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年抗洪挑重擔
陳文升
轉眼又到汛期,不由想起當年抗洪挑重擔的故事。
1996年8月,我省中南部地區遭受幾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澇災害。青縣承擔了為上游泄洪和確保子牙新河以北的京津、鐵路、油田等國家重點建設設施安全的艱巨任務。由于洪水來勢猛,子牙新河青縣段水位高、流量大,保障行洪安全難度很大。為此,青縣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帶領人民群眾迅速行動??h防汛指揮部駐扎在子牙新河北大堤,全縣主要領導精力也集中在北大堤。而南大堤怎么辦?我怎么也沒想到這一重任竟主要落到我肩上。
形勢嚴峻,領命組班。8月10日夜,我接到緊急通知,迅速趕到縣防汛指揮部接受任務。擔任總指揮的縣委書記周愛民對我說:“老陳,請你出山,擔任子牙新河南堤防汛指揮部指揮長,縣人大副主任楊玉松同志擔任副指揮長,再從人大、政協抽調兩名科級干部組成指揮部,駐扎陳嘴鄉政府。陳嘴鄉和新興鎮的干部由你們調用。子牙新河行洪南北公路斷交后,堤南的抗洪任務由你們全權負責,給你們'生殺大權’,對不聽指揮貽誤工作的鄉村干部有處置權?!边@番話字字千斤。我和楊玉松同志立即抽調了縣人大選人委副主任王德海和縣政協辦副主任王慶安,組成了子牙新河南堤防汛指揮部(簡稱“南防指”)。我們深知此任非同小可,一是領導力量與任務不成比例;二是堤南干部群眾面對“死保北大堤”的現狀產生嚴重恐慌心理,南堤一旦有閃失受威脅的絕非堤南10萬多青縣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就連滄州市區、滄縣以及更遠的地方都不會幸免,人命關天!既然責任在肩,再難再險也只能背水一戰!
爭分奪秒,緊急動員。我們當即趕到陳嘴鄉政府駐地,連續召開了三個緊急會議,分解任務,明確責任,健全組織,嚴明紀律,會后連夜行動。分包東西兩個堤段的鄉鎮立即組建起各自的指揮部,4個沿堤鄉鎮也分別建起指揮部。一個組織健全、制度嚴密、通訊暢通、便于應急的指揮系統很快形成。
與堤共存,改駐前沿。當日夜,我們了解到有些群眾夜里悄悄往堤北轉移孩子、糧食和衣物,有位中年婦女聽說大水要來嚇得昏了過去。據此,我們在強化正面宣的同時,立即將駐地遷至子牙新河南大堤旁,并亮出醒目的“青縣子牙新河南堤防汛指揮部”的牌子,擺出誓與南堤共存亡的陣勢,隨時熱情接待堤南來訪群眾。這對鼓舞士氣、穩定人心起到一定作用,一夜間組織起45個護堤搶險隊,9個預備隊,3868名搶險隊員,備齊3萬條裝土塑編袋等應急物資。
夜探水頭,途中遇險。8月13日晚7時許,洪峰進入青縣境內,我、楊玉松、王慶安和司機高為民,沒顧上吃晚飯就乘吉普車摸黑繞道六七十里趕到縣境上游觀察水勢、巡視堤情、慰問夜戰的干部和汛工。在返回途中為抄近道,我們驅車行進在子牙新河河套內木門店通往蔡村的柏油路上。我忽見路兩邊的莊稼地里滿是洪水,眼看就要漫上路來,“不好,快調頭!”我大喊一聲。待調頭
往回跑時,后面已是一片汪洋!如果再晚一會兒,我們的吉普車就會被洪
水圍困看不清路,后果不堪設想。我們趕回駐地商量新的對策時已是凌晨3點。
行洪斷交,團結奮戰。8月15日晚,最高洪峰通過子牙新河青縣段,橫穿
子牙新河行洪河床的104國道斷交,護堤排險進入最緊張階段。我跟人們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們必須緊緊地盯住這個一!我發誓:一旦大堤失守決口,我第一個跳下去,你們都跟著!這一夜都沒合眼。天將明,堤南村民和滄州市民紛紛跑來看水情、問水勢,我們保持內緊外松耐心接待。此時站在南大堤上向北向東向西眺望,水連天,天連水,天水合一,只有稀少的掛著小紅蘋果的高枝頑強地露出水面,就像一枝枝糖葫蘆。
此時我們的指揮部里,請示問題的、告急求援的電話接連不斷,我們沉著應對。每逢出現險情,我們在上報的同時,楊玉松同志總是對我說:“你坐陣,我去現場!”。主管情況搜集和信息處理的王慶安同志認真細致,上報下達從無遺漏。負責值機的王德海同志一直人不離崗,手不離筆,晝夜無眠是常事。高為民和孔繁榮兩位司機不僅晝夜隨時準備出車,而且主動負責給人們送礦泉水、泡方便面。大家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堅持就是希望,頂住就是勝利!
