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12月30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第一次蘇維埃代表大會批準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的成立宣言和聯盟公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宣告誕生。在那輝煌的一刻,多少人為之歡呼雀躍,多少人為它歌頌! 新生的蘇聯,是偉大的十月革命的產兒。 十月革命勝利后,新生的蘇俄政府發布《俄國各族人民權利宣言》,它消滅了舊式的民族關系,宣布各民族平等自由和自決。于是,俄羅斯民族和俄國其他民族紛紛建立獨立的蘇維埃政權。到1920年底,在原沙俄的領土上,就有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以及白俄羅斯、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等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此間,蘇俄政府還承認了波蘭、芬蘭和波羅的海3國的獨立,同這些國家簽訂了和約。蘇俄還宣布廢除沙皇統治者強加給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不平等條約,承認東方各民族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俄羅斯蘇維埃聯邦還盡力幫助自己境內的少數民族組建自己的自治共和國或自治省,數量多達幾十個。新型民族關系逐步建立了,它為蘇聯的誕生準備了平等自由的精神紐帶。 3年來,反對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和國內白匪的戰爭,也使各蘇維埃共和國命運相聯,患難共濟,結成了緊密的軍事政治同盟,建立了統一的軍事指揮部和經濟管理機構。 1920年秋到1921年初,俄羅斯聯邦先后同其他蘇維埃共和國簽訂條約,將對外貿易、郵電等部門合并,進一步密切了彼此之間的關系。此時,將各蘇維埃共和國統一起來,在新的條件和形式下建立新的聯盟,被提上了各蘇維埃共和國的議事日程。 1922年,各共和國醞釀建立新聯盟。新聯盟的結構方案受到各方面關注,在俄共(布)中央也發生了爭論。8月,俄共(布)中央成立了由斯大林領導的委員會,不久即提出了有名的“自治化方案”,即其他各蘇維埃共和國均作為自治共和國加入俄聯邦。這個方案受到廣泛的反對,特別是格魯吉亞。病中的列寧知悉后,嚴厲批評斯大林操之過急,主張各共和國應在自愿聯合又保留其平等權利的基礎上結成新的聯盟。斯大林對其方案作了修改,并要求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組成南高加索聯邦之后,再同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結合為新聯盟。1922年10月,列寧得知在成立聯盟問題上的沙文主義行為后,特地“宣布要同大俄羅斯沙文主義決一死戰”,后來口授了反對沙文主義的著名文章,但問題并沒有徹底解決。 1922年12月30日,俄羅斯、烏克蘭、南高加索和白俄羅斯4個蘇維埃共和國在莫斯科大劇院舉行第一次代表大會,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大會批準了蘇聯成立宣言和聯盟公約,規定各蘇維埃共和國是平等的,它們自愿參加,也有權自由退出。大會選出了以加里寧等4人為主席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成立了以列寧為主席的聯盟人民委員會。這就是蘇聯的誕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