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4-26 從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謊言和夸獎真的可以造就一個人,從自我的角度,你認為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你就能成為什么樣的人。
01闡述定義
當個體在意識到自己被觀察或關注的時候,會有意識地改變言語表達或行為表現的一種心理效應,叫做霍桑效應。 該效應是以哈佛大學心理學家梅奧教授為首的研究小組提出,源于1924—1933年的一系列試驗研究。霍桑是美國西部電氣公司在芝加哥的一家工廠的名字。
02背景/來源
經過一番努力,答案終于揭曉了。真正的原因是在這一系列試驗研究中有一個“談話試驗”。即用兩年多的時間,專家們找員工談話共兩萬余人次,并規定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們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并做詳細記錄,對工人的不滿意見不準反駁和訓斥。 于是,工人們意識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體,是這些專家一直關心的對象,這種受注意的感覺使得他們加倍努力工作,以證明自己是優秀的,是值得關注的。 另一方面,這種特殊的地位使得工人們之間團結得特別緊密,誰都不愿意拖這個集體的后腿,他們之間甚至形成了一種默契。就這樣,個人微妙的心理和團隊精神促使著他們的產量上升再上升!
03案例分享/相關科普梅奧教授提出,在社會上生活的人都是“社會人”,“社會人”生活在復雜的社會關系中,所以想要調動工人的生產積極性,就必須從社會心理方面進行努力。 比如:員工需要感情上的慰藉、安全感、歸屬感等,所以管理者就應該時刻關注員工的想法,重視與員工的關系,積極與他們進行交流,想辦法滿足他們的種種需求,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需求。
杰克·韋爾奇有一句名言是“溝通、溝通、再溝通”。要對員工關注,就需要和員工多溝通交流。在霍桑實驗中,用兩年多的時間,專家們找員工談話共兩萬余人次。 對員工來說,員工通過溝通交流來表達自己各種不同的情感,溝通提供的不僅僅是一種情感釋放的情緒表達機制,而且還可以滿足員工的社交需要。
此外,工人的積極性決定了工作效率,而工人的積極性又受到家庭、社會以及組織中的人與人關系的影響。工人之中存在著非正式團體,有著極其特殊的傾向與情感,左右著成員的行為,而對生產效率的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公司采用了“團隊激勵”的方法也能起到提升工作效率的作用。 在公司中設立團隊,以任務為導向,由具備不同能力的員工組成,大家走到一起的目的是為了某個(些)明確目標的實現。團隊與一般的工作群體不同,它的核心是共同奉獻,有具體的奮斗目標。由于團隊目標清晰、責任明確、互補協作,這會加強特定時期、特定任務下的歸屬感。
04個人見解
因為這個學生得到了老師的重視和認可,所以他就會對自己有一個新的審視。
給予身邊的人一些積極的關注,或向他們表達你對他們的期待,并且要讓他們意識到你在關注他們,這樣一來,他們的行為就會朝著積極的方向轉變。 如果你想讓孩子更優秀,就要多稱贊他,當然這種稱贊是應該符合事實的。 同時,你需要讓他與其他人多接觸,比如好友聚會,這時候其他家長們可以通過觀察孩子的表現,對孩子的優點進行贊揚。除此之外,還要跟家人們多接觸,家人們也可以稱贊他做的好地方,對他進行鼓勵,這樣孩子就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其實,霍桑效應不僅能幫助他人,也能幫助我們自己,讓我們的行為發生積極地改變。 有句話說,你認為自己是什么樣子,你就能成為什么樣子的人。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多關注自己,給自己一些鼓勵,遇到問題要告訴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解決”。
參考資料【1】《心理學入門-妙趣橫生的50個心理學效應》——明道【2】《“關注”的效用》——邰啟揚原創:Tina責任編輯:一只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