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懷孕,只看卵巢不看子宮內膜?這是一種耍流氓的行為,卵子好不容易受精后,跑宮腔里來了卻沒合適的地方住,最終也只能流失掉。 所以看卵泡的時候必定要看子宮內膜的生長情況!內外搭配干活不累,受孕率自然就高。我們都知道子宮內膜厚度隨著月經周期改變,如圖1、圖2。就像子宮這個房子搞裝修,一點點慢慢長。②增殖早期(月經的第5~7天),會漲到約5~6mm;④增殖晚期(月經的第11~14天),內膜就要有9~10mm,這個時候卵泡排卵受精就可以著床了。⑤分泌期子宮內膜可以達到12mm,個體差異呢,也有個別人達到15mm。適合胚胎著床的日子就是在排卵期內膜厚度≥10mm。如果內膜<5mm,那他這家徒四壁的房子就留不住胚胎的,所以不會有妊娠的發生。適當厚度的子宮內膜是成功妊娠的重要條件之一,經陰道超聲測定子宮內膜厚度<7mm認為是薄型子宮內膜,≤5mm為超薄型子宮內膜。薄型子宮內膜是子宮內膜厚度低于能夠獲得妊娠的閾厚度。 剛剛看完了房子下的裝修厚、薄和裝修的意義,接下來我們看看這裝修的結構。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從月經后的菲薄狀高回聲;到增值早期的內膜功能層和基底層分界清晰;再到增值晚期(排卵期前)的“三線”征;到分泌期均值的高回聲內膜;到最后月經來潮,宮腔內可見流動回聲。如圖3-圖4A型為三線型或多層子宮內膜,為外層和中部強回聲以及內層低回聲或暗區,宮腔中線回聲明顯; 觀察卵巢跟子宮的同步變化可以提示性激素是不是正常分泌。如果我們的卵泡達到了排卵前的直徑,子宮內膜不給力,呈菲薄的高回聲,那說明雌激素的水平低下;要是內膜增生,沒有看見相同時期一起陪伴長大的卵泡,那說明有其他的問題出現了。除子宮內膜厚度以外, 三維超聲成像評估子宮內膜容積也可以作為判斷內膜的一個指標,如圖8、圖9。容積<5ml的婦女,妊娠率和著床率明顯低于子宮內膜多普勒面積>5ml。Rega等觀察了72個IVF-ET周期,子宮內膜容積<2 mL的患者,妊娠率與種植率明顯低下。看完了咱們子宮這個新房里的裝修和裝修的結構,那接下來我們要看最后一個內容:子宮動脈和內膜下血流參數。子宮動脈和內膜下血流參數就像咱們房子里的水電,電壓力太高、水流灌注不足也是導致妊娠率低下的原因。對想要懷孕,特別是對不孕癥患者來說子宮內膜受容性的評估非常重要,它對臨床醫生的促排方案的調整、促排時間的調整都有很大的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