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條簡單的采訪視頻讓這個簡單、低調的北大數學天才火了。人們在佩服之余也在關注著這個數學天才的背景信息。 根據網友們的調查,這個數學天才目前竟然還只是助理教授。助理教授到底是個什么樣的職位呢?有網友解釋道:這個助理教授實際上就是講師,中級職稱。 不過這些年清華北大等名校開始流行“助理教授”這個詞,比講師聽起來好聽一些,實際上和講師等級一樣,但比講師的待遇要好一些。 助理教授在我國不是職稱,因為我國高校教師職稱體系中沒有介于講師與副教授之間的職稱。 助理教授的實際職稱就是中級,相當于講師,只是為了吸引優秀人才,給的待遇稍高于講師,名稱也比講師好聽一些,對招聘工作比較有利。 聽到這個解釋,很多網友都覺得可惜。一個數學天才在北大的職稱才只是一個講師而已,會不會有些太低了,畢竟他的能力絕對有教授的水平吧!都說要重視人才,但是這樣的待遇怎么能留住人才? 想一想那些年出走國外的人才們,網友們也難免會捏一把汗。像韋東奕這類的人才想要拿到國外的“錄取通知書”還是比較容易的。就比如,2000年前后進入北大數學學院的學生,因在數學領域取得了不俗成績,被稱為北大數學“黃金一代”。 其中包括1999年入校的劉若川、許晨陽,2000年入校的李馳、袁新意、惲之瑋、張偉、朱歆文,2001年入校的魯劍鋒、馬宗明、肖梁,2002年入校的王博潼,2003年入校的劉一峰等等。 這些學生多數在本科畢業后,選擇了出國讀研、讀博,而不少人最后留在了美國,令很多人感到痛心,尤其是許晨陽,和顏寧一樣,學成歸來后,在北大任教幾年,又選擇了去美國從教,留下了很多教訓和思考。 那么,這樣一位被稱為“數學天才”的北大教師在北大數學系到底處于什么樣的地位呢?是否真如網上所說是“神”一樣的存在呢? 為什么北大數學比清華厲害? 北大數學科學學院,號稱中國的“第一學府第一系”。所謂“第一學府”,指北大的學校代碼是“10001”,全國所有高校中排第一;所謂“第一系”,指北大數學系的編號是“01”,在全校所有專業中排第一。 因此北大數學院也被譽為“北大四大瘋人院”之首,之所以被譽為“瘋人院”,是指課業重、考試難度大、牛人扎堆。 北大數學有多牛?號稱中國“第一學府第一系”,也叫“瘋人院”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數學學科的高校排名情況: 為什么北大數學學科這么強? 北京大學數學系的錄取線,處于北京大學在各地高考錄取線的第一梯隊,這個院系也云集了中國高中階段競賽成就最好的生源。放眼中國,北京大學數學系有著最好的生源,這些人都是萬中無一的天才學生,這樣的生源比例放到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 換句話說,能進入北京大學數學系的學生基本和韋東奕的能不相上下。經過多年的學習與發展,或許這名數學天才已經成為了他們中的佼佼者,但在這樣的圈子中可能還并沒有被看做“神”一樣的存在,或許只算是優秀。 之所以被眾多網友們稱之為“神”,主要還是因為這樣的人才距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太遠了,是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但為了避免人才的流失,京譽君覺得還是要加以重視的,畢竟人才難得,不能流失到國外。但對于韋東奕來講,可能并不在乎,韋東奕不同于一般的數學天才,他太淡泊名利了,對錢幾乎沒什么概念。 據他的同學講,北大的學生幾乎人人都認識他,因為他太與眾不同了。手里永遠拿著一個大的礦泉水瓶,里面裝的是白開水,到食堂永遠都是素菜,非常簡單。他非常注重養生,認為這樣的飲食是最好的。 他非常的不注重外表。據說每月花費不超300元,整年幾乎不買衣服,沒有微信不看微博,不愛接電話不愛社交,最大的興趣就是沉浸在數學的世界里。韋東奕如果真想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可能早就去哈佛大學(哈佛打破校規邀請他)。 但最后執意留在國內,就是想一心一意搞研究,并不喜歡掙什么大錢。這樣的人對職稱名譽可能也沒什么概念,但網友說了,雖然人家淡泊名利,我們也不能虧待人家。 這樣的人必須留在國內,不能再讓天才跑了,所以該給的待遇一定要給,目前的助理教授顯然有點低了,至少該給個副教授吧! 針對“數學天才韋東奕”的助理教授身份,網友們觀點不同,有人覺得職位/職稱太低,應該重視,但也有網友覺得知識分子就應該以學術為主,屠呦呦即使已經獲得了諾貝爾獎,但仍然不是院士,但也并沒有影響其相關學術研究,不必在乎那些名利。 對于此,大家怎么看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