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桂寬 俗話說:“吃虧是福。”人的一生,不是不能吃虧,有些虧該吃就得吃,不必斤斤計較。真正聰明的人,知道自己什么虧該吃,什么虧不該吃。虧吃對了是福,吃錯了就是禍。三種虧能吃,三種虧不能吃。小虧能吃,大虧不能吃。從長遠來看,吃小虧利大于弊,看似是別人占了便宜,但卻能提升了自己。很多時候吃小虧,其實就是占大便宜。但有一些大虧,卻不能輕易吃,人一旦吃了大虧,再想翻身就是難上加難了。 明虧能吃,暗虧不能吃。虧要吃到明處,要讓人看在眼里,不能總是吃暗虧吃啞巴虧。有人想要算計你,總想讓你吃暗虧,白白占你的便宜,讓你“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自己不僅吃了虧,別人還不領情,甚至還瞧不起你。倒不如把虧吃在明處,讓對方心里有數,知道你不是軟柿子。面子虧能吃,里子虧不能吃。很多人死要面子,結果經常是打腫臉充胖子,面子似乎保住了,但受罪的卻是自己。面子是虛的,里子才是實的,丟一時面子,免百日之憂。做人做事,不能死要面子活受罪。 俗話說:水不試不知深淺,人不交不知好壞。時間驗證人心,世事見證人性。人與人相處,看上去是表象,實際上是心情。初次相遇看緣份,短期交往看脾氣,長期交往看德行,一生交往看人品。真誠才能贏得真心,虛偽永遠換不來人心。真正的親朋好友,互損不會翻臉,疏遠不會猜疑,出錢不會計較,地位不分高低,成功無需巴結,失敗不會離去。相互算計的,絕對不是真正的朋友。做人可以不輝煌,但求人生無悔;做事可以不成功,但不能缺德。 勤奮和懶惰的區別,大多取決于:勤奮的人理解生活,懶惰的人習慣生活。勤奮的人追求理想,懶惰的人安于現狀。魯迅說:“不滿足于現狀的人,大多是永遠前進,永遠充滿希望的人。”懶惰的人安于現狀不思進取,于是大好機會都擦肩而過。勤奮的人則不停地尋找機會,并努力奮斗最后取得成功。茅盾先生說:“天分高的人如果慢散成性,亦既不努力發展他的才能,其成就也不會很大,有時反不如天分比他低的人。”不思進取會讓人越來越迷茫,安于現狀就是對生命的褻瀆。 人生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人生。理想是火炬,為自己點燃進取的心;理想是甘泉,為自己滋潤枯干的心;理想是大樹,為自己撐起一片綠蔭;理想是陽光,為自己照亮前方的路。理想的實現,也許就是由于挫折和失意的激發。陶淵明、李白等人官場失意,詩壇卻很得意。司馬遷為李陵求情,慘遭漢武帝的宮刑,在這種奇恥大辱面前,他沒有放棄編寫史書的理想,化痛苦為力量執著堅毅,終于寫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人生因經歷而懂得珍惜,理想因堅持而走向成功。 (圖片/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