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人文】:讀千卷書之第23本—每天1分鐘讀1本書 今天分享第六本人物傳記:《德川家康》。 軍事才能比不上武田信玄,雄才大略比不上織田信長,人格魅力比不上豐臣秀吉,可是德川家康最后卻奪得了天下。除了本身活得長外(七十五歲),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堅持不懈”:以自由而不屈之心,不懈地追求夢想。 一、家康最佩服信長什么?為了徹底清除今川家的影響,家康使出的一個絕招,便是與鄰國尾張國織田信長結盟。永祿五年(1562年),家康親往尾張清洲城,拜會信長,與信長約定結成統一戰線,此即所謂“清洲同盟”。“清洲同盟”自結盟之日起,直至信長死去,從未破裂。 家康看到信長,便覺得自己有一點無論如何都學不會,那便是信長的“決斷力”。信長做任何事情都能做到速斷速決,想到便立刻付諸行動。當然有時也會判斷失誤,但即使失誤,他也絕不后悔。總之一直是向前向前向前!家康對信長這種頗具破壞性的突破力充滿崇拜。而且還有一點,就是信長此時已經有了一個極為遠大的理想:奪取天下。信長直視著家康的眼睛道:“不愿攀登高峰之巔者,亦不能征服低山之頂。” 二、戰神武田信玄。武田信玄便是此類大名中的一個典型。他出生在源于武家名門清和源氏的甲斐國守護武田家,受到頗有家學修養的母親大井夫人影響,信玄從小師事妙心寺東海派僧侶岐秀元伯,少年時便熟讀佛書《碧巖錄》,并鉆研《孟子》《孫子》等儒書和兵書。信玄還特別沉迷禪宗,日夜坐禪,潛心研習參禪課題。武田信玄信守一條人生哲學:勝負之事,十分勝負以六七分勝為十分之勝。八分之勝難免有險,九分十分之勝則為己方大敗之遠因也。 三、豐臣秀吉的過人之處。出現在家康面前的強敵秀吉,在其一步登天的人生中,也找到了他自己的強大的人生哲學,那便是:“有奶便是娘!能給人吃飽飯,人便會聚集到你身邊來!” 秀吉自年輕時開始,口頭禪便是:“多吃快吃,吃飽不愁!”意思大概便是:“別怕,飯多的是,但不能慢慢吃。快吃吃飽,為我多多干活,后頭還有更好吃的。”不是名門出身的秀吉與其他武將不同,手下沒有一個譜代家臣。但他的吃飯哲學,卻吸引了無數人。 他便是用這吃飽飯多干活的口號,調動他人為自己干活。總之,把“利”吊在人面前,刺激人的“欲”,由此創造出巨大的“力”來,這便是從一個窮小子成長為今日天下梟雄的秀吉在強烈的生存競爭中形成的人生哲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