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期 產區動態 事件 一 ? 盤點全球份額:茶類中國企業排第4位 據英國調查公司歐睿信息咨詢的統計顯示,2018年茶類的全球銷售額比上年增長6%,達到454億美元。排名前五位分別是聯合利華、塔塔集團、英國聯合食品公司、云南大益茶業集團和Teekanne分別以1.7%并列第四。在茶領域的全球前5家大企業中,3家位于歐洲,2家位于亞洲。 來源:日經中文網 事件 二 ? 2019年上半年中國茶葉出口同比下降1.6% 據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9年1-6月,中國茶葉出口量累計為17.88萬噸,比去年同期減少0.3萬噸,同比減少1.6%。從茶類來看,2019年上半年除紅茶外,其余茶類出口量均有不同幅度下降;從出口均價看,除花茶外,其余茶類的出口均價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烏龍茶、普洱茶、紅茶的均價漲幅都在20%以上。 來源:中國海關 福 建 省 事件 三 ? 福建福州:《窨茶用茉莉栽培技術規程》團體標準立項 8月19日,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對《窨茶用茉莉栽培技術規程》團體標準立項予以公示。該標準規定了茉莉栽培的術語和定義、園地選擇與規劃、種植管理、施肥、病蟲害防治和采收等內容。適用于窨茶用茉莉花的栽培生產。 來源: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 事件 四 ? 福建松溪:舉行宋代青瓷恢復生產開窯儀式 8月17日,松溪縣舉行宋代青瓷恢復生產開窯儀式。相關單位負責人及茶具、茶葉等企業家、經銷商代表等共50余人參加儀式。開窯儀式之后,領導嘉賓參觀了產品展示廳。當天召開了松溪宋代青瓷開窯暨濟·松茶文化座談會,嘉賓們暢談行業現狀與發展機遇。 來源:今日松溪 事件 五 ? 福建福州:紀念林則徐虎門銷煙180周年特制紀念茶發布 8月21日,紀念林則徐虎門銷煙180周年特制紀念緬寧貢茶在福州發布。當天,由云南省祥瑞昌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卓仕祥與茶文化研究者、“緬寧貢茶”發起人劉旭峰共同向林則徐基金會捐贈1000份虎門銷煙180周年特制紀念緬寧貢茶,并與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向臺灣茶文化協會捐贈100份虎門銷煙180周年特制紀念緬寧貢茶。 來源:中新網福建 事件 六 ? 福建安溪:將大力扶持茶產業三產融合 21日,安溪縣召開了政府第23次常務會議,會議討論并同意了《安溪縣扶持茶產業三產融合發展若干措施》。據悉,該內容主要包括:優先安排用地、降低經營成本、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推動茶旅融合、保障電力供應、強化品牌提升、加強科技創新、拓寬融資渠道等。 來源:安溪電視臺 浙 江 省 事件 七 ?浙江武義:“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茶園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項目浙江武義現場交流會召開 8月20—21日,“浙江茶園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項目現場交流會在浙江省武義縣召開。會上,進行了 “雙減”的含義(即不降低茶葉產量、品質的情況下,實現多余化肥、農藥的減量,提升茶葉質量安全,改善環境,增加茶農收入)闡釋。并對浙江茶園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模式及相關研究進展進行介紹。 來源:中國茶葉 安 徽 省 事件 八 ? 安徽:事茶近30年,大學“茶院長”擬任副市長 8月17日,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發布的干部任前公示公告稱:現任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茶葉生物化學與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兼)張正竹擬提名為黃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人選。 來源:中共安徽省委組織部 事件 九 ? 安徽祁門:天之紅科博園,見證祁紅新篇章 8月18日,“天之紅祁門紅茶科博園”開工儀式在項目現場隆重舉行。據悉,天之紅科博園占地總面積4萬平方米,建規劃總投資1.3億元。該項目定位于“祁紅產業科技博覽園”,功能規劃涉及祁門紅茶生產、祁紅產品研究與開發、產品檢測等。將運用虛擬現實和增強虛擬現實等高科技手段,最終建造成一座以祁紅茶文化為主題,集茶史、茶萃、茶事、茶緣展示、茶文化交流和非遺體驗為一體的現代綜合型茶博館。 來源:北京茶世界 湖 北 省 事件 十 ![]() ? 湖北:省地方標準《珠形綠茶加工技術規程》通過專家評審 近日,湖北省農科院果茶所牽頭起草制訂的省地方標準《珠形綠茶加工技術規程》通過省級專家評審。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評審,同時建議盡快按照審定意見進行修改完善,形成報批稿上報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為推薦性地方標準批準發布。 來源: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果樹茶葉研究所 事件 十一 ![]() ? 湖北宜昌:嚴查茶葉加工摻糖制假行為 近日,宜昌市夷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太平溪監管所聯合其他單位開展茶葉加工突擊檢查,嚴查生產加工現場是否存在添加白砂糖、面粉、石蠟等物質以及生產場所內是否有糖類包裝遺留物。