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視頻內容賽道的風向,早已刮往了知識領域。 來源|AI藍媒匯 ID:lanmeih001 作者|顧盼 編輯|魏曉 剛剛過去的第九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余溫猶在。會上多方圍繞短視頻內容娛樂化的思考與觀點,連日來引發了場外的激烈交鋒。 在這背后,正是人們對短視頻內容消費升級的期待。 尤其是在短視頻已經成為內容消費主要媒介之一的當下,過度娛樂化不僅無法滿足用戶對有用信息的需求,也限制了短視頻平臺自身內容生態的持續延展。 事實上,市場上主流的短視頻平臺,已然意識到這一點,開始有意撕掉“娛樂化”的標簽,擁抱“泛知識類”視頻內容。 真金白銀補貼、流量扶持、全套創作服務等等,字節系、B站、好看視頻等都使出了全力,一場知識戰爭,就此打響。 對于彼此而言,短視頻泛知識內容領域是一座正在開發的富礦,就看誰能分得最大蛋糕。 知識戰爭 短視頻內容賽道的風向,早已刮往了知識領域。 用戶端上,隨著內容消費維度的不斷拓寬,5G技術的快速迭代,用戶對內容消費的需求在不斷變化,一個越來越清晰的共識是——他們希望看到言之有物、更具知識增量的視頻內容,通過來自各領域的泛知識視頻創作者專業、全面的闡述,幫助他們回答生活里方方面面的疑問。 這是水到渠成的。 在短視頻崛起初期,大部分用戶更多是在短視頻平臺上抱著是“殺時間”的目的,偏愛娛樂化內容。 但當短視頻平臺深入到移動互聯網生活時,一方面相較于娛樂化內容帶來的虛無感,現在的用戶更希望從短視頻內容中有收獲,另一方面,隨著短視頻平臺成為了很多人的信息窗口,用戶的目的也不再僅是“殺時間”,還要“獲取有用信息、了解世界”。 用百度短視頻生態平臺總經理宋健的話來說, 用戶對短視頻的需求是從感性到理性循序漸進的過程,未來用戶對內容的訴求一定會升級,不再滿足于娛樂化、殺時間的消遣,知識內容才是真正有利于進步的內容。 這也在數據上得到驗證。 根據《2020年中國移動互聯網內容生態洞察報告》,用戶對科普紀實的泛知識向內容的需求增加,知識向、實用向的泛知識類內容需求分別提升了21%和16.7%,娛樂向需求小幅下滑。 平臺端上,泛知識類創作者開始成為流量C位。 B站的“羅翔說刑法”,好看視頻的“周兆成律師”等知識類創作者,均在平臺上成長為中頭部大號,圈粉無數。 “周兆成律師” 短視頻平臺也是動作頻頻。 肉眼可見的是,近幾年來,一方面是字節系、B站、快手等娛樂向的內容平臺開始布局知識類短視頻賽道,為自身內容生態貼上“知識化”標簽,也有像好看視頻這樣一開始就投身知識內容的平臺,將知識類內容作為短視頻突圍戰的核心戰略。 宋健說要致力于為用戶提供更有價值的泛知識內容,讓用戶輕松有收獲;B站陳睿認為,所有書本上的知識都可以通過視頻再次傳播…… 此外,更是有密集的扶持計劃出臺。 西瓜視頻的“知識創作人”激勵計劃,B站的“好奇心計劃”,好看視頻的“輕知計劃”等等,一時間不拿出來扶持知識類視頻的計劃,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主流的短視頻平臺。 同時伴隨著這些扶持計劃的進場,包括現金、流量、創作工具、變現支持等全套創作人服務體系,亦在各平臺上搭建完成。 以好看視頻為例。去年,好看視頻先是發布了“未來計劃”,以1000億流量扶持8大垂類泛知識創作者,后在此計劃基礎上再升級,拿出10億元補貼創作者。 并且,好看視頻還推出了專為知識型創作者打造的剪輯工具——度咔剪輯App,旨在針對性的解決泛知識創作者創作門檻高、內容生產力低下等痛點。 …… 彼此競爭的火藥味可謂是非常濃厚了。 這很好理解。 無論是作為內容消費升級的大勢所趨,還是作為內容生態的增量與價值追求,知識類短視頻都是各平臺兵家必爭之地,同時還是一座富礦,不僅是流量上,更是想象力上。 