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第一次被清華大學教授整理得如此清晰!(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看看) 學好宋詞 昨天 點擊進入學習 作者:唐加文(清華大學教授) 這個國家從來不缺磨難,這個國家從來不怕磨難。 這是一位久經磨難唯一不死,永遠也不會被打垮的偉大英雄!他的名字,叫做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惟一文明從未中斷過的民族。中國曾經被打敗,但中國文明從未被摧毀! 屹立東方5000年的中華文明史,為什么綿延不斷?每一位國人都應好好讀讀這篇文章。 圖片 此刻,我枯坐在靜靜的清華園里寫下此篇文章,就是擔心當今和未來的人們在歷史書上往往看不到一些很關鍵的東西。 我們有些歷史書總在講著哪個皇帝和他的弟弟搞什么陰謀,和哪個妃子談戀愛,永遠講這些莫名其妙的東西。 重大的事情卻都沒有講。 圖片 文化成熟的標準是什么? 第一,必須有文字。 第二,必須有城市式的居住方式。 城市可以小一點,但必須有居住的方式。 第三,必須有青銅器。 所謂有青銅器就是必須有金屬冶煉,青銅的冶煉熔點很低,人類最早能冶煉青銅器就是能冶煉金屬的初步了。 圖片 四大文明是哪四個? 四大文明分別是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和中華文明。 1. 第一名是誰 第一名是現在日子過得很不好的地方:伊拉克。 那個地方古代叫巴比倫文明。 如果說得更大一點叫兩河文明(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兩河文明在西方叫美索不達米亞文明。 那是人類最早發現文明的地方,也是文明最早成熟的地方。它的文明高度成熟的時候,中華文明僅僅初露曙光。 2. 第二名是誰呢 第二名是尼羅河邊上的埃及。 3. 第三名和第四名的名次之爭 第三名照理應該是印度,第四名才是中國。 但是由于這六、七十年來印度的考古發現很少,中國的考古成果較多的,于是就有一些人在國際上把中華文明說成了第三名。 然而,真正有可能把中國的名次往前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遺址是內蒙古赤峰市的紅山文化,這個比較早,但這還需要國際上的認定。 圖片 4. 希臘文明怎么沒算上 您可能會問,一個對后來世界影響極大的希臘文明怎么沒算上呢? 因為經過全世界的學者們研究,這種文明講的是第一名巴比倫文明和第二名埃及文明二者在地中海上的遇合,盡管后來有所創造,但不是原創,所以不能算四大文明之一。 5. 波斯文明呢 還有一個文明,就是現在的伊朗,當時叫波斯。 波斯文明也很早,但經過研究以后是第一名巴比倫文明和第三名印度文明在陸地上的遇合。因為它們都缺乏原創性,所以也不算。 6. 留存到今比較完整的只有中華文明 這四個古文明我們不管中國是第三名還是第四名,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不中斷地發展到今天,沒有滅亡的只有一個文明,就是中華文明。 有一點很奇怪,文明的原址,現在為什么總是恐怖主義頻發,永遠是災難不斷、炮火連連?這完全是一個逆反的狀態。 而留存到今天比較完整的文明確實只有中華文明。 圖片 1. 巴比倫文明 伊拉克是很少能夠看到巴比倫文明的遺留的,雖然文明古老,但是它沒有任何存檔,永遠是戰場,幾千年來永遠是戰場。 所以他們自己也搞不清古代的東西是什么了,甚至于他們的文化教育情況也是非常的差。 