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的四個層次,你在哪一層 以一個簡單的標準,可以把人的認知劃分為四個層次: 認知水平低的三種表現 第一,自以為是 這樣的人總是盲目自信,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是對的,拒絕接受別人的建議,排斥不同的聲音。 而且,這樣的人往往還很情緒化,在與人溝通時,一旦被質疑或意見達不成一致,就會下意識地反駁,偏要爭出口舌上的勝負,甚至會因此大發脾氣。 第二,視角狹窄 認知水平低的人看問題視角很狹窄,想法過于單一,對所遇到的人和事缺乏一定的判斷力。 第三,拒絕學習 這樣的人自我感覺一直都很不錯,自認為對很多事看得很透,見多識廣。便不會主動地去學習、成長、思考,時間和精力大多都消耗在玩樂、瑣碎的事情上。 相反,那些認知水平越高,見過的世面越大,真正知道越多的人,反而越是覺得自己知之甚少,越有求知欲。 正如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自己的評價:“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真正的成長,是認知升級 很多時候,我們“卡”在一件事上,并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努力,而是嘗試了大腦中所有已知的辦法而依然無效。久而久之,我們會對這個世界感到失望,不斷抱怨生活。
認知升級的第二個層面,提升對世界的認知。
蘇軾有句名言: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這就是他的學習和認知提升之道。 “博觀”,就是廣泛涉獵。“約取”,則是一個去蕪存菁、提煉精華的過程。而“厚積薄發”,是指在積累雄厚之后,慢慢地釋放出來。 真正厲害的人,都應該是終身學習者。和這個世界建立聯系,然后獲取能量和智慧。 如果不能行萬里路,那就讀萬卷書。 《黃庭堅文集》里寫:“一日不讀書,塵生其中;兩日不讀書,言語乏味;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
《莊子·秋水》說:
每個人都受限于時間和空間,所以我們根本就看不到認知水平以外的東西。 而你的認知水平,往往就是你最接近6個人認知水平的平均數。
與優秀的人同行,自己也會有一萬種可能變成優秀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