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唾液腺CT掃描基線常規(guī)采用: A.聽眶線 B.聽眉線 C.聽鼻線 D.眉間線 E.聽眥線 E 2、常規(guī)胰腺CT掃描時,其層厚、層距分別為: A.5mm,5mm B.5mm,10mm C.10mm,10mm D.10mm,5mm E.15mm,20mm A 3、與輻射損傷有關(guān)的因素中,屬于個體因素的是 A、照射范圍 B、X線劑量 C、健康情況 D、照射方式 E、輻射線種類 C 4、增感屏的結(jié)構(gòu)不包括 A、基層 B、熒光體層 C、乳劑層 D、保護層 E、反射層 C 5、下列敘述中,空間分辨率最好的選項是: A、30LP/cm B、20LP/cm C、10LP/cm D、最小圓孔直徑0.2mm E、最小圓孔直徑0.3mm A 6、單層螺旋CT,當掃描機架旋轉(zhuǎn)一周檢查床移動距離為2cm,掃描層厚為1cm,螺距是: A、1/2 B、1/2cm C、2 D、2cm E、1 C 7、由行和列均為3000個光電二極管陣列構(gòu)成的平板探測器,其像素為: A、30萬個 B、60萬個 C、90萬個 D、600萬個 E、900萬個 E 8、關(guān)于像素的概念,正確的是 A.像素是組成圖像的基本單元 B.像素大小與掃描野成反比 C.像素大小與矩陣成正比 D.像素與體素無任何關(guān)系 E.像素是一個三維概念 A 9、關(guān)于層厚響應曲線的概念,錯誤的是 A.表示垂直于掃描平面的系統(tǒng)響應特性 B.理想的層厚響應曲線應為矩形 C.螺旋CT與非螺旋CT相比,其層厚響應曲線增寬 D.螺旋掃描(單層)的Z軸空間分辨率提高 E.采用180°線性內(nèi)插可明顯改善曲線的形狀 D 10、“低對比度”指定的CT值對比差應小于 A.10HU B.20HU C.50HU D.100HU E.150HU A 11、常規(guī)胸部CT檢查不能發(fā)現(xiàn): A.腫瘤 B.炎癥 C.肺間質(zhì)性病變 D.冠狀動脈狹窄 E.心包積液 D 12、上腹部CT檢查前口服陽性對比劑的目的是 A.充盈胃腸道 B.減少胃蠕動 C.加速胃排空 D.充盈膀胱 E.對肝臟起增強作用 A 13、肘靜脈注入碘對比劑,最早出現(xiàn)增強變化的部位是 A.主動脈 B.左心房 C.肺動脈 D.右心室 E.上腔靜脈 E 14、有關(guān)CT薄層掃描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降低設(shè)備損耗 B.減少運動偽影 C.提高密度分辨率 D.減少患者X線劑量 E.減少部分容積效應 E 15、主要經(jīng)肝臟排泄的對比劑是 A.碘比樂 B.威視派克 C.膽影葡胺 D.泛影葡胺 E.復方泛影葡胺 C 16、不屬于CT常規(guī)掃描程序的是 A.輸入患者資料 B.設(shè)計掃描方案 C.擺掃描體位 D.掃描前定位 E.完成掃描 B 17、CT圖像的永久存儲設(shè)備是 A.U盤 B.硬盤 C.軟盤 D.光盤 E.移動硬盤 D 18、關(guān)于CT掃描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A.CT密度分辨率比MRI低 B.CT空間分辨率比常規(guī)X線攝影高 C.CT密度分辨率比常規(guī)X線攝影高 D.層厚與CT密度分辨率有關(guān) E.CT掃描可獲取斷面圖像 B 19、副鼻竇CT掃描參數(shù)的選擇,正確的是: A、采用大掃描野 B、掃描層厚10mm C、掃描層間距10mm D、降低條件薄層掃描 E、同時采用骨算法重建 E 20、心臟冠狀動脈CTA掃描適應證不包括: A、冠狀動脈各種先天性變異的診斷 B、冠狀動脈支架術(shù)后評價 C、心功能分析 D、心動過速(心率大于150次/分) E、心臟瓣膜形態(tài)及功能評價 D 21、CT圖像顯示中,通常需采用大窗寬顯示的器官或部位是: A、前列腺 B、肝臟 C、腎臟 D、肺臟 E、膽囊 D 22、CT定位掃描獲得后前正位定位像的患者體位應該是: A、仰臥 B、俯臥 C、斜臥 D、頭先進 E、足先進 B 23、克服心臟搏動偽影效果最好的是: A、心電門控 B、呼吸門控 C、預飽和技術(shù) D、脈搏門控 E、血流補償技術(shù) A 24、咽旁間隙向外側(cè)移位,占位來源正確的是: A、聲門區(qū) B、梨狀隱窩 C、鼻咽部 D、喉部 E、會厭 C 25、CT圖像攝片順序,要求按: A、病變重點 B、病變大小 C、解剖順序 D、CT值高低 E、掃描層厚 C 26、有關(guān)CT噪聲水平影響因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掃描層厚 B、掃描條件 C、圖像重建算法 D、探測器靈敏度 E、探測器陣列開關(guān)電路 E 27、與輻射引起的生物效應無關(guān)的因素是: A、輻射劑量 B、照射方式 C、照射部位 D、種族分類 E、健康狀態(tài) D 28、防止隨機性效應,全身均勻照射劑量當量限值為: A、15mSv/年 B、50mSv/年 C、150mSv/年 D、250mSv/年 E、500mSv/年 B 29、兩次X線照射之間探測器能夠工作的間隔時間長度,被稱為: A、穩(wěn)定性 B、靈敏度 C、轉(zhuǎn)換效率 D、響應時間 E、動態(tài)范圍 D 30、代表四肢的水模直徑是: A、50cm B、35cm C、20cm D、10cm E、1cm D 31、操作臺無法完成的功能是: A、系統(tǒng)故障顯示及診斷 B、修改掃描信息 C、輸入病人信息 D、掃描控制程序 E、改變病人體位 E 32、激光打印機中用來執(zhí)行激光打印程序及幅式選擇的系統(tǒng)是: A、控制系統(tǒng) B、激光打印系統(tǒng) C、膠片傳送系統(tǒng) D、信息傳遞系統(tǒng) E、信息存儲系統(tǒng) A 33、胸部后前位影像質(zhì)量綜合評價標準中,成年人標準體型受檢者的體表入射劑量不大于: A、3mGy B、0.3mGy C、8mGy D、0.8mGy E、1mGy B 34、CT成像技術(shù)中,對體素和像素概念的敘述,錯誤的是 A.體素是掃描的最小體積單位 B.體素有長、寬、高三要素 C.體素的寬度由層厚決定 D.像素是構(gòu)成CT圖像的最小單位 E.像素與體素的數(shù)量是相對應的 C 35、CT掃描中術(shù)語“矩陣”的含義是 A.組成圖像的最小單元 B.512×512探測器排列而成的陣列 C.像素以不規(guī)則方式排列的數(shù)字陣列 D.256級灰階從黑到白排列的陣列 E.以橫行、縱列組成的像素的數(shù)字陣列 E 36、CT的成像方式是 A.反射成像 B.直接透射成像 C.散射成像 D.數(shù)字重建成像 E.熒光作用成像 D 37、可增強影像邊緣銳利度的方法是 A.三維圖像重建 B.多平面重組 C.矢狀位重建 D.冠狀位重建 E.高對比分辨率算法 E 38、關(guān)于激光相機的敘述,錯誤的是 A.激光相機的光源是激光 B.激光源為紫外激光 C.像素灰度值控制激光束強度 D.激光束直接使膠片感光 E.膠片在移動中完成逐行打印 B 39、關(guān)于矩陣的論述,錯誤的是 A.采樣野固定,矩陣越大,像素量越多 B.矩陣是二維排列的像素陣列 C.矩陣影響圖像空間分辨率 D.矩陣與CT圖像質(zhì)量有關(guān) E.掃描野與矩陣成反比關(guān)系 E 40、不屬于耳部CT檢查適應證的是 A.耳部外傷 B.耳部腫瘤 C.耳廓畸形 D.聽小骨畸形 E.耳部炎性病變 C 41、探測器數(shù)量最多的是 A.第一代CT機 B.第二代CT機 C.第三代CT機 D.第四代CT機 E.第五代CT機 D 42、上腹部CT掃描通常不包括 A.肝臟 B.腎臟 C.脾臟 D.胰腺 E.膽囊 B 43、下述有關(guān)輻射隨機效應的敘述,錯誤的是 A.損害的嚴重程度與個體有關(guān) B.遺傳效應屬于隨機效應 C.存在劑量的閾值 D.微小輻射劑量可引起隨機效應 E.致癌效應屬于隨機效應 C 44、腹部臟器解剖位置變異較大的是 A.肝 B.膽 C.腎 D.胰 E.脾 C 45、關(guān)于像素的概念,正確的是: A.像素是組成圖像的基本單元 B.像素大小與掃描野成反比 C.像素大小與矩陣成正比 D.像素與體素無任何關(guān)系 E.像素是一個三維概念 A 46、下述疾病中,CT作為首選檢查方法的是: A.微腺瘤 B.轉(zhuǎn)移瘤 C.腦外傷 D.結(jié)核瘤 E.腦梗塞 C 47、喉部橫斷面CT掃描的呼吸要求是: A.自然呼吸 B.深吸氣屏氣 C.深呼氣屏氣 D.瓦氏呼吸 E.腹式呼吸 D 48、有關(guān)接受器分辨率的敘述,正確的是: A.