2. 埃及文明 在埃及則是另一種情形——如今連什么是象形文字都不懂。 更嚴重的是,在埃及沒有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法老的后裔,在亞歷山大我們現在所能遇到的幾乎都是白種人,這是歐洲侵略的混血結果。 在他們的首都開羅遇到零星的阿拉伯人,那也是戰爭以后混血去的結果。 法老的后代在哪里?金字塔時代的后裔在哪里?血緣都找不到了。 我們在尼羅河南部的西岸找到了一個法老村,但是由于幾千年的近親結婚,他們在體力和智力上都特別羸弱,而且他們現在也是信仰伊斯蘭教,法老的后代蕩然無存。 3. 印度文明 那么印度呢? 印度表面上看起來都在,都有遺留,但遺憾的是他們無數次的中斷、無數次的滅亡,連這個過程都沒有人記述下來。 他們的歷史已不清晰,但是有一點知道,《大唐西域記》里面歌頌的佛教是在13世紀的時候,現在該佛教在印度已經消亡了。 現在他們的佛教是倒傳進去的。 4. 中華文明 所以,我們很難設想一個地方還有一些孩子,能夠很正常地朗誦著2500年前的老人家的話,諸如“三人行必有我師”,“溫故而知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等等。 但是這在中華熱土上真正發生了,所以這是一個從4200年前進入文明以后沒有中斷的偉大文明。 圖片 炎、黃其實是對頭 4200年前,中國進行了700到800年的文明“熱身賽”。 有六位偉大的王者,引領我們完成了這700到800年的準備。 第一位是炎帝,第二位是黃帝,第三位叫蚩尤,后面三位是堯、舜、禹。 這六位偉大的王者,為我們4200年的文明跨越做了充分的準備。 他們嚴格講起來是傳說中的人物,可能我們并沒有非常明確的資料,但大體上是這樣的: 1. 炎帝 炎帝是個農業科學家,神農氏。 首先他教會了我們中國人耕種,這很重要。 在炎帝之前,我們是采野果子吃、打野獸的,這完全是被動的。 第二,炎帝發現了火,使我們能夠吃熟食,我們能夠在夜間工作,而且我們可以用火來防止野獸。 第三,炎帝親嘗草藥,發明了中草藥,避免了中華民族最早就有可能完全滅亡的一個原因,就是防止了傳染病。 那么,這么偉大的人為什么后來會被黃帝打敗了呢? 2. 黃帝 黃帝也許是這樣想的: 黃帝覺得炎帝雖然做得很好,但是當時部落之間對敵的情形太嚴重了。 敵人是野蠻的力量,都是說打過來就打過來的,所以我們要武裝自己,我們要冶煉金屬,我們要鍛造武器,我們要騎上戰馬,我們要巡視在我們的周邊,我們要發動戰爭來消滅那些野蠻的力量。 炎帝卻覺得我安安靜靜地在過日子:老農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好? 于是黃帝和炎帝就打起來了,結果黃帝勝了炎帝敗了,打的地方就是現在的河北省。 這兩位老人家渾身鮮血,面對面站著的時候,并不知道幾千年以后世界上最多的人群把自己說成是炎黃子孫。 如果知道的話,他們有可能就不打了。 黃帝后來把炎帝的文明接過來了,所以我們叫炎黃子孫。 圖片 3. 蚩尤及堯、舜、禹 但黃帝也有一個人打不過,那就是蚩尤。 蚩尤管著現在山東、河南的東部和安徽北部那一帶,地方也很大。 黃帝打不過他,因為他也有金屬冶煉,他也在制造武器。 黃帝就像我們常人一樣,對于打不過的人,對自己的部落就講他是妖怪。 因為文字是黃帝時期發明的,所以他把漢字里面最難聽的兩個字給了他,叫蚩尤。 后來由于自然的原因,蚩尤被打敗了,黃帝又一次勝利了。 蚩尤的后代只能不斷地逃跑,有的就歸屬于黃帝了,有的繼續往南遷徙,黃帝的部隊就接著再追。 追到什么地方呢? 貴州附近,現在的苗族據考就是蚩尤的后代。 