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古亦月 ![]() 2019-05-21 閱讀 180 關(guān)注 來自話題 #旅行的意義是什么? 4407篇 云崗石窟造像風(fēng)格各有特色,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礴,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情調(diào)。中期的石窟以精雕細(xì)琢,裝飾華麗著稱。晚期的窟室規(guī)模雖小,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是中國北方石窟藝術(shù)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起源。圖1-2:中式宮殿建筑(????)圖1-3:中式宮殿建筑(????)圖1-3:中式宮殿建筑(????)云崗石窟精美的造像藝術(shù)是石窟藝術(shù)'中國化'的開始,它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shù)向中國佛教藝術(shù)發(fā)展的歷史軌跡,使多種佛教藝術(shù)造像風(fēng)格在這里實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融匯貫通。圖1-4:窟內(nèi)精美全景(??)圖1-8:窟內(nèi)精美石雕(??)圖1-8:窟內(nèi)精美藝術(shù)(??)圖1-5:窟群外觀(??)'曇曜五窟'位于石窟群中部,與六窟為一組雙窟。中央坐像為三世祖,高17米,是云崗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圖1-3:三世祖佛像(??)![]() 圖1-2:'曇曜五窟'外貌全景(??)圖3-4:'曇曜五窟'外貌(??)![]() 圖1-3:遠(yuǎn)觀山堂水殿(??)![]() 圖1-3:遠(yuǎn)觀山堂水殿(??)![]() 圖1-3:遠(yuǎn)觀山堂水殿(??)![]() 傍晚游覽大同古城,在古城墻上租車?yán)@騎一圈,觀落日、看古城,興趣橫生。圖1-3:壯觀的古城(??)![]() 圖1-3:古城樓閣(??)![]() 圖1-3:古城樓閣(??)![]() 圖1-3:古城建筑(??)![]() 圖1-3:古城建筑(??)![]() 圖1-4:日落城墻(??)![]() 圖1-3:古城樓閣亮燈時分(??)![]() 圖1-4:古城內(nèi)外華燈初上(??)![]() 圖1-4:古樓夜景與現(xiàn)代街景(??)![]() 游覽結(jié)束,來到東城墻下的'東圐圙面坊'用晚餐。圐圙(Kulue)蒙古語音譯詞,又譯為'庫倫',俗語指'網(wǎng)圍欄'。傳說:慈禧西行回京后常常提起大同東城門一家面坊,御廚問及此坊何號,太后答:'就是東城圐圙那一家'。此后,'東圐圙面坊'便流傳開來。圖1-2:東圐圙面坊(??)圖3:手拉素面、小炒羊肉、什錦醬菜(??)![]() 回程途中再經(jīng)山西,游覽了山西宜川一側(cè)的壺口瀑布和解州關(guān)帝廟。圖1-3:景區(qū)入口(??)![]() 圖1-3:壺口之水(??)![]() 圖1-3:山西側(cè)壺口(??)![]() 圖1-3:壺口兩岸(??)![]() 圖1-3:對岸游客(??)![]() 圖1-4:岸邊之景(??)![]() 解州關(guān)帝廟位于運(yùn)城市解州鎮(zhèn)西關(guān),因是三國蜀將關(guān)羽的故鄉(xiāng),而此廟也被稱為'武廟之祖'。關(guān)帝廟始建于隋代,現(xiàn)存建筑為清代重建。關(guān)帝廟分為結(jié)義園和正廟兩部分。圖1:正門廣場全景(??)圖2-3:廟宇正門(??)![]() 圖1-2:正門建筑(??)![]() 圖1-2:壁照兩面(??)