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國考快要報名了,小編應景的推送一篇國考復習攻略。不餓小姐姐2017年的國考成績很贊,總分143.6,行測和申論都過70,輕飄的筆試第2。小編和不餓雖然只見過一面,但是,深深地被不餓的顏值和才華吸引。 行測: 首先,教材一定要有,就算沒有,手里也必須有一份講述公考的講義。 復習行測之前,建議先做兩套近年真題,如果均分在65左右,可以跳過啃教材階段直接進入專項練習,針對自己比較薄弱的模塊進行重點突破,比如邏輯推理以及資料分析,值得花功夫。 如果均分在60以下,那就需要一步步穩(wěn)扎穩(wěn)打,先把教材或講義認真閱讀一遍,順便把上面的例題當作習題做完,把涉及的知識點掌握好。不求熟練完全掌握,但第一遍復習完就應該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了,至少要達到遇見一個題目,即使不會做也能迅速準確地找到涉及的知識點,以及相應的解題方法的程度。 不同的人可能對不同模塊的難度感受不一,不必過于糾結(jié),也不用在短板上花費太多時間,量力而行,一個短板不會很拉分的。 學習完教材講義,就要開始做題了。我建議一開始就做套題,不必做專項題庫,做套題的優(yōu)點在于更接近實戰(zhàn)。 專項可能會更有利于提升對相關模塊水平的提高,但專項不好的一點是會涉及歷年的真題,你想通過做套題檢驗自己的時候,可能會遇到從而影響你的檢驗效果,也會使你在相應模塊摳得過細,而考試中不見得會考,從而耽誤時間。 一個模塊提升的的分值畢竟有限,把相應的時間放到其他部分的學習上分數(shù)會提高更多的。 做套題時建議節(jié)奏快慢結(jié)合,就是如果這一套是完全按照考試要求的時間完成,下一套便可以不顧時間,絞盡腦計盡可能把每一道題目想透,做對。一上來就按照考試時間做題是為了在考場上臨危不亂,盡可能快的適應考試節(jié)奏,而不顧時間絞盡腦計的做題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識點,提高解題能力,兩者結(jié)合在一起便是打基礎與實戰(zhàn)相結(jié)合了,兩者可以相互促進。 題目不能少做,也不必陷入題海戰(zhàn)術。錯題值得反復做,反復推敲。還有就是各培訓機構給出的都是參考答案,所以參考答案可以準備至少兩份,有爭議的題目看誰說的更在理就聽誰的。 在時間分配上,我最重視資料分析,一來分值高,二來容易得高分,是略費時間,但如果正答率提高了花這些時間還是很值得的。去年國考資料分析我用了35分鐘左右吧,最終全做對了。行測總分也還行,感覺資料分析功不可沒,相應的數(shù)量關系在我看來是個費力不討好的模塊,全蒙只要不瞎蒙總能蒙對一兩個甚至更多。我當初數(shù)量就是全蒙,但因為資料分析全對了所以數(shù)量加資料兩者綜合起來整體的正答率也還不錯。當然高手可以忽略本段。其他模塊在保證正答率的情況下當然是越快越好,這個就得靠平時的練習了。 申論: 學申論之前最好先把高中語文中和其相近的部分復習一下,比如概括,比如閱讀理解,比如大作文,好好想一想當初你是做那些題目的。有了這樣的基礎,學申論你會學得更快,也不容易被培訓機構忽悠得暈頭轉(zhuǎn)向。當然語文≠申論。 答題盡可能用上材料中原有的關鍵詞和關鍵短語! 答題盡可能用上材料中原有的關鍵詞和關鍵短語! 答題盡可能用上材料中原有的關鍵詞和關鍵短語! 因為那就是采分點!!! 申論我不建議一上來就閱讀教材,這樣很容易變得不知東南西北。我的建議是直接在零基礎的時候做一套申論試題,不要擔心答不好,答得不對,申論答案沒有絕對的對錯。 現(xiàn)在的申論更講究突出自身的個性,有自身的個性、不模式化是一個很大的優(yōu)點,不要迷信培訓機構所說的作文一定要與材料有聯(lián)系,當你發(fā)現(xiàn)作文題目與材料實在是找不到半毛錢聯(lián)系(如17年國考申論作文題),同時作文要求也并沒有提到必須聯(lián)系材料時,大膽舍棄材料,不要想太多,該怎么寫就怎么寫。 我之所以建議首先做題便是希望你不要迷失自我,不要喪失掉自己的風格。模版痕跡太重,反而會壓分。 申論的參考答案,不同的培訓機構至少準備兩份,相互對照查漏補缺,不要局限于同一種思維,并且記住,每個機構的答案都僅供參考!并且最好找一些批改的案例認真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中的優(yōu)點和不足,為我所用。 說這些其實也不是說申論就是由你自由發(fā)揮的,答案需要遵循一個重要原則就是盡可能條理清晰,符合邏輯。不能讓閱卷人感覺不知所云。 學習申論不必刻意為之,有時如果倦了不想學了可以看看教材,讀一讀答案,去新華網(wǎng)瀏覽一下新華網(wǎng)評,也可以在網(wǎng)上找一些相應的課程聽一聽,有時隨性而為真的會比刻意為之效果要好很多。 |
|
來自: 昵稱75840447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