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我到底要怎么做?!說了那么多定義、現象。其實就是為了讓大家明白一件事:拖延癥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心理疾病,它的產生與情緒有關,與注意力有關,與大腦有關。 正因為如此,它是可以被改變和被訓練的。即使你意志力并不強大,你也可以做到輕松掌控自己的時間和生活。 [1].一定要從內心深處認定我是自己的主人!我是自己時間、人生、未來的主人。 這件事情很重要。這應該是整個在生活中運用心理學技巧改變生活的核心。不論是什么樣的心理學現象,我們都要牢牢記住這一點。我可以改變這一切,我可以掌控這一切。 [2].承認自己確實存在拖延的問題!承認自己的確需要提高和改變,才是提高和改變的開始。 [3].懂得運用工具!如果你的注意力真的很容易被帶跑偏(這不是說明你意志力薄弱,其實是一種思維活躍,聯想能力強的的另一面),我們完全可以借助一些鎖機工具。或者將自己置身于不容易轉移你注意力的地方。 [4].碎片化,粉末化你的目標!永遠不要想著一天完成自己的目標。一定要將目標掰開了揉碎了甚至粉末化,才有可能實現。比如說。我計劃今天要看完一本專業類書。 計劃大概需要幾個小時。一個小時一個小時這樣去完成。(如果覺得一個小時自己都不能專注,就從30分鐘、40分鐘開始,慢慢遞增) [5].從先做5分鐘開始!開始一件事,對于拖延癥患者來說是最大的挑戰。所以我們首先將目標碎片化,令目標變得容易。然后我們要做的就是告訴自己:“1個小時而已,我先開始5分鐘,就五分鐘。”一旦你著手一件事,后面一切都會變得簡單。讓人生流逝變慢的唯一方式,就是讓每時每刻都充滿記憶。 我們想要擁有怎樣的一生,我們可以擁有怎樣的一生,全都源于你如何利用和對待自己的時間。人性有很多自己的弱點。但我們依然也有頑強不屈的生命能量。不要讓自己對自己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