![]() 結(jié)義園有結(jié)義坊、君子亭等建筑,還有小橋流水、亭臺樓閣,園中種有不少古柏,景致宜人。圖1-2:結(jié)義園牌坊(??)![]() 圖1-3:君子亭(??)![]() 圖1-3:結(jié)義園景(??)![]() 正廟的主體部分采用傳統(tǒng)的中軸對稱、宮殿式建筑格局,依次排列著端門、午門、御書樓、崇寧殿、春秋樓等,兩旁還有木坊、石坊、碑亭、鐘亭和東西長廊等。圖1-3:正廟與照壁(??)![]() 圖1-2:端門、午門全景(??)圖3-4:牌樓、御書樓全景(??)![]() 圖1-2:端門(??)![]() 圖1-3:午門與牌樓(??)![]() 圖1:御書樓(??)圖2:康熙、乾隆提匾(??)![]() 圖1-3:御書樓廊欄石像(??)![]() 崇寧殿是全廟的主殿,大殿檐下懸掛著乾隆欽定的'神勇'巨匾,26根盤龍石柱樹立在殿前四周。圖1-3:崇寧殿(??)![]() 圖1.3:崇寧殿廊道石柱、石像、關(guān)公刀(??)圖2.4:崇寧殿廊道(??)![]() 圖1-3:關(guān)公'夜讀春秋'而得名的春秋樓(??)![]() 圖1.3:園中鐘亭、鼓亭(??)圖2.4:園門兩側(cè)石龕(??)![]() 圖1-3:鐘樓與石坊(??)![]() 圖1-3:廟中御園(??)![]() 圖1-3:御園建筑(??)![]() 圖1-3:御園景色(??)![]() 第三章:內(nèi)蒙篇——魅力草原情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簡稱'內(nèi)蒙古',位于我國北部邊疆,跨越東北、華北、西北,與八省為鄰;與蒙古國、俄羅斯接壤,有4200公里國的境線。它地域遼闊跨黃河、額爾古納河、嫩江、西遼河四大水系,地處我國四大高原之一的蒙古高原,平均海拔1000米。在中國版圖上,五條山脈勾勒一彎新月,從雄雞的后腦延展到后背,是我國第三大省級行政區(qū)。內(nèi)蒙古,雄鷹、駿馬、仗劍走天涯,是它流傳不息的靈魂!圖1-3:途拍入境內(nèi)蒙(??)![]() 觀音寺是呼市現(xiàn)存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清代漢傳佛教寺院。圖1-2:觀音寺(??)![]() 寶爾漢佛塔與觀音寺相對,是寺廟的重要組成部分。圖1-2:佛塔全貌(??)![]() 大召寺(無量寺)是呼和浩特較早興建的喇嘛教寺廟,在清代被尊為'皇廟'。圖1:廣場入口牌坊(??)圖2-3:廣場牌坊兩面(??)![]() 圖1:釋迦八塔(??)圖2-3:成吉思汗坐像與底座(??)![]() 圖1-3:大召寺前(??)圖4:大召寺(??)![]() 圖1-3:大召寺一角(??)![]() 圖1-3:大召寺一角(??)![]() 圖1-3:大召寺一隅(??)![]() 圖1-3:廣場'九久街'(??)![]() 圖1-3:廣場'步行街'(??)![]() 圖1-2:小召寺(??)圖3:寺前廣場雕塑(??)![]() 伊斯蘭風(fēng)情街全長1150米,是呼市回族聚居區(qū),伊斯蘭建筑、商業(yè)、文化集中地。圖1-3:伊斯蘭風(fēng)情街景(??)![]() 希拉穆仁草原位于內(nèi)蒙達(dá)爾罕茂明安聯(lián)合旗,是典型的沙化草原。'希拉穆仁'蒙古語意為'黃色的河'。4月末的草原乍暖還寒,藍(lán)天白云下仍是一望無際的沙土黃。圖1-4:途拍希拉穆仁草原(??)![]() 圖1-4:草原馬場(??)![]() 圖1-4:露天馬圈(??)![]() 圖1-4:揚(yáng)鞭策馬(??)![]() 圖1-3:草原留影(??)![]() 敕勒川草原文化旅游區(qū)地處呼包鄂黃金三角州,面積100萬平方公里。景區(qū)依托'敕勒川、陰山下'的詩文化和哈素海濕地資源,形成的綜合性旅游休閑度假景區(qū)。圖1-4:途拍陰山腳下敕勒川(??)![]() 圖1-3:景區(qū)游客中心(??)![]() 圖1-4:暮色中的敕勒川(??)