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開了競價推廣,單量還是沒提升?”很多餐飲老板始終想不通。 如何才能把錢花在刀刃上,在外賣平臺上獲取更多曝光,收獲更多訂單呢? 餐飲老板內參 大魚君 | 文 
花錢做推廣,還是沒單量? 少量投入,提高店鋪排名、提升營業額,獲取更多利潤——對于外賣平臺的“競價推廣”,很多餐飲老板都抱著這樣的期待。 但是實際開啟競價推廣后,很多人會遇到新的問題。 花了很多錢,排名上去了,一旦關掉,排名就跌了;或者開了推廣,但單量沒提升,每天投了幾百塊,掙的還沒投的多;更有甚者會陷入不開推廣就沒訂單的循環里。 
競價推廣的投放絕不是亂花錢,也不是一分不花。想解決這個問題,必須先搞明白平臺的曝光邏輯,“按套路出牌”。 
并非所有產品都適合投錢 并非所有店鋪都適合推廣 從平臺端來看,決定單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曝光量、進店轉化率、下單轉化率,還有復購率。投入必要的營銷費用做競價推廣,主要影響的是曝光量和點擊量,也就是看到及點進店鋪的人會增加。 
如果店鋪本身轉化能力較低,顧客進店了,也有可能流失掉,所以并不是所有店鋪都適合一股腦地砸推廣。 食亨科技資深外賣運營專家王永亮認為:“做推廣前,一定要先評估,先選店。” “選店的標準先看評分,至少要4.5以上。第二,進店轉化率和下單轉化率至少達到周邊商戶平均水平,這個可以在后臺看到數據。第三,要保證門店產能,能夠完成高峰期訂單的產出。最后要看所在商圈的配送運力有沒有問題。” 另一個最容易讓餐飲老板花冤枉錢的原因在于,競價推廣名目和玩法繁多,難以選擇。 對于中小餐飲品牌來說,不是所有的產品都要做投放。“并不是最顯眼的位置就一定最好。” 
比如餓了么的直通車和美團的鉑金展位,都展示在顧客點餐頁面的首頁下半部分,商家列表的上面。這個位置非常好,但更適合一些連鎖品牌。 “這個展位對視覺的選擇要求更高,需要包括活動、設計等一整套完整的方案。對于連鎖品牌的品牌建設、增加用戶的感知等意義更重。” “在做CPC推廣之前,最好先看下分品類的流量趨勢。如果競爭門店較少,可以少做投放。” 
四招實操干貨 教你把推廣的錢“花在刀刃上” 除了充分了解平臺規則,在花錢做推廣時,還有這4點建議能幫助門店在競爭中取得優勢。 為了留住更多顧客,門店需要做好基礎優化,提高門店質量從5點入手:人群定位、菜單優化、活動豐富、減少無效訂單、完善門店質量。消費人群是否有做分析?門店裝修是否符合轉化邏輯?菜單是否做好優化?這些步驟都要前置。當店鋪決定做競價推廣時,需要從新店開啟、活動配合等多個角度入手。新店開啟時,這個時期非常重要,需要沖單打名氣。因此新店做競價推廣時,通常不能著重考慮投入產出比,換句話說要舍得花錢去做競價推廣。活動配合期,店鋪做營銷活動時,競價推廣可以錦上添花,為門店爭取最大的曝光量,使活動宣傳力度加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配合活動的競價推廣使用時間都比較短,當活動結束后或折扣菜售罄后,可將推廣關閉。“即使是同一家品牌的不同門店,也不一定適合單一的打法。”有一家西式快餐品類的店鋪由于門店重合度較高,在重疊配送范圍內,評分高的門店總是優先于評分低的被用戶關注到,長此以往惡性循環,最終造成了門店沉底。后來采用了差異化活動方式區隔幾家門店,集中競價推廣的預算資源,快速拉升沉底門店的曝光。成功將該門店拉回到接近平均水平的單量,實現營收增長。多數中小型餐飲店競價投放費用有限,如何把錢花在最合適的地方?王永亮老師建議選擇在高峰時段投放,核心的邏輯是訂單高峰前半小時開始投,結束前半小時結束。某一甜點品牌,曝光需要提升但預算有限,經過詳細數據分析,發現門店訂單在下午茶的某一特定時間內非常集中,而這個時間段相較于正餐時間甚至其他下午茶時段,推廣出價都會更低。于是調整動作,集中預算在每天的這一小時里,由運營人員手動開啟競價,并且實時跟蹤。最終將投放回報率穩定在6.7。想要做好外賣的關鍵正在于了解平臺規則的前提下,做好每一部分的精細化運營。連鎖品牌如何制定對多門店有效的運營策略?中小餐企又該如何提高外賣競爭力,獲取更多訂單?4月13日-17日,第15期《外賣系統能力特訓營》,我們邀請了食亨科技資深外賣運營專家王永亮老師,在線上開講,包含詳細的平臺玩法,新增線下單店/連鎖門店如何配合、落地的內容講解。上海一燉·烏骨雞湯,頭部門店日銷51單,沉底門店日銷16單。運營3個月,門店月訂單上升至3700+,單店月實收突破15萬元。??一家咖啡品牌,運營后,實收增長了1094%,實收增長927%。??開課時間:4月13日-17日,每日14:30-16:30購買課程后,課程班主任將會聯系你,進行后續課程學習對接,并在開班前組建班級群,通知正式學習計劃。
|