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大的天才學神韋東奕的一則采訪視頻火了。 他衣著簡單樸素、頭發略顯得凌亂,看起來有點不修邊幅,手里拿著一瓶礦泉水還有幾個饅頭就接受了采訪。 而在這質樸的形象背后,卻隱藏著一個數學界幾乎封神的天才。 原來,他叫韋東奕,從小就熱愛數學,更是癡迷于研究數學,高中被保送至北京大學 ,還是第49屆、第5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滿分、金牌第一名。 如今更是成為北京大學助理教授。 在采訪中,他非常輕描淡寫地介紹自己: “我是北京大學2010級本科生,2014級研究生。” “反正現在是老師,現在是北大的老師。” “我就是對數學比較感興趣,也是通過數學競賽保送。” “參加過高中數學聯賽,是山東省第一名,然后拿了數學奧林匹克金牌,最后保送北大。” 當記者讓他對快要高考的學子說句話時,他略顯赧然地說,“加油,歡迎來到北京大學,我也不會說別的了。” 很多網友都稱贊他不愧是超脫外物的“韋神”,還有人說他是“北大掃地僧”,是天才級別的存在。 當然,也有少數網友覺得韋東奕看著其貌不揚,開始質疑他的自理能力,覺得他很可能找不到女朋友。 甚至還有網友說,哪怕韋東奕是個數學天才,自己也不愿意把女兒嫁給他。 拜托,韋東奕有說過要娶你女兒嗎? 這話把眾多網友都氣笑了,不免開始擔心網上的紛紛擾擾是否會影響到韋東奕。 不過,縱觀韋東奕的成長經歷,天才如他,多年來心無旁騖地研究自己心愛的數學,自然不會把網上的質疑和酸言酸語放在心上了。 天才的養成往往離不開父母的熏陶。 1991年,韋東奕出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都是山東建筑大學的老師。 而他的父親韋忠禮更是一個數學界的大師。 父親曾是山東建筑大學理學院副院長,還曾兼任山東大學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數學會理事,發表過SCI二十余篇,國家級核心論文五十余篇,研究成果均是國際先進水平,科研能力杠杠的! 都說虎父無犬子,有著這樣的家學淵源,韋東奕從小就受到了良好家庭環境的熏陶。 而父親作為數學教授,更是能帶給韋東奕更好的數學啟蒙。 小小年紀的韋東奕便在父親的帶領下,接觸到了大量的數學藏書。 上小學時,韋東奕愛上了《華羅庚數學學校》系列書籍,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 韋東奕說,其實,這本書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書中都是難度很大的數學題。 但是,他卻從解出第一道數學題開始,收獲了從未體會到的樂趣。 家中的數學書他都觸手可及,無論是淺顯的還是有難度的,他都能從中找樂子。 根據澎拜新聞的報道,韋忠禮的同事提到說,“韋東奕之所以癡迷于數學,與其父親有很大關系。” 有時候他們父子倆沒事干了,就會打趣說,'來,我們做道數學題'。 做出了這道數學題,快樂! 在這樣日積月累的數學家學熏陶中,一個數學天才慢慢成長起來了。 ![]() 韋東奕14歲時,他的老師張永華發現了他異于常人的天賦,于是讓他進入山師附中奧數隊接受訓練。 15歲時,他免試直接升入山師附中。 從這時起,韋東奕就一步步展現出自己驚人的實力。 ![]() 同在集訓隊里的隊友就對韋東奕的實力贊不絕口: “那時集訓隊一共要經歷八場大考,每次考四個小時,解三道題,半個月下來一共要與二十四道題廝殺博弈。那時我常在四個小時內只完成兩道甚至一道,依然不慚愧。“ 那韋東奕呢? “他創造了24道題完成23道半的記錄!連國家隊最厲害的教練都嘆為觀止。” 考場如戰場,韋東奕在考場所向披靡,而他的解題速度也讓人望塵莫及。 ![]() 常常在考試僅開始一個多小時,他就把三道題做完了。 更令人驚嘆的是,做完題目的韋東奕會進入到只屬于自己的“平行世界”,用手臂和兩只筆模擬出自己心中的曲線和高維空間。 據說,韋東奕很多解題方法都是自創的,往往比標準解答更簡潔,甚至還為譽為“韋方法”,讓人領略到了不一樣的數學魅力。 2008年,第49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IMO)競賽上,比賽時長為2天,來自世界各國的500多名選手需要在每天4個半小時的時間里,完成3道大題。 而韋東奕因6道大題全對,拿到了滿分金牌! ![]() 當時,難度最大的是道平面幾何題,據傳當年國家隊副領隊用時3小時才解出來,而韋東奕竟然用純代數的方法,只用2個小時就解了出來。 另一個北大學霸韓京俊說,“那年全世界僅三個滿分,韋神一出世即站上了世界之巔。” 