分包南大堤東段的陳嘴鄉黨委書記黃文辰,家里孩子燙傷,屋頂坍塌漏雨,只是打了個電話委托他人照管,鄉長劉傳承和汛工一樣一直吃住在大堤上;分包大堤西段的新興鎮黨委書記劉洪成,從新疆考察回來牙痛難忍,跑到醫院拔掉病牙就上了大堤,鎮長代洪興巡視大堤時心臟病復發,他把藥捂到嘴里繼續巡查。
縣鄉村黨員干部的實際行動,帶出抗洪大軍的過硬作風。木門店鎮后吳召村黨支部負責的堤段被雨水沖出個浪窩,鎮指揮部安排20個村出2100人搶險。凌晨3點半一聲令下實到3000多人,冒雨奮戰3小時排除了險情。至18日,南堤汛鋪由52個增至61個,汛工由711人增至987人,加上各鄉鎮村自行安排的護堤力量,多時超過七萬人。
21日,水位開始緩慢下降,我們提到嗓子眼兒的心才算放下。
此次抗洪搶險時過25年,而那“大難興邦”和共產黨員說打就上、百姓緊緊跟上,無堅不摧的抗洪景象至今難忘。
2021-06-12
1996年8月,我省中南部地區遭受幾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澇災害。青縣承擔了為上游泄洪和確保子牙新河以北的京津、鐵路、油田等國家重點建設設施安全的艱巨任務。由于洪水來勢猛,子牙新河青縣段水位高、流量大,保障行洪安全難度很大。為此,青縣各級黨政領導干部帶領人民群眾迅速行動。縣防汛指揮部駐扎在子牙新河北大堤,全縣主要領導精力也集中在北大堤。而南大堤怎么辦?我怎么也沒想到這一重任竟主要落到我肩上。
形勢嚴峻,領命組班。8月10日夜,我接到緊急通知,迅速趕到縣防汛指揮部接受任務。擔任總指揮的縣委書記周愛民對我說:“老陳,請你出山,擔任子牙新河南堤防汛指揮部指揮長,縣人大副主任楊玉松同志擔任副指揮長,再從人大、政協抽調兩名科級干部組成指揮部,駐扎陳嘴鄉政府。陳嘴鄉和新興鎮的干部由你們調用。子牙新河行洪南北公路斷交后,堤南的抗洪任務由你們全權負責,給你們'生殺大權’,對不聽指揮貽誤工作的鄉村干部有處置權?!边@番話字字千斤。我和楊玉松同志立即抽調了縣人大選人委副主任王德海和縣政協辦副主任王慶安,組成了子牙新河南堤防汛指揮部(簡稱“南防指”)。我們深知此任非同小可,一是領導力量與任務不成比例;二是堤南干部群眾面對“死保北大堤”的現狀產生嚴重恐慌心理,南堤一旦有閃失受威脅的絕非堤南10萬多青縣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就連滄州市區、滄縣以及更遠的地方都不會幸免,人命關天!既然責任在肩,再難再險也只能背水一戰!