![]() 圖1-4:暮色中的敕勒川(??)![]() 圖1-4:暮色中的敕勒川(??)![]() 圖1-4:陰山腳下的晨曦(??)![]() 圖1-4:敕勒川的晨曦(??)![]() 圖1-4:晨雨將至(??)![]() 圖1-4:雨中圣主廣場(??)![]() 圖1-4:前往鄂爾多斯途拍(??)![]() 圖1-4:前往鄂爾多斯途拍(??)![]() 參觀達(dá)拉特旗樹林召鎮(zhèn)東心海村民間剪紙工藝大師、內(nèi)蒙古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剪紙藝術(shù)傳承人趙大剪剪紙藝術(shù)。圖1-2:民俗文化大院(??)圖3:趙美玲在做示范(??)![]() 圖1-8:趙美玲剪紙作品(??)![]() 圖1-2:當(dāng)?shù)啬唷⒚嫒俗髌???)![]() 成吉思汗陵,位于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鎮(zhèn)附近,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衣冠冢所在地,也是達(dá)爾扈特人700年來一直守護(hù)的陵寢。每年農(nóng)歷三月十七日,是成吉思汗的年度祭奠大會,熱鬧非凡。圖1:成吉思汗陵門樓(??)圖2:成吉思汗主陵宮(??)圖3:成吉思汗陵文保標(biāo)識(??)![]() 圖1-2:成吉思汗銅像廣場(??)![]() 圖1-3:陵園中敖包與塔林(??)![]() 成吉思汗陵宮為三座白色墻壁、朱紅門窗、藍(lán)色云圖、金黃寶頂?shù)拿晒虐浇ㄖ?,?nèi)部是文物展示,只因祭奠大會不能入內(nèi)參觀。圖1-3:祭奠現(xiàn)場(??)![]() 圖1-4:節(jié)日般熱鬧(??)![]() 圖1-9:盛裝的人們(????)![]() 圖1-4:途拍成吉思汗陵文化園(??)![]() 第四章:寧夏篇——大漠孤煙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簡稱'寧',省級行政區(qū),位于西北內(nèi)陸黃河中上游,地處黃土高原與蒙古高原過渡帶,地勢南高北低,丘陵溝壑林立。寧夏曾是華夏的故地、西夏王朝的核心地、中華民族角逐國際地位的主舞臺,它的引黃古灌區(qū)成就了黃河文明,是”塞上江南”的文化之魂,為寧夏平原帶來了富庶和美好。寧夏,大西北的綠洲、塞上的江南!圖1-5:銀川街景隨拍(??)![]() 南門樓是銀川老城六座古城樓中唯一保存下來最完整的一座城樓。如今的南門樓重建于1917年,解放后曾多次整修,俗稱'小天安門'。圖1-2:夜幕下的南門樓(??)![]() 西夏風(fēng)情園建在賀蘭山東麓腳下,以西夏文化的八大寨堡為原型,通過:夢回西夏、經(jīng)綸西夏、逐鹿西夏、摩登西夏、品鑒西夏等五個主題,將古代西夏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有機(jī)結(jié)合,形成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圖1-3:廣場景觀(??)![]() 圖1-3:園區(qū)門樓(??)![]() 園內(nèi)建筑凝練了西夏建筑藝術(shù)的精粹,有大氣磅礴的皇家建筑群,有湖畔林中閑情逸致的木屋草堂,有風(fēng)吹草低現(xiàn)牛羊的塞外風(fēng)光,又有小橋流水的江南詩韻。圖1-4:園區(qū)景色(??)![]() 圖1-3:園中湖景(??)![]() 圖1-3:文化符號(??)![]() 圖1-3:民族起源(??)![]() 圖1-3:西夏古街(??)![]() 圖1-3:西夏古街(??)![]() 圖1-3:塞外景色(??)![]() 圖1-3:演繹歷史(??)![]() 來自話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