接受器分辨率系指CT空間分辨率 B.接受器分辨率系指CT密度分辨率 C.接受器分辨率系指監(jiān)視器圖像分辨率 D.CT系統(tǒng)分辨率等于接受器分辨率 E.膠片的分辨率不屬于接受器分辨率 C 49、以下病變中,常規(guī)需行CT薄層掃描的是 A.肺間質(zhì)病變 B.肝占位病變 C.主動脈疾患 D.肥厚性心肌病 E.縮窄性心包炎 A 50、顳骨巖部病變,常采用的CT掃描方式是 A.增強掃描 B.動態(tài)掃描 C.多期掃描 D.目標掃描 E.高分辨率掃描 E 51、關(guān)于因被照體自身因素而影響照片對比度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原子序數(shù)差越大,造成的照片對比度就越明顯 B、組織密度差越大,造成的照片對比度就越明顯 C、原子序數(shù)、密度相同,對比度受厚度支配 D、被照體組織的形狀與對比度相關(guān) E、具有生命力的肺有很好的對比度 D 52、與散射線含有率無關(guān)的因素是 A、管電壓 B、被照體 C、膠片 D、照射野 E、濾線柵 C 53、數(shù)字攝影一般灰階的位數(shù)是 A、16 B、14 C、12 D、10 E、8 B 54、增加窗口濾過板的厚度,對X線質(zhì)產(chǎn)生的影響是 A、變軟 B、變硬 C、能譜變寬 D、量增大 E、無變化 B 55、CR系統(tǒng)中記錄X線影像的是 A、IP B、膠片 C、顯示器 D、增感屏 E、平板探測器 A 56、影響影像放大的主要因素是 A、照射野大小 B、中心線偏離 C、照射物體的面積 D、焦點大小 E、物-片距離的大小 E 57、如果把被照體作為信息源,X線作為信息載體,X線診斷的過程就是一個 A、信息傳遞與轉(zhuǎn)換的過程 B、能量傳遞與釋放的過程 C、信息還原的過程 D、X線信息檢測的過程 E、信息轉(zhuǎn)換與釋放的過程 A 58、國際放射學界公認的半影模糊閾值是 A、0.05mm B、0.2mm C、0.25mm D、0.3mm E、O.5mm B 59、量子斑點占整個照片斑點的百分比為 A、40% B、55% C、62% D、67% E、92% E 60、乳腺X線攝影中通常使用的劑量單位是 A、mSv B、mGy C、mrad D、mR E、mrem B 61、有關(guān)X線本質(zhì)的解釋,正確的是 A、X線屬于電磁輻射 B、光電效應表現(xiàn)了X線的波動性 C、衍射、反射表現(xiàn)了X線的微粒性 D、X線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低于光速 E、X線既具有動質(zhì)量,又有靜止質(zhì)量 A 62、有關(guān)連續(xù)X線的解釋,正確的是 A、高速電子與軌道電子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 B、與高速電子的能量無關(guān) C、連續(xù)X線的質(zhì)取決于管電流 D、高速電子與靶物質(zhì)的原子核作用的結(jié)果 E、連續(xù)X線放射中高速電子能量沒有丟失 D 63、關(guān)于X線的康普頓效應的敘述,錯誤的是 A、也稱散射效應 B、與物質(zhì)的原子序數(shù)無關(guān) C、與電子數(shù)成反比 D、產(chǎn)生的散射線使膠片產(chǎn)生灰霧 E、產(chǎn)生的散射線對防護帶來困難 B 64、表示濾線柵清除散射線能力的是 A、柵形 B、柵密度 C、遠柵焦距離 D、近柵焦距離 E、柵比 E 65、X線信息影像的形成過程中,通過視網(wǎng)膜上明暗相間的圖案,形成視覺影像的過程是 A、第一階段 B、第二階段 C、第三階段 D、第四階段 E、第五階段 D 66、從X線管發(fā)出的X線,陰極端的X線強度大于陽極端的現(xiàn)象稱為 A、康普頓效應 B、相干散射 C、特征輻射 D、足跟效應 E、電子對效應 D 67、在影像質(zhì)量的評價中,屬于主觀評價的是 A、ROC曲線 B、攝影條件 C、特性曲線 D、調(diào)制傳遞函數(shù) E、維納波譜 A 68、下列措施能減小幾何模糊的是 A、應用濾線器 B、屏氣曝光 C、短時間曝光 D、使被照體靠近膠片 E、應用增感屏 D 69、不影響X線對比度的因素是 A、X線源與人體間的距離 B、人體組織的原子序數(shù) C、物質(zhì)的線性吸收系數(shù) D、人體組織的密度 