堯、舜、禹是黃帝的繼承人,一代代繼承下來,完成了這個準備,然后就進入了中華民族更加重要的4200年,到了我們跨入文明的門檻。 圖片 全人類最聰明的人一起誕生了 古代的歷史我們要跳躍性地來看,到公元前5世紀的時候,中國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一起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全人類最聰明的人一起誕生了。 1. 軸星時代 我們來列個時間表: 孔子比釋迦牟尼小14歲; 孔子死后10年,古希臘的蘇格拉底誕生; 古希臘最聰明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比孟子大12歲,比莊子大15歲; 阿基米德和韓非子只差了7歲。 這個座次大家還可以不斷地排下去,給大家造成什么印象? 就是聰明人那個時候全出來了:差10歲、14歲不就是同一個時期嗎? 大家前后跨入了文明的門檻,然后量變到質變。 智能大爆發,人類一起成熟了,聰明的人都一起產生了。 那個時代被德國的法蘭克部學派稱為軸星時代,就是人類智慧的軸星就在那個時候。 在這個關鍵時刻,中華文明沒有缺席,古希臘雖然不是原創,但是它那個時候表現得特別優秀。 圖片 2. 使命分工 所以說,古希臘的哲學家在希臘海邊思考的時候,印度的哲學家在恒河岸邊打坐,中國的哲學家在黃河岸邊散步。 而且他們使命當中也有一個分工:希臘哲學家主要是考慮人和物的關系,印度哲學家主要是考慮人和神的關系,中國哲學家主要是考慮人和人的關系。 中國哲學家不管諸子百家哪一家,他們都不太去考慮物,也不太考慮鬼神,民間信仰到處有鬼神,但你看諸子百家,這兩頭都不太思考。 他就只思考人和人的關系。 印度哲學家思考人和神的關系,這個神不是迷信,按照我們現在的科學講是“超驗世界”,就是超出我們經驗世界之外的另外一個高層抽象天地。 不要以為他們迷信,這恰恰是中國哲學所缺乏的。所以玄奘他們要從印度取經回來。 西方哲學思考人和物的關系,主要不是考慮完全物質利益,而是主要考慮人和客觀世界的事情。所以現在,他們自然科學特別發達。 圖片 3. 文明需要國家行政力量來捍衛 雖然這批人在海邊思考,另外一批人在河邊漫步,然而思考再高深的思想,如果沒有行政資源的加持,沒有國家力量的保護,他們的思想也將會隨風飄散。 孔子算得厲害了,他的講話如果沒人聽,就算學生聽后記了下來,學生的筆記也會很快被燒掉。 那又如何能流傳下來呢? 世界上聰明人多得很,為什么只留下了他們幾個? 這就必須有行政力量的加持:必須由國家的力量來抵抗野蠻,來捍衛文明。 圖片 帝國時代 公元前5世紀前后,人類智能大爆發以后,馬上進入到了帝國時代。 1. 兩大帝國并存:西半球的羅馬帝國和東半球的秦漢帝國 巴比倫王國,波斯王國,印度的孔雀王朝,一個個帝國起來滅亡、起來滅亡,最后地球上有兩大帝國,長時間地并肩共存,就是西半球的羅馬帝國,東半球的秦漢帝國。 秦朝太短,漢朝時間比較長,秦漢帝國,壓住了地球的分量。 2. 共同的敵人:北方蠻族 這兩大帝國遇到了共同的敵人,叫做北方蠻族。 中國的野蠻力量叫匈奴。對付匈奴,秦漢帝國有兩個方法,秦始皇是造長城,漢武帝是打仗。 漢武帝在位50幾年一直在打仗,培養了衛青、霍去病這些大將軍和他們打仗。 打的結果呢,匈奴打敗了,跑掉了,漢代也打得非常疲憊。 我們在這打匈奴的時候,羅馬帝國也遇到了北方蠻族。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被北方蠻族打垮滅亡了。 那么這個北方蠻族是誰呢? 就是被漢武帝打跑的匈奴,跑到西邊去了。 他們和當地的蠻族聯合在一起,經過幾代的努力,把羅馬帝國瓦解了。 