后來,他在第50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大賽上(IMO)又拿了滿分金牌,轟動一時。 不久后,韋東奕成功保送到北京大學數學學院,再次書寫了自己的傳奇。 2012年,他拿下了國內水平最高、難度最大的數學競賽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的代數與數論金獎、應用與計算數學金獎、概率統計銅獎以及個人全能銀獎。 2013年,大三的韋東奕就更了不得了。 他代表北大參加了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在比賽中,他所帶團隊與清華大學對戰,一人就斬獲6塊金牌。 ![]() 一舉囊括了“分析、幾何、概率、應用和個人全能”五項金獎,加上大二拿的代數金獎,可以說拿到了丘賽的大滿貫了,成為了丘賽史無前例的傳奇天才! ![]() 他還憑借實力碾壓了清華。 北大的同學們都忍不住夸贊說:“韋教主憑借一己之力就碾壓了我們的主要對手清華和中國科大。” 經此一役,韋東奕“封神”了,北大的同學紛紛稱他為“韋神”、“韋教主”來表達敬仰之情。 ![]() 據傳,因為韋東奕的驚人天賦和優秀表現,早早就有不少諸如哈佛、麻省理工等國外名校對他拋出了橄欖枝,希望他能選擇出國深造。 還為他開除免試英語的條件,可見是對韋東奕格外青睞了。 然而,韋東奕全都拒絕了,他選擇繼續留在北大讀博。 不出國深造,韋東奕還能延續他的輝煌嗎? 令人不得不服的是,在北大,韋東奕的傳奇仍在繼續,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大放異彩。 其中,他在二維不可壓縮歐拉方程的線性阻尼問題上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該成果已經被國際頂尖數學期刊Comm.Pure Appl.Math發表。 ![]() 他與他人合作的論文“small gaps of GOE”在世界頂級數學期刊GAFA上發表。 ![]() 韋東奕2014年在北京大學獲學士學位,2018在北京大學獲博士學位。這意味著,他只用了八年就完成了本碩博的全部課程。 現在他擔任北京大學助理教授,并且已經完成了25篇學術論文,很多都已發表在國際一流期刊上。 紐約大學的林芳華教授曾說,“由于韋東奕動作太快,很快可以把別人文章方法和結果大大簡化,所以有些大人物不敢輕易在文章發表前,提前放在網上。” 而至今在北大,還流傳著不少關于北大掃地僧韋東奕的有趣傳說。 比如韓京俊就在文章中提到了這樣一個故事: 據說大一剛開學不久,有一次習題課由韋神講課,臺下全部自習,因為完全不知道他在說什么,后來老師問,大家都應該聽懂了吧? 數院學生答,“老師您還是再講一遍吧。” 老師微微一笑,“不行,我也沒聽懂。” 他還提到另一個故事: 另據說有一學期,韋神擔任某門課的助教,老師笑著向同學們介紹韋神: “這是你們這學期的助教,如果你們有不會的習題可以問我,如果我不會可以問助教,如果連助教都不會那估計就是題目錯了。” 韋神的天才之處可見一斑了。 盡管一路行來,韋東奕的實力讓他收獲了諸多贊譽,但他從未因此驕傲自負,反而非常低調謙虛,還曾和韓京俊表示過自己幾何很薄弱,還需要惡補。 在北大讀書期間,韋東奕還說,盡管沒有高考的壓力了,但是自己的語文等科目還很弱,還要繼續學習,需要補上落下的課。 韋東奕平時不善言辭,往往沉浸在自己的數學世界里,但他待人友好,也很愿意幫助同學答疑解惑。 也因為他心無旁騖,幾乎把全部精心都投入到數學研究上,所以對吃食、著裝打扮并不上心。 但如果因此就對這樣一個天才冷嘲熱諷,實在大可不必。 就像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被稱為“怪人”,不通人情世故。 ![]() 但他同時也是“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在不足3平米的破舊小屋,昏暗的小油燈下,他攻克了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舉世震驚。 如今的韋東奕更是被老師評價為“天分和行為都頗似陳景潤的數學才子”。 羅翔說過一句話,深感認同。 “一個知識越貧乏的人,越是擁有一種莫名奇怪的勇氣和一種莫名奇怪的自豪感。 因為知識越貧乏,你所相信的東西就越絕對,你根本沒有聽過與此相對立的觀點。” ![]() 所以,對于韋神的走紅,我一點也不意外。 在一個充滿物欲的社會中,越是能沉下心的人,越能往前邁一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