E、X線波長 A 70、腹部X線攝影能顯示腎輪廓的原因,與下列組織有關(guān)的是 A、尿 B、空氣 C、血液 D、肌肉 E、脂肪 E 71、下列元件不屬于激光打印系統(tǒng)組成的是 A、激光發(fā)生器 B、調(diào)節(jié)器 C、吸盤 D、透鏡 E、驅(qū)動電機 C 72、顱腦CT圖像的窗寬、窗位分別是70和30,圖像顯示的CT值范圍是: A、30~70Hu B、-5~65Hu C、15~100Hu D、-30~100Hu E、60~140Hu B 73、窗寬為200HU,窗位為50HU的窗口,其包含的CT值范圍是: A、0~200HU B、50~250HU C、-50~150HU D、-100~100HU E、50~200HU C 74、四層螺旋CT掃描采用4×2.5mm探測器,準直寬度10mm,則掃描一周的層厚是: A、40mm B、20mm C、10mm D、5mm E、2.5mm E 75、螺旋CT掃描時,螺距0.5,層厚5mm,床速為: A、2.5mm/s B、4mm/s C、5mm/s D、10mm/s E、20mm/s A 76、16cm掃描野,矩陣320*320時,像素的大小是: A、0.25mm B、0.5mm C、0.75mm D、1.0mm E、1.25mm B 77、放大攝影X線管焦點為0.05,則允許的最大放大率為: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E、6倍 D 78、分辨率為5LP/mm時,其線對寬度為: A、0.1mm B、0.2mm C、0.5mm D、1.0mm E、2.0mm B 79、目前的CT掃描大都采用512×512矩陣,則一幅圖像的像素數(shù)為: A、1048576 B、262144 C、147456 D、65536 E、16384 B 80、X線傳播過程中,距離增加一倍,則射線強度衰減為原來的: A、1/2 B、1/3 C、1/4 D、1/5 E、1 C 81、螺旋CT的基本結(jié)構(gòu)屬于 A.第一代CT機 B.第二代CT機 C.第三代CT機 D.第四代CT機 E.第五代CT機 C 82、矩陣512×512,顯示野為25cm時,像素的大小為 A.0.2mm B.0.3mm C.0.4mm D.0.5mm E.0.8mm D 83、單層螺旋CT掃描螺距等于2時,掃描層數(shù)據(jù)獲取采用的掃描架旋轉(zhuǎn)周數(shù)為 A.0.5周 B.1周 C.1.5周 D.2周 E.2.5周 A 84、對于骨骼系統(tǒng)及增強血管的三維立體顯示,能獲得最佳的圖像后處理方法是 A.多平面重組(MPR) B.曲面重組(CPR) C.表面陰影顯示法(SSD) 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 E.CT仿真內(nèi)窺鏡(CTVE) C 85、胸部CT掃描時囑患者雙手上舉的目的是: A.患者舒適 B.便于靜脈注射 C.減少干擾影 D.防止移動 E.便于呼吸 C 86、關(guān)于CT檢查X射線束的敘述,錯誤的是 A.CT的檢查屬于窄束X射線 B.CT的檢查射線能量相對較高 C.CTX線的利用率較常規(guī)X線檢查高 D.CT的X線濾過后軟射線基本被吸收 E.CT機掃描射線都為錐形束 E 87、CT掃描,咽鼓管層面所見顳骨巖部與顱骨矢狀線大約呈 A.15° B.25° C.30° D.45° E.60° D 88、有關(guān)顱內(nèi)CTA的敘述,錯誤的是 A.掃描前4小時禁食 B.掃描基線與聽眥線平行 C.掃描范圍從鞍底下2cm至鞍底上5cm D.采用高壓注射器動脈導管方式注藥 E.注藥速率為3.0~3.5ml/s D 89、有關(guān)CT矩陣的敘述,錯誤的是 A.像素以二維方式排列的陣列稱矩陣 B.矩陣有采集矩陣和顯示矩陣之分 C.相同采樣野中矩陣越大像素也越多 D.像素越多,重建圖像質(zhì)量越高 E.應用中要求顯示矩陣要小采集矩陣 E 90、螺旋CT掃描和非螺旋CT掃描最大的不同是 A.曝光參數(shù) B.被檢者體位 C.模數(shù)轉(zhuǎn)換方式 D.數(shù)據(jù)采集方式 E.圖像的后處理 D 本文整理自《放射醫(yī)學技術(shù)》考試教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