地球上兩大帝國中的一個滅亡了,歐洲從此進入中世紀,慢慢長夜一千年! 圖片 秦漢文明 中國秦漢文明也遇到了大麻煩,匈奴雖然打跑了,但是北方還有很多蠻族。 1. 鮮卑族的統治 當時的中國被一個少數民族占領,這個民族叫鮮卑族。 中國的漢族會種地,但鮮卑族不會,便無法統治漢族。所以他們認為,廢除農田,恢復牧場,恢復到游牧文明,那就可以實現統治了(他們熟悉的是游牧文明)。 這里有兩個策略,一個就是鷹派的策略,把漢族人全部殺光,鴿派的策略是不要殺光,讓漢族人成為奴隸在那勞動。 2. 馮太后和孝文帝 值得炎黃子孫永遠萬幸的是,在鮮卑族里面居然出現了兩個極其優秀的人物。 一個是女性,她其實血緣是漢族,在鮮卑做了太后,叫馮太后,我們稱她為“文明太后”。 另外一個就是她的孫子,是鮮卑族里面有一個拓跋氏,他叫拓跋宏,這個人在漢族的歷史書上叫做北魏王朝的孝文帝。 孝文帝死的時候才33歲,是一個非常年輕的王者。 在他奶奶的帶領下(奶奶死后,他一個人掌權的時間不長),八、九年的時間里面他做了幾件重要的大事。 “我們在軍事上是勝利者,但是在文化上我們是漢文化的學生。” 廢除鮮卑語,所有的官員都學漢族; 不準再穿鮮卑服裝,必須穿漢服; 遷都,從他們原來的首都(現在山西大同)遷到河南洛陽,遷到農耕文明的中心地,實行《均田法》等農耕文明的法律; 鮮卑族的貴族努力和漢族通婚,造成血緣相通。 圖片 3. 孝文帝的偉大成果 大家不要小看,這幾條規定造成了一個巨大的成果,這個成果是人們無法想象的。 首先,中華文明不但沒有被消滅(差一點被消滅,羅馬文明其實當時已經被消滅了),而且更強大了。 為什么更強大了? 我們的諸子百家好是好,有一個毛病就是太斯文了。 光有他們能不能搞成一番偉大的文明事業?不可能。 因為他們缺少生命力,缺少強悍的力量。 這一點,鮮卑族給予了,他們可以丟掉自己的鮮卑語言,可以丟掉自己的鮮卑服裝,他們丟不掉的是馬背上的雄風,他們丟不掉的是天蒼蒼野茫茫的氣概。 這一點一旦加給我們的儒家學說,加給我們的諸子百家,中華立刻強大無比。 大家能理解嗎? 所以我們有的人不了解,以為光是諸子百家的學說就能建立偉大的社稷,其實這不夠,一定要有北方少數民族的陽剛之氣,野性的加入,中華文明才會平衡。 第二,這個孝文帝覺得自己沒有文化,就拜漢族文化為老師,而且也拜其他文化為老師。 所以他又拜了印度文化做老師,因為當時正好佛教傳入了。 佛教里面有亞歷山大東征的時候留下的希臘文明的遺留;他又拜希臘文化做老師,印度文化和波斯文化很近,他又拜波斯文化做老師;拜巴比倫文化做老師。 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都被請進來當了中華文明的老師。 您如果不相信,可以到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去看一看,你進去就會奇怪,怎么感到是羅馬的廊柱呢? 那是希臘文明的余留。 那些佛像是印度文明。 為什么都是高鼻梁深眼窩的呢?這是希臘雕刻家的余留。 希臘雕刻家經過幾次轉折以后,通過迦陀螺文化等等的余留,還有波斯文化,還有巴比倫文化,都在那里,僅僅是云崗石窟就成了世界文明的大聚會。 請允許我為您做個比喻,這些文明本來都很驕傲,互相之間沒什么關系,就像我們大學里面那些教授都很驕傲,互相之間見面的時候,禮貌點頭互相不理; 但沒想到來了一個年輕的辦公室主任,把每個教授都當成他的老師,殷勤地找他們喝茶、吃飯,拉到一起開會,結果這些教授關系良好了,融合在一起了。 這個年輕的辦公室主任就是我們北魏的孝文帝,文明融合了。 多么了不起! 第一,中華文明突然走向了健全平衡,走向了雄氣勃勃的強大。 