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質增生是西醫病名,中醫屬腰痛、痹證范疇。不過本病可發生于頸部,腰骶部,膝部,蜾部等不同部位。故此本病又稱增生性關節炎,老年性關節炎,是中年以后發生的一種慢性關節病,長年累月的過度使用某此關節能形成此病。如木工,煅工,經常用前臂作屈伸活動,其肘部易發生增生性關節炎人到老年、體內一切組織變性,關節組織也不例外,故骨質增生多見于中老年人。其病理變化為一種骨骼退行性變化,早期從關節軟骨變化開始,軟骨變色,軟化和碎裂,逐漸脫落軟骨消失后,關節面處骨質暴露,產生硬化,軟骨的邊緣關節囊以及韌帶的附著處,因關節活動的刺激而骨質增生,形成骨刺。 結合病因病理,臨床主要可劃分為四型。 1.肝腎陰虛:形體偏瘦,骨關節病處疼痛,局部有灼熱感,得熱則痛增,得冷則痛減,關節屈伸不利,甚至關節畸形或強直,面色潮紅,唇干口苦,二便短少,或伴頭暈耳鳴,腰酸膝軟,煩躁不安,夜眠不實,舌紅苔少或舌質紅絳,脈弦細數。本型多見于素體陰虛或房勞過度,陰精虧耗者。一般病程尚短,以青壯年偏多。 2.肝腎陽虛:形體偏豐或臃腫,骨關節作脹,有冷痛感,屈伸不利,喜按摩及溫熨,遇冷則痛劇,神疲肢冷,倦怠無力,面色咣白或虛浮,口淡乏味,小便清長,大便偏溏,舌淡苔白滑,脈沉細弱。本型多見于老年人或平素稟賦不足、體弱多病者。病程較長,平素有寒濕凝滯,易感風寒者。 3.氣血瘀阻:骨關節局部久痛不止,疼如針刺,晝輕夜重,稍事活動后局部疼痛可有所減輕,舌質偏暗有紫色,或有瘀斑,苔薄白,脈沉細澀。本型多見于中老年、久病患者。病程已久,反復不愈,或因閃扭外傷等所引發者。 4.寒濕痹痛:骨關節疼痛時輕時重,常與氣候變化有關,平素惡風寒,易罹外邪,伴頭暈目眩,自汗神疲,肢體麻木,面色蒼白,舌淡苔薄白,脈濡細弦或沉緊。本型多見于骨質增生之急性發作時,常與陽虛型伴發,在寒濕痹痛緩解后,可見陽虛或陰虛型之征象。 2.制作方法:放入芝麻油3000克內浸泡7天后炸枯濾去渣,再熬致滴水成珠時將樟丹1300克(嚴格掌握樟丹用量記住量大容易變硬 量小很稀粘不住)慢慢倒入, 不斷攪勻成膏,再將血竭50克碾為細末,加入膏中摻勻備用。治療時將膏藥花開,均勻攤于膏布上,貼與增生與突出部位,6天換藥一次,一個月一個療程,連續用兩個療程。 3.治療效果:一般情況下有效率在百分之95以上, 舒經活絡, 散寒通痹 ,活血通絡。 4.主治范圍:頸腰椎骨質增生,椎間盤突出為中老年常見病,主要癥狀為頸腰及肢體麻木疼痛,每于勞累及受寒加重。本方中伸筋草威靈仙,獨活海桐皮 木瓜,海風藤,雞血藤舒筋活絡散寒止痛;骨碎補、杜仲補肝腎,強筋骨;牛膝、當歸、乳香、沒藥血竭活血通絡 并能直達病所。此方為大眾草藥 。經濟實惠效果好 。 5.方劑來源:民間偏方 2.制作方法:用傳統膏藥制作方法制成膏藥外貼。 3.治療效果:貼敷后30分鐘即可止痛見效,療效顯著。 4.主治范圍:治療頸肩腰腿痛。 5.方劑來源;民間偏方 2.制作方法:碾為粉用醋浸濕敷,或浸酒外搽。 3.治療效果:這是河南中醫學院周教授的一個外用藥方,效果特別好。 4.主治范圍:治療頸肩腰腿痛。 2.制作方法:每次取適量用涼水拌成糊狀外敷一小時,有熱感正常。3天用一次。 4.方劑來源:民間偏方 3.主治范圍:腰椎增生,頸椎增生,骨刺,跌打損傷,風寒濕痛引起的疼痛不止。 4.方劑來源:民間偏方 六、腰椎間盤突出膏 2.