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由陜西省茶業協會和陜茶網共同發起組織,進行的為期7天的武夷游學活動正式開始。 武夷山的茶葉聞名天下,本次游學活動正是為了更加深入的探尋武夷巖茶的奧秘。所以尋茶之旅的第一站,陜西茶友們就來到了位于武夷山風景區的南次茶園。南次茶園內的茶樹基本上以肉桂、水仙等品種居多,由于武夷山四季氣溫均勻、溫和濕潤,適合茶樹的生長,所以武夷山茶葉的質量極為優質。 想要探尋武夷山茶葉的奧秘,除了了解它的生長環境外,還要熟知它的制作過程。目前正值巖茶的焙火期,“金紅袍”的制茶總監范文生老師帶領各位茶友體驗了一把制茶的樂趣。 △金紅袍的制茶總監 范文生 陜西茶友在茶業協會副秘書長郭建軍的帶領下,來到了武夷山市武夷山市茶業局。茶葉局局長鄧崇慧、副局長劉德發對于茶友們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并且就兩地行業間的互動進行了座談交流。 武夷山大紅袍是武夷山最負有盛名的茶,素有“茶中之王”的美稱。本次游學 陜西茶友們特意來到了母樹大紅袍的生長地——九龍窠,在這里近距離的欣賞巖茶之王。 武夷山茶業同業公會秘書長范文生老師親自為遠道而來的茶友們開展了一堂品鑒課程,加深大家對巖茶知識的記憶。 “堅守傳統才能走到最后”這是葉以發先生留給陜西茶友們最深刻的印象,葉以發先生作為武夷巖茶大紅袍制作的非遺傳人,40多年來一直堅守這武夷巖茶大紅袍的種植與制作技藝。 在現場葉以發先生親自為陜西茶友們沖泡了七款茶樣,并且向茶友們展示了如何由電腦現代化操作的綜合做青機。傳統工藝以及現代技術相碰撞,給了茶友們一種全新的體驗。 桐木關是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地帶,為武夷山八大雄關之一,境內生態環境良好。當然,最吸引陜西茶友的,并不是秀麗的自然風光,而是因為它是紅茶的鼻祖——正山小種的發源地。桐木關的紅茶有著天然的花香,香不強烈,細而含蓄,味醇厚甘爽。 當晚,遠在西安的武夷巖茶制作傳承人王順明先生聽聞陜西茶友來武夷山,特意趕回武夷山。邀請其參觀了種植著153種茶樹的展示茶園以及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并存的大型廠房車間。 ![]() 在最后一日的游學活動中,陜西茶友們特意從武夷山趕到了福州,參觀拜訪了“說茶”福州總部。“說茶”作為陜茶宣傳推廣戰略合作伙伴,素來與陜西茶友有頗深的交流。當日,創辦人賴曉東及其同事熱情接待了各位茶友,并介紹了“說茶”創辦7年來的工作歷程。 ![]() ![]() ![]() 此次游學的最后一站,陜西茶友們在“說茶”創始人賴曉東的帶領下,前往福州春倫茶場,參觀了福州茉莉花茶的制作工藝。福州茉莉花茶傳統工藝傳承大師張子建老師,親自為大家介紹和演示茉莉花茶的加工工藝和過程。8月,正值茉莉花茶的上市時間,福州春倫茶場董事長傅天龍邀請大家品鑒了今年的新茶,茶友們皆為這股傳統的冰糖甜所迷戀。 ![]() △福州茉莉花茶傳統工藝傳承大師 張子建 ![]() ![]() 以茶會友,赴一場茶的盛會。在短短的七天里,陜西茶友們懷抱著對于茶葉的熱愛,不遠萬里來到福建,拋開生活瑣碎和繁雜塵俗,感受閩茶魅力。 撰文 / 歐陽瑾珊 編輯 / 曹 楊 責編 / 蕭 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