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義就在于繁華落盡之后歸于平靜 。 忙忙碌碌半輩子,辛苦半輩子,人到中年,應靜下來,捋一捋自己的“故事”,個中滋味苦辣酸甜,對照做人的“標準”,還真難找出同甘共苦,患難與共的朋友,人在旅途,就一個字:心累。 細想想,豈不是都帶著假面具,如跳面具舞,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算計。 在這個世界上,人性是最難把控的,你覺的身邊的人最可靠,可往往捅刀子的就是他們,你覺得朋友最可靠,可往往九件事滿意,一件事不滿意就會翻臉,就是聯系多的親戚也如此。 我感同深受,也曾上過他們的當,只因是親戚不好拒絕。能把后背放心交給的人是自己的兄弟,因為他們最可靠。 世態炎涼,人情冷暖,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對有些人還當敬而遠之,減少來往,求得一時清靜。讓自己活得安逸一些,排除一切干擾,也清潔自己的內心世界,從紛爭的世界里掙脫出來,達到曠達的靜氣,領悟生活真正的本質。 想起楊絳先生曾這樣寫道:“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邊緣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經活了一輩子,人生一世,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價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沒有了嗎?當然,我的軀體火化了,沒有了,我的靈魂呢?靈魂也沒有了嗎?” 人有了一把年級,我覺得,人活著心情豁達,心淡如水,不為世俗瑣事而煩惱,閑看花開花謝,云卷云舒,生活自然平靜美好。 或許年輕的時候都喜歡爭來爭去,但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后,才明白,不爭才是做人最高的境界。 正如楊絳先生說,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簡樸的生活,高貴的靈魂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里,或許人們也曾這樣感慨,就是自己做個老實人的時候,別人就欺負自己,因為人性就是欺軟怕硬,你越是忍讓,別人越覺得你好欺負。 很多人深陷其中,成為了爭奪名利地位的奴隸,有些人也一直在為尋求“不爭”而苦惱。 然而最喜歡的久石讓楊絳先生她的為人,她這輩子,一直都恪守住自己的品格,對物質淡泊名利,一輩子都專心研究學問,把寫書出版的錢都捐出去做公益,只關心讀者,不討好市場,始終做自己。 在生活上,她簡單樸素,不穿名貴的衣服,家里擺設的物件也很簡單,能看見的就是滿滿的書。 她這輩子,生活簡單,不為世俗所累,以清凈之心看世界,用簡單心境看人生,輕輕走過歲月,不沾染一絲風塵。不就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 人生走過了半程,回頭看看,也就這么回事。人生不過都是為了活著開心,做事,讓家人高興,做人,讓別人高興,你就活明白了。 人啊,欲望少,心不累,不攀比,心里安,拋開一切煩惱之事,我行我素,散散步,抻抻筋,吸點新鮮空氣,閑暇之時,文房四寶鋪上桌,練練書法,寫寫詩,鐵畫銀鉤自娛樂,銀發飄逸,活得如神仙,這才是生活。 人生不易,善待自己,善待家人,躲在小樓成一統,一本書在手,書中自有春夏與秋冬。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