爭分奪秒,緊急動員。我們當即趕到陳嘴鄉政府駐地,連續召開了三個緊急會議,分解任務,明確責任,健全組織,嚴明紀律,會后連夜行動。分包東西兩個堤段的鄉鎮立即組建起各自的指揮部,4個沿堤鄉鎮也分別建起指揮部。一個組織健全、制度嚴密、通訊暢通、便于應急的指揮系統很快形成。
與堤共存,改駐前沿。當日夜,我們了解到有些群眾夜里悄悄往堤北轉移孩子、糧食和衣物,有位中年婦女聽說大水要來嚇得昏了過去。據此,我們在強化正面宣的同時,立即將駐地遷至子牙新河南大堤旁,并亮出醒目的“青縣子牙新河南堤防汛指揮部”的牌子,擺出誓與南堤共存亡的陣勢,隨時熱情接待堤南來訪群眾。這對鼓舞士氣、穩定人心起到一定作用,一夜間組織起45個護堤搶險隊,9個預備隊,3868名搶險隊員,備齊3萬條裝土塑編袋等應急物資。
夜探水頭,途中遇險。8月13日晚7時許,洪峰進入青縣境內,我、楊玉松、王慶安和司機高為民,沒顧上吃晚飯就乘吉普車摸黑繞道六七十里趕到縣境上游觀察水勢、巡視堤情、慰問夜戰的干部和汛工。在返回途中為抄近道,我們驅車行進在子牙新河河套內木門店通往蔡村的柏油路上。我忽見路兩邊的莊稼地里滿是洪水,眼看就要漫上路來,“不好,快調頭!”我大喊一聲。待調頭往回跑時,后面已是一片汪洋!如果再晚一會兒,我們的吉普車就會被洪水圍困看不清路,后果不堪設想。我們趕回駐地商量新的對策時已是凌晨3點。
行洪斷交,團結奮戰。8月15日晚,最高洪峰通過子牙新河青縣段,橫穿子牙新河行洪河床的104國道斷交,護堤排險進入最緊張階段。我跟人們說,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們必須緊緊地盯住這個一!我發誓:一旦大堤失守決口,我第一個跳下去,你們都跟著!這一夜都沒合眼。天將明,堤南村民和滄州市民紛紛跑來看水情、問水勢,我們保持內緊外松耐心接待。此時站在南大堤上向北向東向西眺望,水連天,天連水,天水合一,只有稀少的掛著小紅蘋果的高枝頑強地露出水面,就像一枝枝糖葫蘆。
此時我們的指揮部里,請示問題的、告急求援的電話接連不斷,我們沉著應對。每逢出現險情,我們在上報的同時,楊玉松同志總是對我說:“你坐陣,我去現場!”。主管情況搜集和信息處理的王慶安同志認真細致,上報下達從無遺漏。負責值機的王德海同志一直人不離崗,手不離筆,晝夜無眠是常事。高為民和孔繁榮兩位司機不僅晝夜隨時準備出車,而且主動負責給人們送礦泉水、泡方便面。大家心里只有一個念頭:堅持就是希望,頂住就是勝利!
分包南大堤東段的陳嘴鄉黨委書記黃文辰,家里孩子燙傷,屋頂坍塌漏雨,只是打了個電話委托他人照管,鄉長劉傳承和汛工一樣一直吃住在大堤上;分包大堤西段的新興鎮黨委書記劉洪成,從新疆考察回來牙痛難忍,跑到醫院拔掉病牙就上了大堤,鎮長代洪興巡視大堤時心臟病復發,他把藥捂到嘴里繼續巡查。
縣鄉村黨員干部的實際行動,帶出抗洪大軍的過硬作風。木門店鎮后吳召村黨支部負責的堤段被雨水沖出個浪窩,鎮指揮部安排20個村出2100人搶險。凌晨3點半一聲令下實到3000多人,冒雨奮戰3小時排除了險情。至18日,南堤汛鋪由52個增至61個,汛工由711人增至987人,加上各鄉鎮村自行安排的護堤力量,多時超過七萬人。
21日,水位開始緩慢下降,我們提到嗓子眼兒的心才算放下。此次抗洪搶險時過25年,而那“大難興邦”和共產黨員說打就上、百姓緊緊跟上,無堅不摧的抗洪景象至今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