制作方法:上藥總量3倍的麻油浸泡7天,下劃線者加工成120目細粉后下,油炸提取,下丹成膏,加入藥粉即成! 3.主治范圍:腰椎間盤突出 4.治療效果:此方是我在臨床上應用多年的驗方,專門用于腰椎間盤突癥,療效絕佳! 5.方劑來源:民間偏方 2.制作方法 先取B組藥物搗碎混勻,放入瓷杯或瓷碗內,置于熱水中加熱溶化,即成膏基,然后加入A組藥粉充分攪勻,冷卻至65-75℃時,最后加入C組藥物,攪勻后即可進行攤膏,制成膏藥外敷。 3.主治范圍|:能有效迅速地治療治療腰椎間盤突出,減輕或消除腰椎間盤突出癥所產生的一系列癥狀,并減少了復發機會。 4.方劑來源:民間偏方 2.制作方法:將以上藥打成細碎粉,加上生鹽摻勻放在碗里蒸熱,趁熱用布包住燙患處,涼了貼在患處,每天早晚一次,一劑分2-4貼,等干了就可以拿下來。可反復蒸用,三四天一劑藥,用兩三劑就能痊愈了。生鹽就是沒有加工過的鹽,那種腌制咸菜的。 3.治療效果:我幾年前得腰椎間盤突出,腰痛得很難受,行走約十多分鐘就要蹲下來,看了很多醫生都不能根治,后來以前的同事給我這個藥方,說用了就好,我用兩劑腰就不痛也能正常行走。 4.方劑來源:民間偏方 2.制作方法:研為細末,醋調敷患處,2天1換。急性期,慢性期均要配合使用本外用方。 3.治療效果:本秘方是中醫世家楊氏(當代傳人楊恩梅)家傳15代的專治腰椎間盤突出的特效秘驗方,今獻出,望能為更多的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造福。 4.方劑來源:民間偏方 2.制作方法:按比例配藥粉碎,過100目篩,攪勻。每次取60g為一付藥,用蜂蜜調成糊狀,貼于腰部病變患處。每付藥貼3天,八付為一療程。一般不需配合服用其它藥物。 3.治療效果:滋肝補腎、舒筋通絡、祛風散寒、收斂固澀。治腰椎間盤突出癥。 4.方劑來源:中藥外敷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500例(中醫外治雜志) 2.制作方法:將藥研粉,每天取30克,用10毫升水蛭提取液和山西陳醋調勻外敷,每天一次。10天一療程。治療腰突效果顯著,特別是腰突引起下肢麻痹,更加有效。外敷方法直達病灶,副作用小,如有有過敏的,可增加撲爾敏,減少過敏現象。 3.方劑來源:民間偏方 2.制作方法:粉成細末,用酒調和,外敷患處,用保鮮膜包住,每次1小時即可,也可做成膏藥,或者配合蠟療,泥療等使用。 3.治療效果:這是岳家草堂的常用方,是在傳統九分散里加上辣椒,是我們診所用過多年的常用效方,效果非常好 。不要覺得配方簡單就忽視它。對癥狀明顯的,一次基本上就見效。 4.方劑來源:民間偏方 2.制作方法:研粉,與蜂蜜調成糊狀,置紗布上敷患處,繃帶固定,3—5日換一次。 3.主治范圍:治療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等證,效果極好。 4.方劑來源:民間偏方 2.制作方法:將諸藥研末,和鹽一起炒熱后裝入布袋,選擇肩髑、肩貞、曲池、外關等穴位或部位外敷,溫度以能忍受為度。每日1次,每次敷20~30分鐘,5日為1療程,1個療程后休息 2天,再進行第2個療程。 3.主治范圍;有通絡活血、祛風除濕、消腫止痛等作用,對肩周炎有較好療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