不同于追求眼球的娛樂化短視頻,大部分的泛知識類視頻視頻能夠提供更好的內容消費體驗,并具備長期的傳播價值。 比如你今天回到家想自己做個蛋糕,之前沒有任何經驗,你就可以通過在好看視頻上搜索一個做蛋糕的教學短視頻,很好的實現這一訴求。 好看視頻的教學視頻直觀展示了做蛋糕的各個步驟過程,以及配料比例、烘烤時間等核心干貨,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通過短視頻作者的解說,你還能了解這背后的生活知識,從而加深理解。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教學短視頻可能發表于兩年前,也可能發表在兩個月前,與時效并沒有緊密關聯,卻能完成傳播觸達。 同時,知識類視頻由于能向用戶傳遞有用、有價值信息,亦能豐富平臺內容生態,以及提高用戶粘性,激發創作者創作興趣。 Techweb 在《酣戰半年:B站、西瓜視頻和好看視頻貼身肉搏》一文中曾對B站、西瓜視頻、好看視頻做過一個行業分析,選取了來自美食、汽車、興趣學習、運動健身等大眾普遍關注領域的優質UP主、創作者進行數據對比。分析顯示,同在三家平臺運營的創作者,就粉絲量和獲贊量來說,西瓜視頻和B站要略勝一籌。但是,好看視頻卻是創作者重點運營的平臺之一,同一創作者在好看視頻的內容發布量要高于B站、西瓜視頻。 B站點贊量領跑,好看視頻創作者活躍(圖片來自:Techweb) 這與好看視頻清晰的泛知識定位不無關系,從2017年開始好看視頻就投身于知識內容,并在去年12月宣布品牌升級,定位視頻知識圖譜。一定程度上看,好看視頻的多重扶持舉措起到了明顯效果,潛力逐漸釋放。 群雄逐鹿 既然短視頻知識賽道,已然是群雄逐鹿的局面。那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誰最有機會? 一個背景是,無論是字節系,還是B站、好看視頻、快手等牌桌上的玩家,一來要么自身就是資本巨頭,要么背后站著資本巨頭,即都不怎么缺錢,二來,都是日活千萬的移動互聯網頭部APP,換句話說,不缺流量。 如果把構建知識類內容生態,視為培育花木來看,這意味著彼此都擁有差不多的肥料。而誰能率先成長為一片花木森林,就更取決于內容土壤,以及分發運營層面。 先說內容土壤。 B站以二次元起家,有著自成一體的社區氛圍,這使得B站上較易產生原生的優質創作者,但西瓜視頻作為后來者,來勢洶洶,信奉大力出奇跡。不少曾經B站的優質UP主都陸續被挖角到西瓜視頻。2020年3月,“趕海天團”漁人阿烽、老四趕海、漁戈兄弟等創作者離開B站,簽約西瓜視頻。 好看視頻的打法,則偏向于承接百度的知識基因和生態資源,不僅提供優質內容,更意在為用戶提供解決方案。 過去20年,百度搜索、百科、知道、文庫等功能板塊都是中文互聯網中重要的知識聚集地,百度自身底色就有很強的知識屬性,這為好看視頻進軍知識視頻領域,打造堅實根基。 再看分發機制上。 目前市場上幾乎主流的短視頻平臺,都采用了推薦+訂閱的分發方式,區別僅在于基于彼此的社區屬性,運營稍有不同。 不過在集體涌入知識賽道后,搜索的權重得到很大提升。 不同于其他內容消費,在大多數場景中,用戶獲取知識是有著強烈的目的性的。而搜索作為用戶主動獲取信息的行為,能夠更加有效直接的滿足用戶獲取知識的需求。 好看視頻作為百度旗下的短視頻平臺,搜索也是其一貫強項。 學習是一個探索過程,會發散到一個知識點的方方面面,最終形成知識體系。但推薦算法會抓取關鍵詞進行匹配,往往難以幫助用戶探索知識體系內的其他內容。例如一個對天文學感興趣的中學生,通過智能推薦雖然能看到許多天文學方面的視頻內容,但由于內容碎片化、關聯度不高,卻難以形成一套系統的天文學知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