本次突擊檢查共檢查茶葉生產企業5家,查處1家茶葉小作坊。當場查封扣押違法產品,停止生產加工,嚴厲打擊摻糖摻假違法行為。 來源:文楚網 事件 十二 ![]() ? 湖北赤壁:青磚茶業精深加工孵化園項目落戶 近日,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教授團隊與湖北思貝生物科技公司簽訂赤壁青磚茶業精深加工技術合作協議。據悉,孵化園項目落戶赤壁市后,將對該市現有茶園和企業生產的青磚茶進行提檔升級,生產出區別于市場袋泡茶模式的赤壁青磚凍干茶粉。 來源:赤壁電視臺 廣 東 省 事件 十三 ![]() ? 廣東英德:1128人同時采茶!一項新的世界紀錄誕生! 8月18日,英德積慶里茶園舉辦了“千人采茶創世界紀錄”暨茶園風光攝影活動。當天,英德特別邀請到2名世界紀錄認證官,在他們的認證下,全場1128人采茶,創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上最多人同時采茶”世界紀錄。 來源:積慶里 事件 十四 ![]() ? 廣東英德:英德紅茶吉祥物孿生姐弟“英英”、“紅紅”問世 近日,第十五屆中國茶葉經濟年會暨2019中國英德紅茶文化節新聞發布會在廣州舉行。活動期間發布了英德紅茶吉祥物“英英”“紅紅”,兩者為孿生姐弟。吉祥物以“茶葉”作為設計原型,融入了傳統文化圖案、祥云、自然環境的元素,彰顯了英德紅茶良好的生態環境和高品質的特點。 來源:央廣網 事件 十五 ![]() ? 廣東廣州:武夷山市茶旅文化品牌宣介活動舉行 8月16日至18日,“浪漫武夷、風雅茶韻-2019年武夷山茶旅文化品牌廣州宣介活動”在廣州舉辦。據了解,此次展覽由五大展區、大舞臺和品茶休息區三部分組成,通過展覽、互動、表演、訪談等方式體現武夷山文化特色,現場可以品嘗武夷大紅袍、體驗非遺工藝--武夷巖茶制作以及觀賞印象武夷表演,讓人們在吃喝玩樂中多維度了解武夷山。 來源:光明網 四川省 事件 十六 ![]() ? 四川雅安:農業農村部調研雅安市名山區茶葉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情況 8月18日,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副處長何慶學等一行到雅安市名山區調研名山區茶葉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情況。調研組一行先后到萬古鄉紅草村、中峰鄉牛碾坪茶樹良種繁育場調研了名山茶樹良種繁育情況。調研之后,調研組一行召開了雅安市茶產業發展座談會。 來源:雅安日報 陜 西 省 事件 十七 ![]() ? 陜西西安:一帶一路中國西部(西安)茶產業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近日,“一帶一路中國西部(西安)茶產業高峰論壇暨西商茶葉文化協會成立一周年慶典”在西安舉辦。會上專家領導們分別進行了《茶葉質量與消費者的獲得感》《“一帶一路"茶葉進出口貿易的發展與展望》《馬來西亞茶產業概況,與中國茶產業的合作發展》《茯茶的發展與地位》《用茶文化優化絲路人文生態環境》等主題演講。 來源:鳳凰網 小編有話說 茶正在全方位發展中,無論是生產、文化、科技、生活各個方面,都在全面地提升和轉型。 從生產上來說,茶葉的標準化從生產加工到源頭種植栽培,正在一步步完善與普及當中;從文化上來說,本周松溪恢復宋瓷生產、祁門紅茶科博園建設、千人采茶創世界紀錄誕生、英德紅茶推出吉祥物,我們看到除了加強茶文化建設、搭建茶文化交流平臺、宣傳推廣茶文化之外,文創也成為茶文化接軌新時代的產物;從科技上來說,茶葉的精深加工項目在全國各個產茶區逐漸孵化成型;從生活上來說,茶與旅游的深度融合,讓廣大人民群眾有了另外一種茶生活,也為三產創收提供了另一個渠道。 另一個喜聞樂見的消息是,根據茶類企業世界排行以及我國上半年茶葉出口數據顯示,中國茶葉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正在逐步提升。中國茶企位列世界第四,1-6月份雖然我國茶葉出口數據下降,但各個茶類的價格均有程度不一的漲幅,平均單價上漲了11.69%。 雖然好消息連連,但中國茶的全面復興需要全國茶人團結一致,規范生產、良心經營、創新發展,培育一個可持續健康發展的市場。 新 茶 飲 事件 十八 ![]() ? 喜茶首推“取茶柜” 日前,喜茶把一個“取茶柜”的儲存裝置,搬到了深圳創維半導體GO店里。用戶線上下單后,待茶飲制作完畢,店員會將其放進柜子里,再通知取茶。取茶柜一共設置有40格,這也是第一家支持“取茶柜”的喜茶門店,提供全無人化的購茶體驗。 來源:零售老板內參 事件 十九 ![]() ? 瑞幸進一步布局小鹿茶,賣杯子狂吸粉 8月19日,瑞幸咖啡旗艦店上線京東,全網首發限量版鹿角隨行吸管杯,并隨杯贈送以代言人劉昊然形象設計的luckin box-遇見昊然系列盲盒(盲盒共六款)。這款新品受到熱捧,導致系統癱瘓了三次。 來源:咖門 小編有話說 新茶飲的迅猛發展讓茶葉真正成為了快消品,也讓更多年輕的消費群體逐漸接觸到茶。無論從營銷、創新,還是品牌打造上來看,新茶飲的活躍度都遠勝于傳統茶企。就比如,喜茶開始在門店推出取茶柜,第一,減少了人力成本,第二,解決顧客排長隊的問題。而傳統茶企面臨著茶藝師缺失的問題,至今都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瑞幸咖啡十分擅長利用粉絲效應來造勢,雖然明星代言是老套路,前十年的茶界也都流行過了,但卻一直沒有解鎖新玩法。瑞幸咖啡推出吸管杯新產品,但賣的卻不是杯子本身,“限量”和“限量贈品”才是帶動銷售、火爆到系統三次崩潰的法寶。 一周茶行業展會信息瀏覽 2019中國國際茶業投資貿易博覽會 時間:9月6日—10日 地點:廈門佰翔會展中心 End 撰文 / 許小爬、余潔云 編輯 / 許小爬 責編 / 余潔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