:轉結有哲理。人生正如此:有錯過、也有最美的遇見。 楊新躍點評:詩好,甘一缽尚且猶須慮,真艱難語,想起如今的流行詞:“躺平”。漁、魚?當然均通。 楊新躍點評:廖老標簽。詞句雖通俗易懂卻難模仿學習,立意雖簡單樸實卻自有高趣,文風雖幽默詼諧卻莊重堂正。 郎曉梅點評:“屋上”是山名?倘不是,則此句費解,且“重”若用為仄,則或意不甚合語境。愛惜這首詩中的其他三句洋溢出的閑適自在之感。詩一二句寫環境,三四句寫其境中人物的行動,所用“攀”“沾”“坐”“聽”四個動詞,除“沾”外,皆為詩人所發出的施事動作,動作密集,卻更顯率性天真,表達著我融于境、物我為一的渾然態度。是為“一時佇興之言,知味外味者當自得之”(王士禛《帶經堂詩話》),近似“微雨過青山,漠漠寒煙織。不見秣陵城,坐愛秋江色”(王士禛《青山》),約略有其神韻。 郎曉梅點評:一二句愁旱期雨,三四句寫童趣,似覺整體感情色彩不諧?;蛑^之為反襯,反復忖度,也總覺味道不對。但三四句寫孩童因枇杷熟了而拍手歡喜,旋即又去追逐蜻蜓蝴蝶,一“拍”一“逐”兩個動詞接續使用,把一個頑皮好動的孩童寫活,渾比楊萬里筆下“捉柳花”“追黃蝶”的孩童,極有趣味,頗為可愛。也許,關于旱情另作詩去,這里只寫童趣,莫教兩者雜糅更好。倘一二句不寫主觀情緒,而改為客觀地去寫景物,以為詩中人物“稚童”出場做更搭調的環境準備,即如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的前兩句,“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搭建好了這樣一個相宜的環境,然后人物出場,“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倘立意在“旱年”農事,或可參考唐詩人雍裕之《農家望晴》,其詩前兩句寫愁雨不晴,“嘗聞秦地西風雨,為問西風早晚回”,或與《小滿》前兩句意味相類,然后適宜其境的人物出場,“白發老農如鶴立”,然后再寫環境“麥場高處望云開”。如是詩內風調諧和。 郎曉梅點評:言辭粗糲些。屏上瀏覽之后劃走,然而挑擔賣豆腐的農夫形象卻一直縈繞不去,于是又被牽引著劃回來再讀。首句一個“點”字透露詩人有生活,且知晨賣豆腐,而三更起做。頷聯上句喻夸豆腐成色,下句對其走街串巷。頸聯寫叫賣招呼的做生意過程,尾聯寫農夫豪爽的生意性格。賣豆腐農夫的整個生意過程介紹得較為全面。其中幾處我以為可以商榷的:一是首聯下句“走僻鄉”與頷聯下句“穿巷”意重,二是頷聯上下句距離太遠不類,三是頸聯“鬢霜”偏正結構不對“庭院”聯合結構,四是此題材作七律,全而雜,不若七絕,抓住一個特點寫,然后生發,也許更動人。比如白居易《代賣薪女贈諸妓》:“亂蓬為鬢布為巾,曉蹋寒山自負薪。一種錢唐江畔女,著紅騎馬是何人?!痹娭胁]有過多的關于賣薪女如何賣薪以及薪材質地等諸如此類的全面描寫刻畫,作者只是抓住裝束和負薪騎馬這兩個點,生發比較,非常鮮明,直指要害,針砭時弊,揭示社會問題,于是這首詩獨特的現實意義和文學價值相并產生,千古不銷。入木三分的詩感至今讀來猶在?!顿u豆腐農夫》這首感覺還只是一個有待深加工的絕佳原材料。張慶凱 名士昂,別署閑吟居主人、閑吟客,1962年11月生。2003年獲李白故里、華夏詩城“涪江麗苑杯”世界華文詩詞大賽二等獎,著有《閑吟居詩稿》(河南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另有《閑吟居詩話》待梓。 
楊景龍(1962.12-)筆名揚子、西魯,河南魯山人。二級教授,安陽師范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河南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學者、年度人物,創新團隊首席專家。中國詞學研究會理事,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成果鑒定專家。 
楊新躍 齋號聽雨倚晴樓、坐夜廬,湘鄉市第四中學教師,湘鄉詩社、古開福寺碧湖詩社、讀山詩社副社長、長沙涼塘詩聯社發起人、承社理事、《小樓聽雨》詩平臺評論委員。 
郎曉梅,網名茗風,齋號古梅軒、呆也樓,遼寧鳳城人。 編輯/章雪芳 校對/馮 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