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文史老書蟲。 中華民族以炎黃子孫自稱。 炎帝雖是始祖,子孫們卻大多沒留下好名聲,黃帝軒轅的五代孫伯益寫神話奇書《山海經(jīng)》,記錄下夏啟之前的神話傳說。 風(fēng)姓華胥氏女子入雷澤,誤踩巨大腳印懷孕生伏羲、女媧,兄妹結(jié)合生少典,少典生軒轅和炎帝。炎帝和妻聽訞生子炎居和四個女兒,大女兒仰慕炎帝下屬赤松子,二人(神)羽化飛升(西漢《列仙傳》:赤松子者……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二女兒赤帝女喜歡在樹上筑巢修煉,能在鳥和人之間變化,炎帝用火燒樹逼她回家,結(jié)果女兒飛升(唐《廣異記》:南方赤帝女學(xué)道得仙……銜柴作巢,……或作白鵲,或女人。赤帝見之悲慟,誘之不得,以火焚之,女即升天。);三女兒瑤活潑可愛、美麗大方,卻沒等到嫁人就死了,被天帝冊封為巫山神女,后來幫助禹治理洪水(《山海經(jīng)·中次七經(jīng)》:帝女死焉,化為瑤;宋《太平御覽》:帝之季女也,名曰瑤姬,未行而亡,封巫山之臺);小女兒女娃在東海游玩時,不慎淹死,復(fù)仇的執(zhí)念化為精衛(wèi),不停的銜石,誓要把海填平。 (《山海經(jīng)·北山經(jīng)》:有鳥名曰精衛(wèi),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 炎居生節(jié)并,炎帝帶著子孫和部下刑天在阪泉和軒轅大戰(zhàn),炎帝敗北,歸順黃帝;近親蚩尤(宋《路史·蚩尤傳》:蚩尤,姜姓,炎帝之后裔也。兄弟八十人。)不服軒轅統(tǒng)治,造反不成也被斬殺。炎帝因阻蚩尤有功,四代孫被封為祝融神職。 (《海內(nèi)經(jīng)》:炎帝與妻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jié)并,節(jié)并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后土。) 上古神話有多個祝融、共工,可見祝融共工都是神職。這個祝融,和殺堯時治水之鯀的祝融吳回不是一個人,也不是顓頊孫祝融。 (《山海經(jīng)·大荒西經(jīng)》: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 祝融降臨人間的江水居住,生下共工。五代孫共工不服顓頊統(tǒng)治,造反也沒成,一怒之下撞向不周山。 (《列子·湯問》:'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 人神通道隔絕,天水、天火肆虐,各地洪水地震不斷,神魔趁機行兇,三界大亂。 后土原名勾龍,為不負(fù)責(zé)任的老爹共工擦屁股,輔佐顓頊治理了洪水和地震,被封為司土神官后土,成為社神被后世祭祀。 (《春秋左氏傳》:共工有子曰勾龍,佐顓,平九土,為后土,故封為上公,祀以為社祇。 《蔡邕·獨斷》:社神蓋共工氏之子句龍也,能平水土,帝顓頊之世舉以為土正,天下賴其功,堯祠以為社。) 后土又生信,信生了個不自量力追日的夸父。 (《大荒北經(jīng)》:后土生信,信生夸父) 帝嚳接替顓頊繼位后,冊封五方神官,封叔父句(勾)芒司木,叔父蓐(入)收司金,收回撞不周山的共工父親老祝融神權(quán),封給堂叔顓頊的后代重黎司火,封堂叔禺疆(強)玄冥司水,封后土仍然司土。 (《帝王世紀(jì)》:帝嚳以句芒為木正,祝融為火正,蓐收為金正,玄冥為水正,后土為土正。) 那么炎帝六世孫后土,又如何被女性化了? 縣官不如現(xiàn)管,這個道理亙古不變。 土地是人們賴以生存的先決條件,所以農(nóng)耕時代的古人,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遇到大事就祭天拜地,上祭昊天上帝,下祭司土的后土,“皇天后土”由此而來。 到了周代,后土因司土,被抬高為和黃帝并列的中央之神, (《禮記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已,其帝黃帝, 其神后土。) 漢代皇朝祭祀典禮,帝皇以先朝皇后禮節(jié)祭祀后土,天代表陽、地代表陰,后土成了陰神之主,漸漸有了女性的神格。 (《禮記》:南郊祀天,則北郊祭地矣。祀天就陽位,則祭地就陰位矣。) 后來,但凡起誓,必以“皇天后土”立誓,后土成了舉頭三尺的神明。 唐朝之后,人們信奉天陽地陰,男為陽、女為陰,后土神被奉為女神,民間稱為后土娘娘,在每年的農(nóng)歷十月十八日隆重祭祀。 感謝您的觀看,我們下文再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