第二,中華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優秀因子融合了,這樣的話,諸子百家的兩個毛病克服了。 諸子百家也太封閉,不知道世界上還有別的文化。 我們現在老在講國學,講文化,毛病就是這兩個,一個沒有執行力的斯文,第二個就是不了解其他文明的封閉。 但是公元5世紀在北魏孝文帝的時候,這兩個毛病已經克服了。 這兩個毛病克服以后,第三個優點又出來了——他不是主張通婚嗎? 主張通婚以后,造就了新一代身體強壯、受良好教育的具有雄才大略的統治者。 所以,一個偉大的朝代馬上就要來了,這個朝代就叫唐代。 圖片 一個偉大的朝代 中華由此就邁向大唐了,一個了不起的時代就開始了。 而且大家注意,大唐之前的隋煬帝和大唐的唐太宗,他們的血緣二分之一是鮮卑族血緣。 到了武則天的先生唐高宗,他四分之三是鮮卑族。 所以一個小小的民族由于它的英明的決策,把它的血緣輸入了一個偉大的民族,創建了一個偉大的朝代。 所以,我們對北魏孝文帝這個33歲去世的皇帝要表示一種尊重。 因為,他不但避免了中華民族的一次非常有可能的滅亡,而且還一次性補強了中華文化所有的重大缺陷。 公元5世紀以后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那個時候羅馬帝國已經淪落了,已經進入黑暗的中世紀了。 中國由于孝文帝等人的努力,經過一百多年進入了偉大的唐朝,公元7世紀的唐朝,到現在為止還是讓人激動萬分。 當時,羅馬帝國滅亡以后羅馬城的人口不到五萬。 而當時的歐洲,擁有一萬人口就已經是像模像樣的城市了。 而在當時大唐的首都長安城內,人口不算城外就是一百萬。 七十幾個外交使團,三萬多個外國留學生,城里面吃的是阿拉伯面食,用的是羅馬醫術,還通用拜占廷的金幣和波斯王朝的銀幣。 世界各國的宗教在那都有道場。物價非常便宜,刑事案件極其地少,人們的幸福指數極高。 我有一次到埃及南部的一個地方去,那個地方叫底比斯,一個英文的講解員在講解,他說我們這個底比斯很可能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城市。 剛一說完她自己趕緊用英文加了一句補充,當然除了唐代的長安。 她必須講當然除了唐代的長安,不講就沒有常識了。 因為唐代太偉大了,太輝煌了。 有人說人類歷史上真正的文化中心有三個:公元7世紀的長安,19世紀的巴黎和今天的紐約。 什么叫文化中心? 就是全世界的文化創造者都集中在那,而且把文化成果在那發布,這叫文化中心。 但19世紀的巴黎、現在的紐約和公元7世紀的長安比還有一個缺點,就是缺少詩意。 長安那可是充滿了詩意,晚上是宵禁:宵禁不是為了戰爭而是為了管理秩序,108個坊的門關了,人只能在坊里面活動。 所以下午就很重要了,有很多很多酒吧,這些酒吧都是中亞,按照現在講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的那些國家的漂亮女孩,叫胡姬來開的。 傍晚時分,李白、王維這些人騎著白馬到胡姬酒店喝酒,這都有大量的記述,他們自己也有大量的詩歌來描寫這個情景。 如果你更開放,受不了宵禁,那么可以往東走到洛陽,洛陽也很繁華,不需要宵禁。 如果你更浪漫一點,那你繼續往東走,到揚州,那是什么限制也沒有的了。所以,他們的夢想就是到揚州去。 當時除了這些城市之外,成都也已經很繁華。 這就是唐代,公元7世紀到8世紀的唐代,中華文明發揮得非常優秀非常精彩,而且由于絲綢之路、和日本的交往,所以它已經成為世界文化的一個不可動搖的中心了,這一點全世界都公認。宋代和元代是不是好朝代?
|
|
來自: 土豆大叔gtxtnt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