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推薦一本屬于今天的書 《日本沉沒》:日本科幻小說作家小松左京發表于1973年的科幻小說。因為地震海嘯火山等自然災害,日本列島即將沉沒,異象頻現,人心惶惶,政府疲于應對,研究制定救援計劃并多方求援,美國鞭長莫及,澳大利亞態度曖昧,唯一能伸出援手的還是中國……小說獲第27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和第5屆星云獎,同年被拍成電影,轟動日本社會,也成為了災難電影熱潮的先驅者,后被多次改編制作成影視漫畫等。小說于1964年年開始執筆、歷時9年完成,原本計劃以多卷本長篇小說形式出版,但后來出版社希望把故事縮短,因此最后變成以上下兩卷的形式出版,也因而受到學界的批評。小說出版后發行量激增,成為空前的大暢銷書,作者小松也因此獲得了1億2千萬日元的收入,躋身當時世界文壇百萬富翁排名的前列。作品直接地提高了科幻小說在日本的普及程度,但同時期的日本正處在一個經濟高速增長告一段落的時期,出現了通貨膨脹、石油危機等,末世思潮盛行。綜合多種因素,從而使這部作品有了“ 日式科幻無法跨越的高山”之美譽。2006年作者小松左京與人合作發表續作《日本沉沒Ⅱ》。 小松左京(1931年1月28日—2011年7月26日):日本科幻小說家,號稱“日本科幻界的推土機”,與星新一、筒井康隆合稱為日本科幻界的“御三家”。1966年發表《在無盡長河的盡頭》一舉成名。1973年《日本沉沒》橫空出世,成為“戰后日本第一暢銷書”,并于翌年榮獲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和日本科幻星云獎。1985年又以《首都消失》獲得第6屆日本SF大獎。由于小松左京的淵博知識和絕妙的故事技巧,他的作品題材和風格均呈多樣化,多部作品被拍成電影,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日本科幻文學的發展。為了致敬他對科幻文學的貢獻,1993年日本群馬縣的業余天文愛好者將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小松左京”。 關鍵詞:科幻小說 日本 電影原著小說 |
|
來自: someonethere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